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兰克是19世纪西方史学界的一代宗师,以他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史学是那个时代史学思想的主流,该流派所倡导的“如实直书”、史料运用原则及史料批判方法对当时及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客观主义史学遭受争议,但其有价值的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客观主义史学;兰克;如实直书
中***分类号:K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81-02
客观主义史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史学家尼布尔,兰克是其集大成者。该史学流派倡导的史学认识论和方***曾称雄史学界近一个世纪,其“如实直书”的宗旨、史料运用的原则、史料考证方法等对当时及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提供了史学研究的范式。它从产生到现在,备受史家关注,史学界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兰克本人的史学思想、“兰克学派”的史学观点、客观主义史学的贡献与不合理之处等。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简要评析客观主义史学的成绩与偏颇,便于我们在运用其认识论与方***时能扬长避短,将其中科学的方面传承与发扬。
一、兰克与客观主义史学
历史客观主义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其开创者是尼布尔,兰克将其系统化并广为传播,使之成为1830-1930年代史学思想的主流。因兰克是客观主义史学的集大成者,故该史学认识论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兰克学派”,流传至今。
尼布尔曾说:“如果不把我们发现的错误揭露出来……如果我们放下笔时,不能凭上帝和自己的良心对自己说,我们决不想欺骗自己或别人……那么,我们就是错误地违反宗教地使用了文章和作品。”①尼布尔求真的态度令人钦佩,不管他著史目的如何,他采用的方法影响了一代史学家。朱本源先生说“尼布尔第一次把精密的史料批判方法应用于近代史的研究”。②兰克将尼布尔看做自己的良师,但客观主义史学家认为兰克才是他们的精神祖师。
兰克在《拉丁和条顿民族史》中有句名言:“历史指定给本书的任务是: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未来。可是本书并不敢期望完成这样崇高的任务。它的目的只不过是说明事情是真实情况而已。”③若认为客观主义史学是由此而生的话,那我们只能说对兰克的误解造成了客观主义史学。实际上,尽管兰克与客观主义史学有密切关系,但不能将兰克史学当作客观主义史学的代名词,也不能把对客观主义史学起源的认识仅停留在兰克的史学成就。
兰克的著作中蕴藏着极丰富的史学思想,我们对他进行总体了解时,首先应该关注他的信仰与著史目的。兰克说自己的写作只是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这是一种谦虚之词,实际上它是一项真正艰巨伟大的任务。他撰写历史的直接原因是他发现真实的历史比虚构的小说更有趣。深层原因是他的宗教观,他认为历史上每一项行动证明上帝之存在,而最有力的证明是历史的关联性。可见,历史研究或阐明事情的真相成了体现兰克的的一种方式,“只有当兰克的信仰与实践结合为一体,他才可能持之以恒地从事历史研究这项伟大工作” ④。
兰克在史学研究方法上为史家提供了范式。他首次明确了史料运用的原则,指出最好的证据来自最接近事件的人,当事人的记录比历史学家的记载更有价值,并以此区分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在此基础上,他继续考察提供史料的人的性格,通过对其批判确定史料的价值。
兰克在利用文献的过程中发展出史料批判的方法——“内证”与“外证”相结合。“外证”法指通过史料的表现形式,如语法、体例等是否合乎史料生成年代的规范来确定史料的真伪,通过不同著作、不同版本的相互校勘使史料真伪毕现。“内证”法是通过对不同人所著内容相同的史料进行参照分析,结合对撰述人的身世、性格、心理等方面的考察,确定史料的可信度。
兰克对档案资料的重视改变了近代史研究的取材范围。他搜集资料时最重视的地方是档案馆,他认识到近现代档案才是历史研究的真正资料源泉,其每部著作都大量利用人们不太注意的档案文献。
与同时代史学家的著作相比较,兰克的史书呈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正如克罗齐所说“他坚守这一目标(说明事实的真实情况),从而获得了别人所得不到的声誉,甚至达到了替反宗教改革时期的教皇们编写历史的程度,虽则他是一个路德派。这本历史(《教皇史》)在一切信仰公教的国家都受到欢迎。他的最大成就是以不得罪法国人的方式去写法国史” ⑤。虽然这是克罗齐批评兰克拒斥历史哲学时的话,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兰克的著作给人的印象。作为德国人,他身处仇恨法国的时出法国人欢迎的《法国史》,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成就。
兰克的史学实践也不完全像克罗齐说的拒斥历史哲学,史料考证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历史哲学。在他看来,凡是人的行为、人性的各种表现,只能依靠理解才能把握,所以,历史是可知的,但又不能全知,这就是他的历史哲学。他复杂的史学思想被人们局部地理解时,其史学批判方法便构成了客观主义史学的基本内核。声称“史料即史学”的傅斯年就有“中国的兰克”之称,这充分说明“如实直书”在中国史学界的影响力。
二、客观主义史学的来源
19世纪的学术背景为客观主义史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历史研究的职业化趋势要求史家们更严格的批判史料,以获得精确的历史叙述。
过去,史学与文学难以区分,现在,近代史家若要拥有自己独特的职业,就要在著作中抛弃文学叙述中的虚构性。兰克提出历史要说明真实情况时,史家们群起响应。19世纪西方人评价历史著作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优于文采。这也是史学区别于文学并成为专门学科的前提。
在人们普遍要求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兰克的才能得到发挥,他的研讨班成为客观主义史学方法传播的阵地。就“客观主义史学”这个称谓而言,是兰克的史学考证方法和思想传播到德国以外被误解的产物。我们知道19世纪自然科学的“科学”概念本身代表着物质的“客观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此概念被广泛采纳,“客观主义史学”就是在此情形下产生的。
1884年美国一史家称兰克为“科学的历史学之父”;1886年,《英国历史评论》在创刊词中声明:“历史的任务是发现和陈述事实。为避免***派之嫌,本刊拒绝接受与当代论争有关的问题的来稿。”⑥这也是客观主义史学的宗旨,其中兰克丰富的史学思想不见了,余下的只是他采用的考证方法或与此相关的只言片语。
三、客观主义史学的成就与偏颇
客观主义史学作为19世纪西方社会的时代产物,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科学理性。其考证方法为近代史料考证提供了效法的榜样,极大地促进了史学研究。兰克对史学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其史学研究中的超然态度,这不是说他要获得“客观、公正”的史学,而是说他为此目的的献身精神。“兰克模式在西方学术史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使历史成为一门经验的科学,史料批判就是一种系统化的科学的方法,他是历史成为一门科学而存在,这就使得历史与以使用理性的方法为特征的传统哲学成为不相容的”⑦。
客观主义史学的偏颇之处:其一,客观主义史学家们主张在历史研究中“排除自我”,排除一切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样就能客观地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事实上,这是绝对办不到的,没有一位史学家在进行历史研究时能完全舍弃自己的道德情感、阶级立场等主观因素,甚至编纂一本史料都一定会表现出编纂者在选材时的主观意***,历史研究者能够而且应该做到的是如何排除自己主体意识中阻碍他客观认识历史真相的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自觉地运用有助于他客观地认识历史真相的理论。其二,客观主义史学家认为历史研究的目的仅是“如实直书”,而不需要去追求兰克所说的那个崇高任务,即“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未来”。实际上,没有一位史家真正完整的阐明任何一个历史事件,也没有一位史家不在教导现在。
客观主义史学给我们留下了史学批判方法及史家追求真理的信念。史学在哪种程度上具有客观性?怎样使史学不成为权力的附庸?这是客观主义史学留给我们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注释:
①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10.
②⑦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8;446.
③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77-178.
④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2.
⑤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
⑥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