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电视纪录片已经有几十午的历史,早期受电影纪录片影响,虽然有一批精品,但其由于解说词统领全片,大大影响了质量。近20年来,我国迎来了电视纪录片的大发展。一批精品诞生,并被中外电视界所接受。其中进步最大的,当属其中的解说词,内容简洁,传神达意,深刻而朴实,形式多变而洒脱,既如灵光闪烁,又似行云流水。一部好片子,其解说词要为内容服务,为风格服务,同时和电视片其他元素合理搭配。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风格
一、前 言
电视纪录片是电视艺术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和样式,类似于文学中的报告文学,是电视艺术门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视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是以电视纪录片(电视系列片)的崛起为起跑点的。所以,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上,处于特殊的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电视语言,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占有重要位置,一部电视纪录的解说词,也决定着一部纪录片的质量。
二、中国电视纪录片与解说词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诞生要晚于电影纪录片,前和“”中,戴维字、陈汉元等人创作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作品,如《黄桥烧饼》《的办公室》《雕塑家刘焕章》《三峡传说》《说凤阳》,等等。这些片子除了选材上颇具眼光,在拍摄艺术上也是高超精美的,解说词写的优秀精妙,甚至成为一种文体。其中如陈汉元等曾经被称为“解说词作家”。“”之后,我国拍摄了一系列大型电视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黄河》《唐蕃古道》《让历史告诉未来》,等等。这些片子,构成了中国那个年代电视艺术的主力阵容。其中《话说长江》全片共25回,采用的是章回体结构。最重要的是其解说词大都聘请一些知名的作家来专门撰写,可谓是知识性和文学性并重,文采飞扬,解决起来娓娓动听,从而使该片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纪录片的价值在于真实的发现和揭示。电影纪录片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前者推动了后者,为后者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但在电影纪录片影响下,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的运用走进了一个误区:电影纪录片的创作中,一般先写好解说词,去寻找对位镜头。这使解说词统率画面,涵盖全片,并自始至终无休止地宣讲,给观众留下了说教、虚假和矫揉造作的感觉,最后降低了可信度,甚至失去了初始意义。
1991年《望长城》在央视播出,本片改变了原来的纪录片拍摄的方式,即首先撰写解说词再拍画面、后期进行剪辑的做法,而是对长城做实地调查,跟踪纪录拍摄,再根据内容撰写解说词,这是纪实主义手法在中国电视纪录片中的第一次比较彻底的运用。该片第一次出现了比较完整的同期声和场信息结构,摆脱了“形象化***论”的纪录片模式,这让观众感受到了纪实的非凡魅力:电视和生活的距离是如此的贴近。也正因如此,《望长城》被誉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虽然解说有所突破。但《望长城》中仍有主持人贯串始终进行讲解,意在引导着观众的思维与纪录片的创作主旨达到同步,以更好地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而且片中仍有一定比重的文学性较强的解说词,“妨碍依靠画面本身来表达内容”。因此,《望长城》虽然是在朝着纪实主义迈进,但并没有走得更远。《望长城》之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进入21世纪,中国又出现了一批电视纪录片,如《故宫》《见证》等。特别是2l世纪的电视纪录片,其解说词内容简洁,传神达意,深刻而朴实,形式多变而洒脱;既如灵光闪烁,又似行云流水,充分显示出纪录片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对深厚积淀的唤起和生命本义的升华”。
三、如何运用好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是这一切事物的内质。作为纪录片的解说词,当然为了传递出纪录片所要体现的思想和表达的感情服务。21世纪初,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已经不再困扰导演。这时的纪录片已经突破了单位的表现手法和模式,所有的手法都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其中解说词也当然要为内容服务。但是,如果只有解说词,而没能画面相配合,那么再动听的话语也没有说服力。因此,在传递信息上,就有了诸如“画面加解说”“真实再现”“文献资料汇编”“访谈”手法。而“画面加解说”以及“真实再现”这一旧一新两种主要创作手法,成为纪录片特别是历史纪录片向观者传递信息的主角。那么解说词如何为内容服务呢?
1.解说词必须与画面同步
20世纪80年代,纪录片创作中的“画面加解说”是指画面和声音两张皮,画面上是空镜头,和内容主题不搭界;解说则是主观激情洋溢的***论和说教。20世纪90年代以来,“画面加解说”这一手法在创作过程中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纪录片创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赋予“画面和解说”以新的生命力。画面和解说至今仍是众多的纪录片栏目使用最多的手法。
如纪录片《中华文明五千年》主要叙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由于跨度过大、影像资料十分缺乏,所以导演大量使用画面和解说,多见20世纪80年代的痕迹。与主题内容无关的空镜头非常多,并且“多是节奏缓慢冗长”的长镜头。辽阔的大地、日出日落、山川等自然环境画面是常用的镜头。解说的语言上平铺直叙,仅有的一点内容.完全被缓慢的节奏和平淡的展示所消融。另外,在篇章结构的安排上,作者急于把所有的问题一口气说完,所以一个主题下往往内容零乱、不连贯,冲淡了观众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动荡社会里的诸子争鸣》一集里,开篇的解说:
“距今2500年前,即公元前5世纪.世界迎来了大思想家辈出的时代。古印度诞生了释迦牟尼,古希腊诞生了苏格拉底和柏拉***。那时东方的华夏大地.则进入了长达五百年之久的春秋战国时代,涌现出了孔子、墨子、老子等一批被称为诸子百家的著名思想家。”
这一解说用时90秒,与之相应的画而则一直是落日下的长河,语言也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悬念,缺少吸引人的因素。
而另外两部作品《千年书法》和《中华文明五千年》中的很多篇章也有相似的地方,但效果却大相径庭。《千年书法》如此开篇。
“2003年4月,上海博物馆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在期盼和等待着。他们甚至有些焦灼和激动,因为他们将要迎接的是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瑰宝……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北宋淳化二年奉旨刻制的集帖。它将历代官藏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法帖,集中镌刻,拓印成集。当人们把目光都投射到这部陈年集帖,为之错愕为之惊叹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在这篇篇笔墨背后,屹立的是一座横亘千年的艺术宝库,这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历史。”同样是画面加解说,《千年书法》就显得韵味十足。一开始设置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更是扣住了观众的心弦,观众也急切地想知道背后到底是什么。这显然比《中华文明五千 年》中的解说更胜一筹。
2.解说词要为纪录片的风格服务
解说词作为一种文体,需要有文学性.体现在语言风格上,力求口语化、通俗化,做到朴实而不夸张;形容词及描绘性的语句也要慎用,尽量让观众从画面上来感受;解说词要短而精,概括有力。但由于纪录片的类型不同,表现手法也各有侧重。
对于艺术性强的作品。如描写壮丽山河的风景片,在解说词中多用比喻手法,风格上接近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诗情的注入。如《深山船家》:“在百里峡航行的日子里,天时常把山和水都笼罩在一种似雨似雾、使人略感清冷的情调里,然而无处不可以见到生命的活力。”这是何等的意境。此外,幽默、提问、对偶、排比、反复,也能增加效果。一部记录云南古镇丽江的纪录片《云之南》,在开始时只用了一句解说词:“黎明已悄悄走进丽江古城的集市。”在以后的一分三十秒内,影片逐渐展示了黎明时分早起揉面做早点的小吃店;手工艺老人敲打铁盘,纺线,阳光明媚的古镇小溪,古桥,公园,雪山……一句解说词,几个镜头,却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古镇的风貌上,而不是大量解说词的堆砌。
对于历史纪录片的解说词,则不能过于抒情和过多地运用修辞手法,文言文也要少用,尽量口语化。但是为了保证历史感,增加说服力,片中适当放入古文,包括古诗词、史籍的原文,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故宫》第九集――宫廷西洋风,其介绍当时的钟表业,就说到:“18世纪……英国钟表不仅充斥于宫内各个殿堂,也成了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新宠。对此,身为宗室皇族十分感慨:‘近日泰西氏所造自鸣钟钟表,制造奇邪,来自粤东,士大夫争购,家置一座,以为玩具。…在此,解说词中出现的文言文,是为了表现当时清朝王公大臣对西洋钟表的喜爱,因此直接运用昭琏的话。大大增加说服力。
3.解说词与电视纪录片其他电视元素的关系
电视纪录片其他声音元素包括被采访者的谈话、同期环境声和音乐构成。在视听结合的总前提下,纪录片中解说词的运用已经越发审慎而收敛了。曾经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担任过主笔的理查德・汉斯尔说:“比较好的办法是让画面本身说明更多的东西。”“可以用一段解说词来挑明意思并且获取充分的效果。”电视纪录解说词和被采访者的谈话,以及同期环境声、音乐,等等,这些声音元素并不***存在,必须按照片子的要求,作为一个有机的声音整体出现,同时与画面协调,以构成一个更大的视听总谱。比如音乐,已失去了纯音乐的性质,因此必须与光、色彩和其他声音元素共同协调作用;同期环境声也是形成声音空间的唯一元素,这种画外环境声,可以无意识地为观众提供影片所无法展现的更加广阔的开放性的空间,这一空间是观众根本无法想象出来的,从而大大弥补了画面的有限性和方向性。
四、结 语
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广阔的地域和众多的民族,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由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纪录片的解说词,也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技术的进步,而发生着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其所具有的特征和趋向,也将会在以后的创作中得到发扬。让我们期待更好的解说词出现,使中国电视纪录片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美]A・布里斯,J・帕特森.为电视纪录片写作。 [J].世界电影,1995(06).
[2] 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雅欣.纪录片不需强行定义[J].中国电视,2005(06).
[4] 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A].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 邹鑫华.解万种风情话世事沧桑―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魅力[J].电视研究,2002(03).
[作者简介] 乐(1986― ),男,浙江绍兴人,浙江宁波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涉外秘书专业,研究方向:公共关系学;张衡(1986―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宁波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研究方向: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新闻学、报刊编辑学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国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