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各学派人格结构理论进行了评述,并对人格理论进行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人格 人格的结构
【中***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190-02
一 概述
人格,也称为个性,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同时,人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向学生阐述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结构,人格的发展等问题,以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在心理咨询中,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其性格息息相关,这样需要我们更透彻理解人格的本质、结构、发展等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其自身问题,从完善自身个性方面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因此,心理学者必须对人格进行深入的研究,自身对人格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等问题了然于心,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对人性及其差异性所做的系统性解释。人格理论的发展至今仍未成熟,人们仍不知哪种理论解释人的行为是最佳的。人格的结构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水平的统一,而各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人格的某些方面。
二 人格的结构
1.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人格结构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洛伊德创立了科学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即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弗洛伊德的“二部人格结构”说和“三部人格结构”说。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但实际上,他又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即无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晚期,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是建立人格的基础,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同时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超我,是由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们遵循不同的原则,本我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遵循“唯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第二,荣格的人格结构说。荣格作为弗洛伊德的弟子,在人格的发展动力上与弗洛伊德产生了分歧,从而成为新精神分析的代表。荣格把人格叫作心灵,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组成。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意识的核心是自我,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意识和自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人格结构保持同一性和连续性。个体潜意识是发生于个体身上的个体经验。它的内容是情结,即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各种内容、强度、来源等不同的情结决定了个体不同的人格。集体潜意识,是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使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
2.特质说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等。
第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理论应有能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这种单元就是特质,多种特质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因此,他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人们身上独有的特质。根据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个人特质又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个体人格中个人特质的差异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人格。
第二,卡特尔的16因素模型。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一个四层理论模型,分别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相互联系的行为特质,二者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根源特质中又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特质模型的最下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949年,卡特尔将众多的人格特质的名称用分析法合并成35个特质群,进一步分析得出16个根源特质,它们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的决定因素。这16种特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但在每个人身上特质的表现程度和结合方式的存在不一样,从而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差异。
第三,艾森克的“大三”因素。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几个基本的维度或类型上。最初发现的是两个主要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倾和神经质,后来又找到第三个人格维度,即精神质。用艾森克的这三个人格基本维度的首写字母E(extraversion,外倾)、N(neuroticism,神经质)和P(psychoticism,精神质),缩写为PEN,表示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模型。艾森克及其夫人还一起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专门用于测定这三个基本特质维度的个体差异。
第四,“大五”和“大七”人格因素模型。1949年,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社会学家Fiske从卡特尔词单中抽出22个词用于描述128名临床心理培训生。采用自我描述、教师的评定、相互描述三种描述办法。而后,分别对三种评定做因素分析,结果得出五个人格因素。后来经过近50年的研究,学者们对大五模型的五个维度的认识逐步趋向一致,把五个维度命名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情绪性、开放性。“大七”因素模型的倡导者在继承“大五”因素研究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侧重指出了“大五”因素模型的选词方面存在的两个缺陷:其一,“大五”的选词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中人格特质的所有方面。其二,做因素分析前的选词标准主观随意性大。因此,Tellegen等率先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和改进,提出了人格“大七”因素模型。Tellegen和Wailer将评价维度引入人格结构,提出了“大七”人格模型。在“大七”中,正价(PVAE)和负价(NVAL)是两个新的人格维度,其余五个维度:正情绪性(PEM)、负情绪性(NEM)、可靠性(DEP)、适意性(AGR)和因袭性(CONV),分别对应“大五”人格模型的外倾性、情绪性、责任感、宜人性和开放性。
三 人格理论简评
人格理论体现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对人性及其差异性所做的系统性解释。对这些理论进行比较全面的理解后,我们很可能还是充满疑惑,究竟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吗?怎么改变?我们并没有因为了解了人格的这些理论而减少疑惑。因此,这些理论各有各的贡献,一种理论的作用是另一种理论不可替代的。人格的精神分析论则挖掘了人的潜意识动机,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人格心理学体系,弗洛伊德发现了性机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这对人们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人格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人格的特质理论帮助我们描述人,特质理论的人格结构说研究是人格的共性,从某些侧面揭示了人格的本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特质理论描述的人格特质是对人应该具备特质的描述,中心特质、首要特质等,都是对理想人格的描述,而不一定是人身上真正的共性特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格理论侧重于人格不同层面问题的探讨,尽管他们也探讨同样的问题,但是从不同的方向去寻求解决途径的。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3]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