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当我第一次走进学堂,正赶上全国实行简化字,推广普通话。父亲学前教我的四百多个繁体字,都将被淘汰。对学讲普通话,我更觉得费劲,毕竟乡音难改。我生活的小城周围,无论大人小孩,全都说着一样的本地方言,就连教我的老师也是一口方言。老师说,最起码在课堂上朗读课文必须要用普通话,这样才能发音准确吐字规范。果然,用普通话念出的课文生动好听,而且从刚开始僵硬拗口到后来逐渐自然顺口。由于 我课上课下认真学习用心训练,普通话水平进步很大,在一次学校举办的展览会上还担任了讲解员,受到学校表扬和同学们的夸奖。从那时起,我便对普通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升入中学以后,我又被推荐为班里的读报员,这无疑给了我一个熟悉和展示普通话的有利平台。不料,课椅还未坐热,“”大串联就开始了。我们每到一地,首先遇到的就是语言交流障碍,连问路这样的小事也很难。一次,有个同学向路人打听:“‘叟叟’(叔叔),问‘年’(您)一下去某某地‘咋格儿’(怎么)走?”那人愣是弄不明白啥意思,后来还是我用普通话翻译问题才得到解决。正像一个相声段子里所讲的山东方言“你给了油钱,没给‘油’(肉)钱”一样诙谐。方言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也充分证明推广普通话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
我还经常帮助别人纠正语言错误,比如有些人把国库券叫做国库“卷”,把黄颜色叫成“杭”颜色,把女儿的孩子外孙子习惯称作“外甥子”等。现在有些地方文艺作品,极尽挖掘过去祖辈人衍生的方言土话,以此来突出地域特色。有一出地方戏生硬地把过去本地老年人常说的“曲灯子”(火柴)一词安插在对白里,令观众一头雾水不明其意。这样的艺术风格我认为是失败的,公众媒体不应提倡使用方言土语。
学好用好普通话,才更便于工作和生活。有一年,单位让我参加一个全国系统内的通讯员培训班,议程里有一项经验交流发言。我精心准备了讲稿。为使各地的学员都能听懂我的发言,我用普通话进行演讲,不时穿插一些幽默的个例讲述,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我的儿女上学以后,在校讲普通话,可一回到家里就还原成本地话。为此,我经常鼓励他们无论在校内校外都应坚持讲普通话,这样才有利于学习,为将来融入社会打好基础。一旦他们用方言同我说话,我就采取故意不搭理的态度,强迫他们学用普通话。为起表率作用,我还和妻子运用“集普话”(内蒙古集宁普通话简称)做为日常用话。全家人经常一块探讨词句的发声,哪些字该卷舌,哪些词该儿化,查字典读拼音,形成家庭学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现在,女儿定居在北京,在一所剑桥英语学校当老师。学校实行严格的聘用制,不仅领导经常观摩教师的教学,也让学生家长现场旁听作出评价。女儿的考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说,这多亏老爸当年督促我们认真学好普通话。如今,我的外孙子已三岁多了,京味儿十足,每次从北京回来,我们爷孙俩就互讲故事。外孙给我讲时,他讲一句我学一句,那种向孙儿学习的天伦乐趣,还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