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近年来在我省,呈逐年扩大加重发生的趋势,该虫害的发生对水稻生产危害极大,因其蛀茎危害,被害株基本绝产。从影响二化螟的发生因素看,今年发生危害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二化螟发生危害,必须了解掌握其相关知识,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一、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黄褐或淡黄色、褐点很少,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
卵:卵块由数10至200粒排成鱼鳞状,***白色至黄白色或灰黄褐色。
幼虫:共6-7龄。末龄幼虫头部淡红褐色或淡褐色,胴部淡褐色,前胸背板豆黄色,自中胸至第9腹节有暗褐色纵线5条。
二、发生规律及习性
1、二化螟的生活习性
二化螟越冬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时间很不整齐,常持续两个月左右,二化螟成虫白天潜伏于稻丛基部及杂草中,夜间活动,趋光性强。黑光灯(波长3000-4000埃)灯下诱得的虫数雌蛾比雄蛾多,而雌蛾多是未产过卵或未产完卵的。成虫羽化后当晚或次晚产卵。雌蛾喜在叶色浓绿及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故晚熟水稻的受害程度重于常规品种。每雌蛾产2-3个卵块,每1卵块有卵40-80粒左右,每雌能产卵100-200多粒。
成虫产卵多产于叶片的下半部,产卵叶位和在叶上的位置因世代和水稻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变化,水稻生育程度愈高,产卵叶位相应升高,如分蘖期产于1-3叶,圆杆以后产于2-5叶;插秧晚的,六月份还插秧的地块,苗期叶正面卵分布多,以后叶背面卵分布渐多。二化螟幼虫多为6龄。越冬代老熟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
2、二化螟发生与危害规律
在我省,二化螟一年发生一代。化蛹盛期在6月上、中旬,蛹期平均10.9天。成虫羽化盛期在6月中、下旬,成虫寿命平均为2-7天。产卵盛期在6月下旬,卵期约为5-7天。幼虫孵化盛期(卵块由淡黄色变为紫黑色,初孵幼虫为淡褐色)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田间测报调查一直可持续到7月中旬。幼虫取食稻株叶鞘和茎杆,一直发生到9月中、下旬,开始在水稻的茎杆和根茬中越冬。东北稻区的二化螟以幼虫越冬,且多为高龄幼虫,很少发现1、2龄幼虫。由于温度的缘故,水稻栽培时间有差异,二化螟的发育也有差别,导致发育进度的参差不齐。平均越冬高度接近20 cm左右,多数幼虫在稻草内越冬,头部朝上。这种情形在日本也较普遍。
二化螟幼虫有群集为害和转株为害习性。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都可以产生危害,形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以枯心、白穗最重。幼虫孵化后,钻入植株下部靠近水面的叶鞘内群集为害,此时的幼虫体长3-6mm,一个叶鞘内常有幼虫5-35头,致使稻株基部第2、3叶鞘干枯;幼虫发育到2-3龄时,开始在叶鞘基部钻蛀水稻,进入稻杆中。二化螟成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昼伏夜出。成虫对黑光灯趋性较强,对高压汞灯也有一定的趋性。
二化螟危害对水稻品种有明显的选择性,不同水稻品种被害株率和枯心白穗丛率有明显差异。长势繁茂,茎秆粗壮的中晚熟水稻品种受害严重。田间调查发现,二化螟卵孵化高峰3-5天后,田间出现枯鞘高峰,5-10天出现枯心高峰。
三、防治技术
1、农艺措施。秋后、早春将水稻根茬、茎杆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发现枯鞘、枯心、枯穗的被害株时,应及时拔除,不但可减少虫量,而且可以防止幼虫转株为害。7月上、中(下)旬发现枯心苗,8月上、中旬发现白穗时,及时拔出虫伤株烧毁或深埋,可避免转株危害。
2、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要采取“挑治为主,普治为辅,巧治低龄”的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为①、每亩有卵块120-150块(田间损失率1%),卵孵化高峰为防治适期。②、每亩枯鞘率2%(以100穴为1个调查单位,计算平均枯鞘率)。③、二化螟发生重的地块,以3龄幼虫始盛期每亩虫量2500头为防治指标。
3、利用黑光灯(波长3650-4000埃)诱集二化螟成虫,可诱集到大量的二化螟雌蛾。
4、注意二化螟自然天敌种群的保护和利用。二化螟的天敌资源丰富,仅具有利用价值的就达10多种,以二化螟绒茧蜂和稻螟小腹茧蜂为二化螟幼虫期的两种主要寄生蜂。在施药防治时尽可能地避免施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
5、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为出现卵孵化高峰后3-5天防治为好。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4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或用5%锐劲特悬浮剂20毫升加90%晶体敌百虫90克对水30公斤喷雾;也可以亩用18%杀虫双撒滴剂500毫升撒施。或使用3.6%大地丰牌杀虫双大粒剂,每亩用1公斤,站在池埂上抛施,使用非常方便。整个水稻生育期用药3-5次(间隔7-10天)。上一年发生严重地块应提前预防。也可以用15%阿维·唑磷微***剂和15%阿维菌素·毒死蜱水***剂有效用量270g/hm2,或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散粒剂120g/hm2和150g/hm2,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或10%氯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600mL/hm2等。
(作者单位:150080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