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生活中常常能够见到各式各样的光盘:CD、VCD、DVD、蓝光光盘等等,它们在信息和家电行业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光盘的制作过程却不一定人人皆知。
本文以制造CD-R光盘为例说明光盘的制造过程:先是制造出基板,然后在基板上涂抹有机染料,形成记录层,再在记录层上,通过真空溅镀的方式,把银粉加上去,形成反射层,最后在反射层上加保护层、印刷层,最终完成光盘的制作。
光盘的组成
基板
基板是各功能性结构的载体,其使用的材料是聚碳酸酯(PC),冲击韧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大、尺寸稳定性好。CD光盘的基板厚度1mm、直径120mm。光盘之所以能够随意取放,主要取决于基板的硬度。
记录层(染料层)
记录层是涂抹在基板上的一层有机染料,它专供激光记录信息。目前市场上有3类有机染料:花菁,酞菁和偶氮。
一次性记录CD-R光盘主要采用酞菁染料,利用激光对有机染料进行烧录。将光盘烧录成一个接一个的“坑”,这样有“坑”和没有“坑”的状态就形成了“0”和“1”的信号。它们将永久保持现状,成为不能重复擦写的光盘。如果想要重复擦写,就要把有机染料换成有磁性的碳物质,通过改变碳物质的磁极性质实现重复擦写。
反射层
反射层是光盘的第三层。它的功能是反射激光光束读取光盘片中的资料。其材料为纯度为99.99%的纯银金属。
我们看到光盘像镜子一样亮,就是因为有反射层的缘故。
保护层
保护层用来保护光盘的反射层及染料层,防止信号被破坏。它的材料为光固化丙烯酸类塑料。
印刷层
印刷层用来印刷盘片的标识,就是光盘背面印得很花哨的那一层。它不仅使光盘变得漂亮,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光盘的生产过程包含了物理、化学、机械、电子及信息记录等各个专业的内容,不同的产品会有细微的生产工艺差异。如:黏合、剥离、多层化等不同工艺。
光盘的制作过程
从工艺上讲,光盘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塑料干燥、注塑成型、染料涂覆、真空溅镀、保护胶涂敷、质量检验等步骤。
防尘步骤
整个光盘的制造环境需要恒温、恒湿、无尘,所以,工作人员在进入制造车间时,需要穿上防尘服,并进入特定的过道吹风,以吹去沙尘。
注塑成型
光盘的基板需要通过母盘压模,从而形成特定的沟轨。母盘需要经过特别制作,一张母盘可以印制30万张以上的光盘。压模之后的基板是无色透明的圆盘。
染料涂覆
当基板压出了特定的沟轨后,就进入了染料涂覆阶段。就是在基板上涂上染料,从而形成记录层的过程。
一般来说,CD光盘采用的有机染料为酞菁,酞菁本身呈绿色。而DVD光盘采用的有机染料是花菁,花菁本身呈紫色,也就是这个原因,市面上很多DVD光盘都呈紫色。
真空溅镀
当基板涂上染料并烘干后,就需要在记录层之上镀反射层了。利用真空溅镀原理镀上高纯度的金属银,这就形成了光盘的反射层。把光盘放入一个充满氮气的密闭盒中,此密闭盒的一侧布满了纯银,而另一侧是光盘的记录层面,通过溅镀(需要加500V左右的电压)过程,让银分子均匀地分布到光盘的记录层上,形成反射层。
质量检验
利用波长为800nm的光,通过有缺陷和无缺陷部分对光的反射情况不同,把光信号进行转化,以备机器识别、检验,之后机械手就会根据检验的结果,自动将光盘分类放置。
至此,一张光盘便被制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