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刚过,还没来得及从团圆气氛中缓过神儿来,便听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实行电视纪录片题材公告制度的通知》,要求广播影视局、电视台、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电视纪录片时,要像电视剧拍摄需备案公示一样,需先通过广电总局的报送公告程序后才可拍摄,并在电视上播出。
《通知》在一组“推动、帮助、吸引、避免、促进……”组成的句式中,一如既往地展现了管理部门一片“良苦用心”。简而言之就是为进一步繁荣电视纪录片市场,避免产生题材撞车、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此番苦心也一如既往地没有得到理解支持。蛮子文摘称,广电总局这个既是阻碍、又无效用的《通知》,如同一枚不见光火只见熏烟的哑炮,让人掩鼻。对此,名为“凡客天下行”的用户回复到:说不清,这应该是门卫精神吧!
有人因此担忧“那最能展示个性和思想性的纪录片还有好日子过吗?”微博用户“都在日后”@wufake认为,这是舆论继续收紧的符号,为日后在纪录片行业开展统战工作铺平道路。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官”们欲树立的“严父”之尊,却并没有培养出“父父子子”的孝子贤孙。
事无巨细的禁止令
“养不教,父之过”,定位于“父母官”的管理机构,既为一家之长,要承担责任,当然就要说了算,以树立家长的威信。广电总局对于电视的管理,已然形成了一套纪律为主的管理方式。
于是,从尽可能不出现落选歌手泪流满面等镜头,到停止口播和字幕中使用外语缩略词,从易误导青少年的《流星花园》被禁,到“限娱令”,再到要敌我分明的“六不”禁令等,事无巨细的规范随时出现在广电总局的***网站上,表达着这位一家之长的好恶。
这位“家长”对关乎未来的儿童关注尤甚。2000年3月广电总局通知要求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其中60%必须是国产片;2006年8月,下令各级电视台黄金时间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2008年2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不得播出的境外动画片,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的时段,也由原来的17时至20时延长至17时至21时。
对娱乐节目的限制更是引发了连锁反应。当年引领全民狂欢的娱乐节目乐极生悲,广电总局一纸禁令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婚恋、涉案等7类节目被限;卫视晚黄金档每周娱乐节目不超两档;全国省级卫视一年选秀类节目不超10档,类型不得重复;省级卫视须设一档道德节目,倡和谐主旋律,但央视不在此次管辖之列。
有外媒分析认为,一档相亲节目居然引发数年来对电视业最严厉的压制,这暴露了管理者对控制舆论核心的不断加剧的不安,他们试***将电视内容打回“原形”,既成为强大的***治宣传武器,毕竟电视媒体拥有3000多个频道,12亿观众。矛盾由此而生。而这其中还有对央视的偏袒,因为其年度收入的一部分将上缴广电。
与外媒上纲上线的分析相比,中国的网民们更愿意以一种娱乐精神来对抗家长制下的禁令。
2012年8月,广电总局新对电视剧创作提出六不禁令:***历史题材要敌我分明;不能无限制放大家庭矛盾;古装历史剧不能捏造戏说;商战剧需要注意价值导向;翻拍克隆境外剧不能播出;不提倡网络小说改编,网游不能改拍。
禁令消息一出立马得到网友的热烈拥护,微博网友徐卡称,我揭发《喜羊羊与灰太狼》违反禁令。灰太狼迄今没有消灭羊村,明显敌我不分。红太狼集集都用平底锅,无限制放大了家庭矛盾……
不同的杀手锏
事实上,电视节目娱乐化、低俗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因为这类节目成本低廉,但收视率很高,广告收入颇丰,这对于自食其力的电视台来讲至关重要。
因此,与低俗化开战,掌控话语权,并非中国独有。只不过,区别与中国监管部门守门员似的、被网友称为“机动灵活”的而又模糊的管理方式,许多相对发达国家的管理有法可依,责权清晰。
一直在对中国娱乐节目说“风凉话”的媒体人崔永元,摇旗呐喊的分级管理在美国被用作对低俗节目监管的主要措施。为了制止广播电视的低俗风气,美国众议院在2006年2月通过了《反低俗法案》,清楚界定了内容、下流内容等。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低俗节目的监管主要措施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限制播放时间段;二是给节目分级;三是通过技术手段屏蔽某些不适合的节目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这项法律在效力等级不如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规定,所以FCC尽管被赋予了处罚权,但却不能轻易取缔节目,这是为何FCC经常被的原因。
在欧洲,法国出于文化多元化保护的考虑,采取国际节目的配额制;德国的立法层次较多,各州均制定有自己的《广播电视法》,为了统一行动,各州***府之间还签署了关于广播的国家协议。两国俱强调依法监管,而不妨碍自由竞争。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中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哪里不平哪儿有我”的家长制终将把我们带向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