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麦味最香的Roti烤麦饼来头丨Roti在古印度语中,是面包的意思。它是印度最常见的薄饼,亦流行于南亚如巴基斯坦、尼泊尔一带。Roti必须使用全麦面粉制作,再加入适量的开水及植物油制成面团,搓成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薄饼,并以印度人叫作Tava的平底锅煎熟,其间不用经过发酵过程。做法简单,不少印度妈妈都懂得在家中制作。
口味丨圆形的薄饼没有加入香料,吃的是天然的麦香。薄身(不足五毫米厚),质地粗、有嚼劲,较为干干的,适合蘸咖喱来吃。
02
千层酥油的PudinaParatha薄荷千层麦饼
来头丨在印度话里,Pudina即是薄荷,Paratha即是千层薄饼,再印度餐厅里如果想点千层薄饼的话,就要记着Paratha这个词。多数以全麦面粉制作,再加大量酥油或食用油来将面团重复折叠而做成千层效果,并以Tava煎熟。Paratha起源于北印,一分千层饼,配一杯印度茶,就是当地最流行的早餐。
口味丨味道像油酥饼,做得好却是油而不腻。加入薄荷叶,可以减轻腻滞感。本身味道浓烈,卷着酸酸的腌酸瓜及***酪吃最好不过。
03
炭香软熟的Naan烤面包来头丨印度Naan bread,我们常常听到港剧里称呼它“印度包”。呈三角形或水滴形,主要材料为白面粉、酵母、鸡蛋、牛奶、***酪,面团必须经过发酵四至五小时后,再放入大型的炭炉中,以炭火烤熟。制作耗时,加上一般家庭不能容纳巨大的炭炉,所以即便是在印度,也只有在大餐厅才吃到。
口味丨有独一无二的炭香,由于经过发酵,包身较软熟、有弹性,加上制作中加入牛奶或***酪,外表洁白软滑。吸湿力强,印度人会用来蘸一些质地较稀的咖喱来吃。
在印度餐厅点菜,不论是高级的Bombay Dreams,抑或重庆大厦的咖喱王,最难选择的,并非千变万化的咖喱口味,而是那些即使写上中英对照,也不会看得明白的印度薄饼!麦饼、薄饼、千层麦饼、烤饼、烤包、烤薄片,究竟口感、味道有什么分别?本期我们推介六款最常见的,各有特色,下次吃印度菜,不再伤脑筋了。
04
街头小食范的Rumali Roti烤薄片包
来头丨Rumali即是印度语中手帕的意思,因其外形薄薄的,质地柔软,像手巾一样。在印度餐厅里,常看到师傅做薄饼时又抛又转,像玩杂技般,其实是在制作Rumali面团,Rumali会放在倒转了的印式铁锅(Kadhai)上烤熟。在印北街头,常见有木头车摆卖。
口味丨以铁锅烤熟,表面带点焦香,入口口感软熟,面粉味重。可以用来蘸各式咖喱,也可以用来卷着烤肉、番茄、***酪来吃。
05
有土豆馅的Aloo Kulcha土豆烤包
来头丨Naan是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民族的主食,通常搭配咖喱等热食。若用中文翻译,类似于“馕”,而Kulcha跟Naan一样,是发酵了的印式面包,不过尺寸较小,直径约有17-20厘米,可以用白面粉或麦粉制作,Kulcha的发源地是印度西北部Punjab。分没有馅及有馅两种,最流行的馅料是酿入土豆的Aloo Kulcha(土豆馅饼),酿入芝士的叫作PaneerKulcha。
口味丨口感及味道跟Naan相似,印度人喜欢用它来配鸡心豆做的咖喱。
06
供奉神明的puri酥炸麦包
来头丨麻球在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一带是贺年食品,原来印度人也吃麻球应节!他们叫麻球做Puri,以全麦面粉制成面团后,放入酥油或素菜油中炸,其间用锅铲轻轻拍打面团,面团会越胀越大,变成圆圆的,色泽金黄,印度人会连同素食一同供奉神明,也会当早餐或零食。
口味丨可净吃或伴咖喱吃。不过跟其他印度薄饼不同,印度人习惯只用薯仔制作的素咖喱来搭配Poori。新鲜即吃的Poori带微脆,外皮薄薄的,有嚼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