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1),19世纪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一书,被视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虽然关于“教师中心论”等个别主张受到批判,但是他在创立教育学以及道德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些主张,至今发人深省。
立志建立科学教育学
1797年,赫尔巴特大学毕业后,赴瑞士担任贵族斯泰格三个儿子的家庭教师。在这里,他根据心理学原理对三个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儿童进行教育,使教育更符合于他们的实际。赫尔巴特认为,这个时期他虽然只是三个儿童的家庭教师,但已创造了“自己的学校”,取得了教育经验,从此,他开始研究教育学上的心理学问题。1799年,赫尔巴特辞去家庭教师的职务,回到德国继续深造,研究哲学和教育学。同年,他到布格多夫访问裴斯塔洛齐,对裴斯塔洛齐在“教育心理学化”的实验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极为敬佩,对之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起点,立志建立科学教育学。
1802年,赫尔巴特任哥廷根大学教授,讲授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课程;1809年,他应聘去柯尼斯堡担任哲学和教育学教席。他不仅讲课,而且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他创办了教学论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和师范研究班、附属实验学校,为培养优秀教师做出了贡献。赫尔巴特一边从事教育实际工作,一边勤奋写作,撰写了大量哲学著作、心理学著作和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
赫尔巴特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应该充分运用心理学去论证教育学上的各种实际问题,给教育工作以理论说明的人。这样,就使教育学开始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赫尔巴特预见到并首先提出,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以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心理学为基础,并且他毕生努力建立用以说明教育规律的心理学体系,这本身在教育学史和心理学史上就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道德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赫尔巴特非学重视教育目的,认为教育科学第一步工作是先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后寻求达成这种教育目的的工具。他以所研究出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来指导其教育理论,并以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他说:“品德可解释为教育的整个目的。”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心灵,使品德的观念成为最强的观念,这种品德的观念,是靠着正确知识的判断和领悟而来的。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的任务是以他所谓的五种道德观念为主要内容,努力形成学生“完美”“善良”的道德品质。五种道德观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具体来说,他认为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真正善良”的人。这种人应该安分守己,既不怀疑现存的社会秩序,又能遵守并服从既定法制的人。
设置与兴趣相适应的课程
赫尔巴特根据其“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提出了一套广泛而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他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兴趣,但多方面兴趣又是一个统一整体。他把人的兴趣分为两大类,每一类又分为三种;应设置与每一种兴趣相适应的课程,以便发展各种兴趣。第一类兴趣属于认识自然现实的,是知识的兴趣。它包括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和审美的兴趣。第二类兴趣属于认识社会生活的,是同情的兴趣,它包括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经验的兴趣这是关于认识事物“是什么”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地理等。思辨的兴趣这是关于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为数学、逻辑学、文法。审美的兴趣这是对事物美丑善恶进行评价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文学、唱歌、***画。同情的兴趣这是关于人类交际知识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外国语和本国语。社会的兴趣这是关于民族和社会知识的兴趣,是同情兴趣的扩展,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历史、***治、法律。宗教的兴趣这是关于研究人与上帝关系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神学。
提出“形成阶段”理论
赫尔巴特认为,课堂教学应该适应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通过细致地研究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观念的具体过程,他提出关于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主张课堂教学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他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明了――向学生明确讲述新的教材;②联想――通过教师和学生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合起来;③系统――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④方法――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技能。赫尔巴特关于课堂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发展为“五段教学法”。
(作者系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长刘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