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述了当前工业化应用的酸性微氰直接镀金工艺。从前处理、镀液成份、电镀工艺及金回收几个方面,探讨了该工艺生产应用特点。
关键词:镀金;镀镍;合金;金回收
概述
镀金层具有较低的接触电阻、良好的导电性能、易于焊接、耐腐蚀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因而在精密仪器仪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管壳、电接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镀金始于1838年英国人发明的氰化镀金,主要用于装饰。20世纪40年代电子工业发展,金价暴涨,大都采用镀薄金。为了进一步节约金,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刷镀金,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脉冲镀金和镭射镀金。1950年发现氰化金钾在有机酸存在下的稳定性,进而出现了中性或弱酸性镀金液;20世纪60年代后期无氰镀金也得到了应用。目前常用的镀金溶液可分为碱性氰化物(pH=9~13)、中性微氰(pH=6~8)、弱酸性微氰(pH=3~5)和非氰4类。
目前国内外镀金的研究热点是无氰化。因氰化物的剧毒性,各研究单位都在努力地朝电镀无氰化的方向发展。研究最多、最有应用价值的是亚硫酸盐体系,这种镀液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良好、电流效率高、镀层细致光亮、沉积速度快、孔隙率少。但镀液稳定性差,限制了该工艺的规模化应用,仅在装饰性电镀方面有应用。
本文介绍了工业化应用的酸性微氰直接镀金工艺。
1.直接镀金概述
在传统的电镀行业,由于不锈钢表面的钝化层,常规的不锈钢直接镀金工艺很难保证金层的结合力,因此镀金通常需要预镀镍,预镀镍通常采用强酸性、高导电率的盐酸-氯化镍体系,利用大电流冲击不锈钢表面,使镍原子镶嵌到基体晶格中去而形成金属键[1],保证了镀层的结合力,但镀镍通常在氯化物溶液中进行,微量的氯化物不可避免地残留在镀层的晶格间和表面,产品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不锈钢零件会产生小孔腐蚀,存在氯离子腐蚀材质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基材不受腐蚀,部分企业已开始采用不锈钢直接镀金工艺。为了实现不锈钢直接镀金,需要在前处理和镀金液两方面进行调整。为了提高镀金层的结合力,快速除去钝化膜,不锈钢直接镀金前通常需要活化,活化通常采用10%-15%的硫酸溶液。直接镀金溶液较常规镀金液有如下调整:提高酸度,加速破坏钝化膜;添加络合剂,提高主盐在强酸中的稳定性;加大缓冲剂的用量;添加新的导电盐以承受较高的冲击电流[1]。
2.直接镀金溶液主要成份
主盐:氰化金钾作为镀金主盐,在装饰性镀金工艺中常采用较低浓度,而工业镀金金含量较高。金含量过高,虽可用大电流密度来加快镀层的沉积速度,但带出损失大。金盐浓度太低,镀层粗糙发红,而且电流密度的上线较低,电流密度不能过高,否则镀层易烧焦。因为使用不溶性阳极,金盐及其它成份要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补充。
络合剂:柠檬酸及其盐类具有络合、缔合和缓冲的作用,可使镀层结晶细致、提高电流密度上限、镀层孔隙少。柠檬酸盐含量过高,电流效率降低;含量过低,溶液导电性、分散能力降低、镀层结晶变粗。
缓冲剂:磷酸盐作为缓冲剂可稳定镀液的酸碱性,改善镀层光泽。
导电盐:常用碳酸盐,可提到镀液的导电率,改善镀液分散能力。长期使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镀液产生碳酸盐,若碳酸盐累积过多,会使镀层粗糙、产生斑点。
合金:金作为贵金属镀层开发以来,最初只作为装饰镀层使用,近年来,随着电子、航空工业的发展,贵金属作为功能性镀层的用量迅速增加。电镀贵金属合金不但能获得多种色泽满足人们对装饰品外观的需求,还能提高贵金属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等多种物理和机械性能,而且也大大节约了贵金属的用量。镍、钴、铟、铋、锑可作为改善金镀层性能的添加元素。电镀纯金层的显微硬度大约为70HV,镀层中含0.05%~2%的镍、钴、铟时镀层硬度可提高约两倍。为了提高镀层耐磨性采用复合镀技术,向镀液中引入SiC、MoS2等固体颗粒(粒度<0.5μm)后,可镀取含上述颗粒的金镀层。
工业镀金生产中常用钴作为合金元素,来提高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钴镀层中的含量受镀液温度、搅拌、电流密度及溶液的酸碱度影响较大。当镀金层中钴的质量含量为0.08%~2%时镀层的耐磨性最好[2]。但钴的含量不能太高,太高会导致镀层的接触电阻增加,耐高温性能下降,所以实际生产时应严格控制它的含量。
3.镀金工艺
pH值:溶液的酸碱性对镀层的外观和合金元素的比例都有影响,pH值升高、合金元素含量降低,镀层内应力降低;pH值可用KOH、H2SO4或H3PO4来调整。一般工业镀液中,因含有大量的导电盐和缓冲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溶液的酸碱度基本稳定。
电流密度:电流密度过高,镀层松软、发暗、粗糙、孔隙率高,甚至发生其他杂质的共沉积。电流密度过低时,镀层不亮,电流效率低。正常生产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镀层中金含量减低,镀层硬度增加。
温度:温度影响电流密度的范围和镀层外观。温度高,电流密度范围宽;温度过高,镀层粗糙且发黑,严重时发暗发黑;温度过低,镀层脆性增加。目前,已实现常温下的直接镀金。
搅拌和过滤:为保证溶液清洁,最好使用连续过滤。搅拌可采用阴极移动或机械搅拌。
阳极:根据阳极在镀液中的功能,选择不同的材质[3]。氰化碱性镀金液可采用纯金阳极;中性和弱酸性镀液金阳极不溶解,可采用石墨、优质不锈钢、钛上镀铂、涂钌和钌铱的钛网,但不锈钢阳极不适于镀厚金。生产中,因金价高,一般都用不溶性阳极。以石墨或不锈钢做阳极,可能导致夹杂,为得到高纯金,常用钛上镀铂阳极。
4.金回收
为减少贵金属的流失,同时满足清洁生产的目的,企业常对废镀金液及清洗水中的金进行回收。回收金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电解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化学和电解法的基本原理是给游离或配位状态的金离子提供电子,使其转化为原子状态而得到金的单质。常用的给金离子提供电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含金废液中加入适当的还原剂使金离子得到还原,目前在工业上得到应用的可用于回收金的还原剂主要有硫酸亚铁、亚硫酸钠、活泼过渡金属(如锌粉和铁粉等)、亚硫酸氢钠、草酸、甲酸和水合肼等有机还原剂等;二是通过电解方式给金离子提供电子,使金在阴极析出。
离子交换法是用离子交换树脂回收金的一种常用的工业方法[4]。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在溶液中它能将本身的离子与溶液中的同号离子进行交换。按交换基团性质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和两性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树脂又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类,阴离子树脂分为强碱性和弱碱性两类。金回收时,常采用强碱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含金废液中的金络合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后焚烧提炼金。
5.结论
该工艺采用直接镀金的方式,避免了常规预镀镍溶液对基材的腐蚀隐患。同时,理想的镀液成份及合适的工艺参数,保证电镀安全、高效运行。目前该工艺已在生产中应用,是现代工业理想的镀金方式。
参考文献:
[1]许耀生,路淑芬,肖耀坤,翁慧燕.不锈钢直接镀金工艺探讨[J].电镀与涂饰,1997.16(1).
[2]刘仁志.镀金与无氰镀金应用评述[J].电镀与精饰,2013.35(5).
[3]吴水清.镀金工艺中阳极的选材、构型与布置[J].材料保护,1992.25(1)
[4]覃宗剑.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电镀废液中金的方案设计[J],2014.33(2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工业应用的直接镀金工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