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日本武士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有其神秘特性,本文从武士道精神特点和起源出发,解读武士道精神的实质和特性。
[关键词] 武士道;忠诚;禅宗;忠义勇武
【中***分类号】 B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219-1
琵琶法师的刀术,砍掉了上百棵白桦树,平生未遇敌手,这是日本武士的最初形象,并不是因为琵琶法师对手太少,当时武士已经开始逐步形成阶层,标志着日本开始了武家***治时代。从起源论,武士开始于藤原专权时代下的日本,武士形成的原因在于,天皇中央集权制的被削弱和庄园制的发展。征兵制度的松弛,庄园贵族的实力增大,庄园大名开始建立私人武装,分离出一部分农民开始训练,寺院也开始建立了僧兵制度。武士势力的不断加强,开始形成武士集团,首领为物领,下属为庶子,有很强的依附,以主从关系为根本,愿为主人献身,逐渐形成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观念。
武士道名词最早出现在德川幕府初年,武士道初期与西方骑士观念相似,给予武士至高的生存理念,从护卫庄园的观念中升华自己。真正的武士道思想,崇尚各种各样的美德,以忠于天职,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为观点,是武士道忠诚的表现。用武士道精神的观点来看,若是被敌人围住,依然战斗的武士,并不是自我牺牲,是忠诚的体现。
武士道精神的精髓就是“忠义勇武”,要想得到“忠义勇武”光读书是不行的,还要依靠家庭和战场上的经验。武士道精神首先要有的是尚武,武士生存的世界是战斗的世界,只有武艺高强的人才能生存,武士的身份是世袭传承,也就是说武士是出生即是武士,武力才能得到一切,武士手中的刀就是武士生存的必需品,个人生存,家境的贫富都是来源于此。武士道的发展,产生很多学科,例如射击,柔道等等,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武士从小训练便很残酷,看过《叶隐闻书》的人,都知道在山本常朝的描述中,武士所要经历的人生是何等残酷。从小磨砺人性,用一生来奉献是武士道的精神体现。
佛教从印度传来,镰仓时期已有很大发展,对于武士道思想影响最多的就是禅宗,当坐禅逐步发展为“兴禅护国”时,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武士阶层。禅宗之所以可以影响到武士阶层,禅宗的修炼方式以主观修行为主,去除内心的杂念,领悟内心,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修心,以禅宗冥思为主。禅宗的坐禅方式,让武士集中精神,修炼强大的意志。
佛教的教义认为有生皆苦,一切世间法,皆是为解脱而来,只有彼岸乐土才是人生死后应去之地。武士的世界是战斗的世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武士们思考生死问题时,依靠自心的修炼方式自然会盛行,武士好禅,武士修行禅学来修炼意志,修炼心境,在杀戮面前的淡定,在宿命面前的服从。意志的修炼是至高无上的。
儒学对于武士道精神也是有影响的,武士道精神中的“忠诚”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儒家思想的忠诚日本化以后,被日本***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例如圣德太子的《十七条宪法》里有“君言臣承,上行下摩”,天皇被确定为与天同齐的唯一首领。日本武士道祖先山鹿素行建立武士道理论思想体系时,大量吸收儒家思想,提倡“忠节”等,“得主尽忠”是武士的本分,山鹿素行在思想体系里对武士灌输着“忠于主君”“不顾身家”的思想。武士道的忠诚,来源于儒家学说的三纲五常,忠诚的教条,首先来源于儒家纲常思想,但是如中国儒家思想中,“忠诚”和“孝敬”,中国是以“孝”为第一位,而在日本武士道思想中,孝是不可以在第一位的,武士首先是忠诚,《御成败式目》中规定“仆忠主”为第一位,对君主的忠诚,《御成败式目》以规定法令的形式,确定了忠诚是第一位。
武士道精神的“仁”思想亦是来源于儒家思想,“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孔子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等都表现了仁作为孔学儒学的重要性,而武士道精神里的“武士之情”也是儒家思想的日本化,在日本武士道精神里,“仁”的思想,并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概念,而是正义的表现。
“勇”的思想也是武士道精神对于儒家思想的日本化。“见义不为,无勇也”武士的勇不是见人必杀,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一种沉着的生存状态。“礼”的思想,孔子育人,教人有礼有节,武士道思想里,发展为一种禁欲状态,喜怒不形于色,即便痛苦,依然表现出有礼节的微笑。“勇”在中国人个人修养里面,是被忽视的,而日本武士道精神里“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德,日本儒学把“勇”的地位的提高道德层面,武士阶层奉为至高无上的理念,加以推崇,奉行。
武士道精神作为当时社会阶层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阶层,更是一种社会道德标准,甚至影响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性格。武士的生死观更是值得探讨的,《叶隐闻书》中“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生死”日本武士死的方式就是很体面的自杀。武士道的伦理道德中,名誉对于武士来说是至高不可侵犯的,用死来表现“勇”的态度,如若丢掉了名誉,武士就会失去一个做武士的资格。
武士道,顾名思义,就是指武士生存的职业操守,指的是职业生活所遵守的“道”从原来简单的主从关系,后来吸收了禅宗和儒家思想,形成了崇礼弃欲,重阶级等一套礼仪规则,最早出现有关武士“道”的文字规定,是德川家族的《武家诸法度》。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其糟粕的一面,例如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便是武士道思想的变异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武士道精神的精华和优点,为中日友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纪廷许.现代日本社会与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胡青心.日本风情丛书:日本社会纵[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3]伊恩・布鲁玛.镜像下的日本人[M].北京:博雅书屋,2008.
作者简介:朴锋俊(1984-),男,朝鲜族,吉林珲春人,延边大学***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