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法”教学又称“问题法”、“探究法”等,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将就《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的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应用发现法的一些尝试与反思。
1 紧扣课题,发现问题
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运用尝试法让学生从字、词、句、入手,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经历知识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运用发现教学法第一步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在低年级教学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揭示课题后,我首先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然后引导学生把质疑进行归纳:一是动物是怎么画画的。二是动物们画的作品像什么。最后把这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明白,是本课的重点是解决上面的问题,也是本节课的教学要求。
2 细读课文,探索课文内容的内涵
对于低年学生来说,理解课文重点段落、语句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我应采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品词析词句,从词到句再到段落最后到文章。
对围绕初读课的尝试题目,作简短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大略有所了解。此时,便可抓住关键,让学生细读课文,尝试分析课文的重点部分。首先是引导学生比较四种动物脚印的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它们是怎样画的画为什么不同呢。然后讨论四个小画家都是怎么做画的。在学生讨论汇报后,出示四种小动物的***片及“作品”,让学生以小画家的身份去介绍自己的作品,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3 精读课文,尝试进行深挖掘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感知的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用重点句带动全篇,从课文的整体上启发他们去思考,为什么称他们是小画家。然后让学生讨论自然界中还有哪些 “小画家”,它们的“画”像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想像,摩仿文章的内容,进行口语训练。
在课的最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多读课外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4 关于发现法教学的反思
纵观本节课,发现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讨论思索的机会,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有学习兴趣,有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1 反思之一:从发现的本质看学生的需求
发现法教学的本质就是从发现中来,到发现中去。教育心理认为,现代教学不仅是教师单方面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要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出自己于自己的需求,出自于自己的发现。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地去探讨问题,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因而积极地进行思考。而发现法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完全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提问式的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
4.2 反思之二:发挥发现法中教师的导向作用
发现法强调的是学生的***性和主体性,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的机会。但学生的“发现”并不都是有意义的,此时应加强教师在学生探索发现到得出结论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即引导——发现。不能为了让学生去发现而发现,而是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习作练习中,教师可从习作要求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之,在发现法教学中,教师的导向作用是关键。
4.3 反思之三:合理利用发现法教学
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发现法也一样。实践证明发现法在激发学生兴趣、探索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等方面,其优点是其他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但是,它也有局限性。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发现问题对于后进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很多的时候,这些学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总之,合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法于课堂当中,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