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
碘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机体缺碘会引起被统称为碘缺乏病(Iodin Deficiency Disotders,简称IDD)的一系列病理障碍:胎儿期碘缺乏会引起死产率、流产率、先天畸形发生率升高,出生后还会发生地方性克汀病,常见的特征是智力低下、聋哑和痉挛性瘫痪,又称为神经性克汀病;新生儿碘缺乏除可引起死亡率增高外,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危害新生儿早期的脑发育;婴幼儿及儿童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和智力低下(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00多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的);青少年及成人缺碘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体能下降和学习、生活、工作适应能力差。
碘缺乏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碘缺乏病还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世界各国(除冰岛外)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而自然环境缺碘是造成碘缺乏病的主要原因。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防治前,我国有甲肿病人约3500万,典型的克汀病人至少有25万。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有病县区1807个、地甲肿病人799万和克汀病人19万。
我国***府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历来十分重视。1990年,联合国召开了“世界儿童问题71国***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在2000年全世界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中国***府即在该文件上签字承诺;在1991年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会议上,我国代表又郑重宣告中国将在10年内减少碘缺乏病的流行。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国***府于1993年9月在北京成功地召开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讨论通过了《行动计划纲要》。此后,卫生部就酝酿设立一个固定的专门的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以便于定期地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后来,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局(中国轻工总会、国家工商行***管理局、贸易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协调,确定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5日为防治碘缺乏病日。后来,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5日)被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2年起改为5月15日。截至目前,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已进行了17年,其历年活动主题如下:
1994年:碘盐与健康;
1995年:1995年基本实现全民食盐加碘;
1996年:全民食用合格的碘盐;
1997年:食用合格碘盐,严禁销售非碘盐;
1998年:健康的母亲不能缺碘,缺碘的家庭不会健康;
1999年:坚持科学补碘,提高人口素质;
2000年:坚持食用碘盐,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2001年:加强碘盐监督管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2002年:科学补碘,健康成长;
2003年:食用碘盐,保护儿童智力发育;
2004年:科学补碘,预防出生缺陷与智力残疾;
2005年:控制碘缺乏,保护母婴健康;
2006年:普及碘盐十年,人口素质提高;
2007年:坚持食用碘盐,预防出生缺陷;
2008年:坚持食用碘盐,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