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最相思

【摘 要】 对小说《红豆》的解读历来充满争议,本文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和读者的三个方面对《红豆》的叙事进行研究,分析作者在宏大的***叙事和***治话语中,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潜意识流露,成就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红豆》;叙述者;叙述视角;读者

女作家宗璞的小说《红豆》自问世以来就争议不断,几十年间,荣辱沉浮,可说是“百花时代”的小说中命运最特别的一例。小说是文学最宽泛的表达,主题意蕴的丰富本是其应有的特点,何况《红豆》产生在“十七年”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对其的解读自然相当复杂。抛开真实性、典型性等小说批评的传统标准,从叙事的角度来解读《红豆》,似乎更能解释这种复杂。

叙事学中叙事文本分为故事和话语两个层次,故事层包括动作、发生事物、人物和场景,而话语就是这些内容得以传达的表述方式。“写什么”在“十七年”是既定的,但“怎么写”却是模糊的和不由自主的。“十七年”时期讴歌***和社会主义建设、塑造英雄形象等主题是文学的主流,作家们为避免走向“边缘”,自觉地隐藏起艺术创作逻辑和个性意识,将个人话语融入到宏大的***叙事和***治集体话语中,但潜意识里知识分子的自主意识和艺术审美并不能真正受理智的控制,在叙事的过程中,常常逸出规范。《红豆》便是这类作品的典型。

一、叙述者的声音

叙事文本中,叙述者是文本中进行叙述的“人”或“主体”,叙述者讲述、传达故事的语言,即叙述者的声音,叙述者由隐含作者创造,叙述者的声音也受隐含作者的指导和控制。而作为“作者的第二自我”,隐含作者“这个自我通常比真实的人更文雅,更明智,更聪慧,更富有情感。”[1]他是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创造出来的更理想的自我,总能更理智地设计和安排作品的各种要素和相互关系,以期实现作者理想的创作意***。在叙事作品中,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的语言越能融为一体,作品才越能表现出单一的立场。然而小说《红豆》,以“异故事”叙述者讲述主人公六年前的爱情境遇和六年后重返故地,睹物思人的心理感受,在这里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主人公江玫既不能前后完全融合在一起,也不能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于是出现了隐含作者与叙述者,叙述者与人物的若即若离,为多重解读埋下根源。

《红豆》构思的是一个带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女性知识分子的成长故事,在***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中,经过艰难的心路历程最终蜕变,舍弃爱情而成长为***的干部的经历。这是切合“十七”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话语,也是隐含作者组织、设计文本的意***。在表现“***”最终战胜“爱情”的主题上,他不仅为主人公走向***安排了合理的促进力,一是来自家庭的苦难,一是***引导人的出现;而且通过他对叙述者的控制,在文本多处地方将主人公的思想拉向“***”。如在叙述江玫第一次见到齐虹时,这样写道:

江玫看见他有着一张清秀的象牙色的脸,轮廓分明,长长的 眼睛,有一种迷惘的做梦的神气。江玫想,这人虽然抬起头来,但是一定没有看见我。不知为什么,这个念头,使她觉得很遗憾。

这段描写定格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闪现的第一次邂逅,那么美好、温馨。但紧接着叙述的声音却陡然一转,刻意且生硬地插入了另一种声音:

晚上,江玫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许多片断在她脑中闪过。她想着母亲,那和她相依为命的***亲,这一生欢乐是多少。好像有什么隐秘的悲哀在过早地染白了她那一头丰盛的头发,她非常嫌恶那些做官和有钱的人,江玫也从她那里继承了一种清高的气息。

这一段叙述的格调与前一段完全不同,似乎叙述者也察觉到读者容易在前一段的脉脉温情中迷失而急于将读者从中拉出,隐含作者的理智在此时发挥了作用,而使叙述者的声音前后不那么协调。

宗璞曾做自我批评说,思想并没有站得比江玫、齐虹高,对风花雪月,旧诗词的欣赏是下意识的。[2]正因为作者潜意识中始终持有的传统艺术审美观和对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执着,所以尽管隐含作者以***战胜爱情为构造作品的元意***,叙述者发出的声音却在一定程度上走向背离。一方面是有意识地竭力归附主流话语,一方面是无意识地进入个体体验性的创作,将一对资产阶级青年的爱情反复咏叹以致感人至深。江玫与齐虹的恋爱过程,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流淌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的世界:“他们散步,散步,看到迎春花染黄了柔软的嫩枝,看到亭亭的荷叶铺满了池塘……”,“无止境地谈着贝多芬和肖邦,谈着坡和李商隐,谈着济慈和勃朗宁”。反面人物齐虹,在叙述者的描述中也是一个有着漂亮外表、沉醉于艺术、多才博学的青年。叙述者的声音在这些片段中响起的时候,隐含作者的元意***和实际的叙述效果之间产生了矛盾,叙述者在不自觉中透露了作者的潜意识。

二、叙述视角

如果说声音是研究谁说的问题,那么视角则是研究谁看的问题。在许多作品中,视角与声音并非完全一致,视角是人物的,声音则是叙述者的,叙述者只是转述和解释人物看到和想到的东西,双方呈分离状态。《红豆》虽然采用了全知型的第三人称叙述者,但在视角上,则采用了内聚焦型的人物视角。“第三人称内聚焦叙事文一经叙述者传达,则存在两个主体,既有人物的感觉,又有叙述者的编排。”[3]这导致一方面叙述者能更深入人物心理,能更真实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则是人物较为***,容易偏离叙述者的立场。

宗璞曾说,是有意描写江玫“尖锐的感情上的斗争”,“觉得愈是这样从难于自拔的境地中,也就愈能说明拯救她的***的力量之伟大。”[4]在表现江玫“尖锐的感情斗争”上,因为叙述者是透过人物(江玫)的视角来展现,因而能够成功地将主人公艰难的抉择过程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从最初认识齐虹,江玫就很清楚地明白她的爱情,“本来有着一个奇怪的空隙”,但她仍痴痴地问母亲“他怎么不好?他哪里不好?”主人公成长路上所承受的精神痛苦通过人物激烈的心理挣扎展露无遗,她最后义无反顾地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作者的意***“说明拯救她的***的力量之伟大”。

然而,这样的意***并不为当时的批评者们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源于《红豆》局限性的人物视角。江玫内心对爱情的难以割舍,如果换做叙述者的视角或者小说中其他人物如萧素的视角来看,则不会产生如此震憾人的情感伤痛,当然也就不会导致批判的如此强烈。在叙述最后与齐虹离别时,江玫的感受:

“好像有千把刀子插在喉头。她心里想:‘我要撑过这一分钟,无论如何要撑过这一分钟。’……汽车响了起来,周围只剩下了一片白,天旋地转的白,淹没了一切的白――”

正是深入了江玫的内心,她最后表达出“我不后悔”的***决定,失去了本应有的说服力,留给人的感觉是对个体生命缺憾至少是爱情失落的惆怅,让人揣摩她的心中何尝没有过一点点后悔。

三、叙述接受

叙述接受者,隐含读者,读者都属于叙述的接受层,隐含读者是隐含作者构想的读者形象,充当作品的全面接受者,而读者则是叙事文外的主题存在,他可能全面认同隐含读者,也可能与隐含读者千差万别。“读者是影响修辞效果实现的与作者同样重要的要素……读者在阅读小说作品的时候,常常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和张力关系中。例如,他既要接受作者的修辞暗示和控制,同时,又得根据自己的主体情况对作品进行理解和评价。”[5]

能够按隐含作者的期待读懂创造作品元意***的隐含读者存在于作者的理想之中,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形形的读者们对于作品的自我认读。从作者的立意来看,齐虹应该是个反面人物,他是资本主义银行家的大少爷,本能地憎恨***,叙述者借萧素之口道出“齐虹憎恨人,”“齐虹的灵魂深处是自私残暴和野蛮”。但在萧素的评价之外,叙述者让读者看到的齐虹并没有如此不堪,相反,他相貌英俊,气质儒雅,不仅弹着一手好钢琴,也最懂诗歌的深意。在与江玫的感情中,他自始至终的表现都只有痴情,虽然他说过“我很不得杀了你!把你装在棺材里带走!”的话,但最终他还是尊重了江玫的选择,他的烦躁、不安和焦虑显示着他为爱所困的深切痛苦,导致读者对他的无限同情。

与同类型的知识分子成长小说一样,作者为江玫走上***安排了***的引路人萧素,也反复在文中表明萧素对江玫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但最终促使江玫下定决心的要归于母亲告诉他父亲屈死的真相,“彷徨挣扎的痛苦离开了她,仿佛有一种大力量支持着她走自己选择的路”,而这种选择让读者对江玫***的原动力产生多重解读,江玫的选择与其说是认识到阶级的仇恨,不如说是家庭失陷带来的冲击,是基于道德力量的选择。

“红豆寄相思”,也许在选择以“红豆”做标题的时候,作者就已经开始了她复杂矛盾的创作。也正因为这种矛盾导致了叙事中的裂缝,让《红豆》保持了难得的艺术审美特性,成为“十七年”时期经典的作品之一。

【注 释】

[1] 布斯著,华明等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80.

[2][4] “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摘要.人民文学.1958.9.

[3] 胡亚敏著.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29.

[5] 李建***.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68.

【作者简介】

叶云佳(1981-)女,硕士,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红豆”最相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红豆”最相思

学习

藏族画家洛松向秋

阅读(88)

这幅画作是洛松向秋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圆寂一周年而做,问世后非常受欢迎,已在国内外发行数十万张以上。画家洛松向秋现任甘孜藏族自治州《贡嘎山》杂志美术副编审,更是康巴地区传统绘画界的佼佼者。

学习

M1NT:香港第一私人会所

阅读(34)

好莱坞道108号,被誉为香港现代第一私人会所的M1NT。在经过指纹确认身份后,股东及会员便可进入这座富豪之城。

学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自我探索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自我探索,内容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探索,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探索。【摘要】自我探索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自我探索包括大学生对自

学习

对《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的性格剖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对《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的性格剖析,内容包括吴荪甫对子夜主题起什么作用,谈谈你对子夜中吴荪甫形象的理解。关键词:吴荪甫人物性格双重矛盾

学习

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及全跳动四者异同辨析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及全跳动四者异同辨析,内容包括圆度与圆跳动的区别与联系,径向圆跳动与圆柱度有何关系。关键词: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全跳动;异同

学习

人都是自私的?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人都是自私的?,内容包括人都是自私的免费小说,人都是自私的原文。人不可能完全彻底地自私,他的自私不可能处于和动、植物同样的层面。极端的自私会让人惊异,质疑你是否是同类。“那还是一个人吗?”这同样也是口头禅。虽然,“人

学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内容包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文翻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文什么意思。【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预习

学习

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内容包括第二产程延长和活跃期停滞的区别,产程活跃期和潜伏期延长及停滞。【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单胎头位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活

学习

浅析加速折旧法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加速折旧法,内容包括加速折旧法计算公式,加速折旧法适用范围。[关键词]折旧方法直线折旧加速折旧

学习

十路弹腿第三路之进步劈砸拳的练与用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十路弹腿第三路之进步劈砸拳的练与用,内容包括形意劈拳的实战用法,戳脚翻子拳实战技击解。对于十路弹腿而言,不少拳法均把它作为基础功法,如查拳、八极拳、劈挂拳和翻子拳等都有弹腿的练习。从流派形式而言,弹腿又有临清、少林

学习

我是不是该介意老婆和异性上司出差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我是不是该介意老婆和异性上司出差,内容包括介意和男上司一起出差吗,已婚男上司介意我和其他异性聊天。我这个事有点复杂,也不太好和别人商量,所以想问问你。我老婆36岁,长得普通,但有种职场女人特有的气质。她干了七、八年

学习

数据中心PUE解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中心PUE解析,内容包括数据中心pue是衡量什么的指标,数据中心pue值标准。摘要本文介绍了数据中心和PUE的基本概念,并对PUE数值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PUE可作为节能技术衡量工具,是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所有降低PUE

学习

白润生学术思想探析

阅读(38)

白润生先生的《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版后,笔者细细拜读一遍。读完后掩卷沉思,总觉得意犹未尽,但那种感觉似乎又无法马上表达出来。两月之后,思绪沉淀,写下本文,权作读后感言。

学习

解密“食用胶”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解密“食用胶”,内容包括食用胶使用方法,食用胶吃法大全。面条掺食用胶,湿面条能燃烧

学习

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29)

摘要:当前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着随意、思维缺失和不做读书笔记的不良习惯,这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方法指导,为学生规范阅读材料,营造和谐的阅读环境。

学习

议论文阅读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议论文阅读,内容包括经典议论文名篇,议论文阅读原文及答案。【文体知识】

学习

海量阅读范文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海量阅读范文精选,内容包括精品文章范文,海量阅读征文稿范文。海量阅读篇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儿歌”中识字,可以诵读千首童谣。课文的朗读与生字书写不是同步进行的。二三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可以海

学习

记叙文阅读之归纳文章主旨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记叙文阅读之归纳文章主旨,内容包括如何归纳记叙文的主旨,记叙文阅读总结主旨的要点及方法。【阅读前言】

学习

小说阅读之主题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说阅读之主题,内容包括以美剧为主题的小说,好看的美食主题小说。【技法指津】

学习

精彩的阅读世界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精彩的阅读世界,内容包括阅读精彩全文,精彩世界同步阅读。喜欢读小说的学生告诉我,读课外书,没有外在压力,没有人规定他分段,没有人要求他背诵,更没有人要求他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所以他感觉自己的心是不受束缚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

学习

古文阅读两则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古文阅读两则,内容包括古文两则阅读答案,小古文笑话两则。报恩塔①

学习

怎样阅读谣曲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怎样阅读谣曲,内容包括民间谣曲的地位,菲式尬舞摇曲原名。摘要:日本的能(另称“能乐”“能剧”)是日本三大传统戏剧之一,其剧本称为“谣曲”,因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性,自19世纪就受到欧洲各界的关注,也多有译本的诞生。本文全面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