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外冷血杀手、食人魔、肢解人体等新闻频频出现。虽然从概率上讲,你很可能遇见过冷血精神病患者——这样的人占总人口的0.5%~1%。如果排除妇女(至今难以解释的是,很少有妇女是冷血精神病患者)和儿童,以及那些已经被关进大牢的人,可以算出大概有25万冷血精神病患者在美国自由地生活。
冷血精神病患者是怎样的人?
在美国,一个叫布莱德(Brad)的罪犯犯下重罪被捕入狱。一次采访中,他向调查人员讲述了当初自己是如何劫持了一名年轻女子,将她绑在树上了2天,并切破她的喉咙,将她杀死后离开。随后,他以几句完全不搭边却又让你无法忘记的话收场:“你拥有过一个女孩么?我认为关爱、交流和怜悯这3‘C’(英语单词caring,communication和 compassion)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和别人搞好关系的关键所在。我试着用3‘C’和周围的每个人相处。”他说这些话时语气毫不迟疑,显然意识不到在给出这些可怕的供词之后,这种平静的自我辩护在旁人听起来是多么别扭。
这些冷血精神病患者看起来或许很有魅力,但他们很难体会到自己和他人的感觉。想象一下,从来没有忧伤,没有悔恨,没有自尊心,同样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关心会是什么样子。冷血精神病患者的情感世界很简单:他们无法随心所欲时便会烦躁和恼怒,因为一些最微不足道的理由干出冒险的事。他们缺少忠诚和激情,游荡在生活中,经常因一时兴起而犯罪——一个小小的刺激和冲动就可能使他们去欺骗、剽窃、,甚至谋杀。至于奉献、愧疚或者愉悦这类复杂的人类情感,他们只知道书本定义,根本不知道这些情感为何物。
众多的研究表明,冷血精神病患者体验世界的方式与常人完全不同。他们很难作出适当的道德价值判断并且克制犯罪的冲动。他们对情感、语言和分心刺激的反应也有障碍——这是一种在5岁以前的小孩子身上才会存在的问题。
从一个案例看儿童冷血精神病
刚才我们在叙述冷血精神病患者时,已经把儿童排除在外,然而最近研究人员得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儿童也可能是潜在的冷血精神病患者。
让我们从一个案例说起。
2012年夏天的一天,美国人安妮和丈夫米格尔送他们9岁的儿子迈克尔去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小学,不过家里人宁愿将这儿说成是“夏令营”,这是他第一天去学校上课。多年来,安妮和米格尔一直觉得很难搞懂家里的这位大儿子,他是个长相俊美的男孩,颧骨高高的,双眼分得有点开,长着一头浅棕色的卷发。他时常大发脾气,有时则拒人于千里之外。针对迈克尔的这八星期课程事实上是精心设计的心理学研究——与其说是夏令营,不如说是安妮夫妇的破釜沉舟之举。
据妈妈说,迈克尔的问题是在3岁左右开始出现的,当时他的弟弟艾伦刚出生没多久。她说,当时迈克尔的表现主要是“像淘气包那样”,但他的行为很快就升级为发脾气,期间会大声喊叫、嚎啕大哭,而且大人根本安抚不了他。这跟普通幼儿的表现可不像,“他的举止并不像是‘我累了’或‘我难过’,这才是正常小孩的样子。”安妮回忆说,“他的表现真的不太寻常,而且每天都要闹好几个钟头,不管我们怎么做都没用。”几年来,每当父母要迈克尔穿上鞋子,或者要求他完成其他常规任务,比如将自己的玩具从客厅里拿回来,都会招致他的尖叫。“让他去某处,让他呆在某处——任何事情都会惹他发怒。”米格尔说。在他的幼儿期已经过去很久时,他的脾气仍然不改。8岁时,如果安妮或米格尔想让他做好上学的准备,他就会勃然大怒,用拳头砸墙,拿脚把门踢出一个个小洞。假如没人看住他,他会用剪刀剪烂自己的裤子,或把自己的头发一根根拔下来。他也会反复将马桶座垫往下砸来发泄怒火,直到把马桶垫砸坏为止。
安妮和米格尔第一次带迈克尔去求助于心理***师时,对方诊断他患的是“长子综合征”:他之所以发火,是因为憎恶家中新出生的弟弟。他的父母承认,迈克尔确实对家里新出生的宝宝怀有深深的敌意,但兄弟间的竞争似乎还不足以解释他持续的极端行为。
到了5岁时,迈克尔有了别的小孩没有的新本事,前一秒钟他还在怒气冲天,后一秒钟就能变得彬彬有礼,或者悉心施展魅力——安妮形容说,这种情况让她极其不安。“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能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她说。她回忆起了与儿子的一次争论,当时为了做家庭作业的事情,迈克尔又是尖叫又是抽泣,而她想要跟他好好讲道理。“我说:‘迈克尔,你记得我们昨天做的头脑风暴吗?你只要回想一下当时的想法,然后将它们写成句子,你的作业就完成了!’而他还是在一个劲嚎叫,于是我说,‘迈克尔,我们已经完成头脑风暴了,所以今天真的没必要还来这一出。’他一下子停止尖叫,转身面对我,用成年人的声音平静地对我说,‘嗯,那么,你当时对这个问题考虑得还不够彻底,是
不是?’”
然而,安妮夫妇的两个较小的儿子, 6岁的艾伦和2岁的杰克,都没有出现像迈克尔那样的问题。
在过去这6年中,迈克尔的父母带他去看了8个不同的心理***师,得到的诊断五花八门。“这么多人跟我们说了这么多截然不同的东西。”安妮说,“噢,他得的是注意力缺失症——噢,不是的。他得的是抑郁症——也可能不是。打开一本《精神疾病诊断标准》,随便往一种疾病名称上一指,很有可能你会发现他符合其中的几条特征。他符合强迫症的一些症状。他符合感觉统合异常症的一些症状。可没人知道在***时,他身上占统治地位的症状是什么。这真是太让人郁闷了。”
直到前年春天,***迈克尔的心理医生介绍他的父母去咨询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员丹·沃斯布施。经过了一系列测试,安妮和米格尔得到了另一种可能的诊断:他们的儿子迈克尔也许是冷血精神病患者。
儿童冷血精神病还难确认
过去10年来,沃斯布施一直在研究某些“冷酷无情”的儿童——他们明显表现出在情感、悔恨或温情方面的缺失——而且人们认为这类孩子成年后,更易成为冷血精神病者。为了评估迈克尔的情况,沃斯布施使用了一系列精神学测试与教师 — 家人评判量表的组合,当中包括了冷酷无情特质目录、儿童冷血精神病量表和筛查量表的修正版本——这些工具设计之用意,都是为了测量未成年人的冷血和掠夺,而它与成年人的冷血精神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冷血精神病”这两个术语实质上是等同的)。一位研究助理跟迈克尔的父母及老师们进行了面谈,了解他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在把他的所有测试和报告都制表后发现,迈克尔在冷酷无情行为方面,距离正常范围有两个标准差,这意味着他的病情达到颇为严重的水平。
目前在儿童冷血精神病方面并没有标准化的测试,不过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相信冷血精神病和自闭症一样,是一种独特的神经系统症状——最早可能在儿童5岁时得以确认。在确诊方面最核心的是冷酷无情特质,现在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可以通过它将“新手冷血精神病者”跟出现常规品行障碍的孩子区别开来,后者也容易冲动,难以约束,并且表现出敌意或暴力的行为。根据一些研究,在出现严重行为问题——比如迈克尔表现的侵略性反抗行为——的儿童中,有约1/3的孩子在冷酷无情特质测试中,结果也异于正常范围。
应当说明,在成年人的诊断标准中,其中一个要求是出现自恋和冲动行为,不过它对于儿童很难适用,因为儿童天生就即又自恋又冲动。
在一些儿童身上,冷酷无情特质以十分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美国新奥尔良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弗里克对儿童冷血精神病的风险因素这个课题已经研究了二十载,他描述说,曾经有个小孩在一星期的时间里,一点点把他们家的猫尾巴割下来。他的父母起初根本没觉察到,这个男孩因此对自己实施的分期截肢术十分自豪。“当我们谈起此事时,他的态度十分直接,”弗里克回忆说:“他说,‘我想成为科学家,我当时是在做试验。我想看看这只猫的反应。’”
在另一个著名的案例中,一个名叫杰弗瑞·贝利(Jeffery Bailey)的九岁男孩将一名幼童推入佛罗里达一家汽车旅馆游泳池的深水区。当孩子拼命扑腾,最终沉入池底时,贝利拖来一把椅子在一边观看。事后受到警察讯问时,贝利解释说他很想知道别人溺死时是什么样子的。在被羁押时,他看起来对自己面临监禁这件事并不担心,但对成为关注的焦点非常得意。
可是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释放的信号要更为微妙。弗里克指出,冷酷无情的儿童往往极其喜欢操纵别人。他们也常常撒谎——所有小孩都会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可这类儿童则是因为任何原因或完全不为任何缘由而去说谎。“大部分小孩,如果你抓到他们在吃饭前偷吃了一块饼干,他们会一脸做错事的表情,”弗里克说:“他们想吃饼干,但他们也觉得这样做不对。就算患有严重多动症的孩子也不例外:也许他们的冲动自制力很差,但如果他们意识到妈妈会发火,还是会觉得自己做了错事。”而冷酷无情的儿童则毫无悔意。“他们不在乎别人是否对自己发火,”弗里克说:“他们不在乎是否伤害了别人的感情。”跟成年冷血精神病人一样,他们貌似也缺乏人性,弗里克有这样的观察结论:“如果他们能不诉诸残忍的方式就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样固然会轻松点;但说到底,他们会使用成效最好的
方式。”
在心理学家中间,儿童可能拥有冷血精神病倾向这种说法依然存有争议。美国天普大学的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一直认为,冷血精神病和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几乎难以在儿童身上得到确诊,甚至在青少年那里同样如此——这既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尚在发育,也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行为也可能被解读为精神变态行为。另一些学者则担心,就算能做出确诊,给一个孩子打下冷血精神病患者的标签,带来的社会代价未免过大。(从历史上来说,这种精神失常疾病一直被认为是无法根治的。)得州农工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约翰·埃登斯一直力阻人们不要斥资研究如何鉴别患冷血精神病风险的儿童。“这跟自闭症不一样,确诊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能够获得外界支持,"埃登斯说:“就算能确诊,这仍然是个毁灭性的诊断结果。没人会同情一个冷血精神病人的妈妈。”
美国新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学家马克·戴德斯研究的是儿童出现的行为,他承认“没人能在给一个5岁孩子打上冷血精神病的标签后仍然安之若素”。但他说,忽视这些特质则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研究表明,在儿童身上出现并能得以鉴别的这种气质,有时候十分强烈。”近期的多项研究发现,在冷血精神病清单未成年人版本中得分较高的青少年儿童,其大脑呈现出显著的解剖学差异——这意味着这种特质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另一项研究追踪了3000名儿童在25年间的心理发育情况,发现早在儿童3岁时就可以发现冷血精神病的病征。一群为数不多但队伍在不断扩大的心理学家,包括戴德斯和沃斯布施认为,及早正视这个问题,或许能为这些孩子改变人生方向带来转机。研究人员希望,冷酷无情的儿童或许仍拥有少量由大脑特定部位控制的共情能力,而这种能力也许是能得以增强的。
成功***这类人群将带来惊人的收益。有人预计冷血精神病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而在监狱里的犯人中则占约15%~25%,其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犯有暴力罪行和谋杀。近期神经科学家肯特·基尔预测,冷血精神病人每年给美国带来的损失高达4600亿美元——为抑郁症所致的损失额10倍——部分原因在于冷血精神病人往往会反复被捕。
在我国,这一问题还未引起心理学家以及孩子家长的注意,难道这只是西方才有的现象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儿童会得冷血精神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