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已确认,秦时北地郡治义渠城,就在今庆阳市宁县焦村乡西沟村,西汉时北地郡治北移至今庆城县的马岭镇。独东汉时北地郡治位于北地何处,目前尚存争议。笔者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结合历代史志资料,同时对前人研究成果作了梳理之后认为,东汉时的北地郡治富平城,即是今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境内的彭原古城。
[关键词]北地郡;富平城;彭原古城
[中***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26-02
东汉时北地郡治位于何处,《后汉书•郡国志》载:“北地郡,秦置。六城:富平、泥阳、戈居、廉、参(口厌)、灵州。”富平列六城之首,当为北地郡治无疑。但郡治所在的富平县又在北地何处,《后汉书》未详。《中国历史地***集》因袭西汉将其标在灵武西南、青铜峡东南,也就是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黄河东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宁夏百科全书》亦持此说。但是东汉时的富平县地望是否与西汉时相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弄清富平县的历史沿革。据史书记载,富平县始置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城址在今宁夏银川平原黄河以东现在的吴忠与灵武之间。范围大约是现在的宁夏平原,属北地郡所辖。同时,秦始皇还在今宁夏平原西南青铜峡峡口设神泉障,在东北陶乐县境设浑怀障。障是作为***防用途的置于塞(长城)上的小城。西汉时的富平县是否与秦时相同,《汉书•地理志》记载:“富平,北部都尉治神泉障。浑怀都尉治塞外浑怀障。”北部都尉既以“北部”命名,当在北地郡北境,则西汉时该都尉所在的富平县也应在北地郡的北部。由上可看出,西汉时的富平县所指确与秦时相同。但东汉的富平与秦、西汉时又是否相同,笔者通过考察后认为,东汉时的北地郡治富平县已非西汉时故地,而是已经南迁至今庆阳市西峰区一带了。
《元和郡县志》卷3记载:“彭原县,南至州(指宁州)一百里。本汉彭阳县地,在今县里西南六十里临泾县界彭阳故城是也。暨于后汉,又为富平县之地。后魏破赫连定之后,于此复置富平县,废帝改为彭阳县,属西北地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宁州,八十年改为彭原县,因彭池为名。”上文提到的彭阳故城据考证为西汉彭阳县治所在,在今镇原县彭阳乡,遗址尚存。由上可知,隋唐时的彭原县与东汉时的富平县、西汉时的彭阳县至少大部分或有一部分应是相同的,并指出其当在今宁县之北。又“宁州条”云:“秦昭王杀义渠戎王,并其地,始皇分三十六郡,此为北地郡,即义渠旧地也。汉氏因之,后汉移北地郡居富平故城是也。”由此可知,东汉时的北地郡治富平城必在唐时的宁州(今宁县、西峰一带)境内无疑。《太平寰宇记》卷33记载:“富平故城在县(指乐蟠县,即今合水县西华池)西八十里宁州彭原县界。”《元丰九域志》卷3记载:“彭原,州(指庆州)西南八十里。六乡:董志、萧、赤城、宁羌四镇。有彭原池、睦阳川。”由上知其在今合水县西、庆城县之南。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六乡中的董志、赤城,今地名仍存。1979年新修的《庆阳府志》亦云:“富平故城,在府城西南。汉(指东汉)为北地郡治。”凡此种种,不仅明确指出东汉的富平已非西汉旧地,大致指出了其迁移后的位置所在,而且记载了东汉时的富平县是如何转变为后代的彭原县的。据上所述方位里程折合推算可知,东汉的富平县南距今宁县约58公里,东距今合水县约58公里,北距今庆城县约47公里,①当在今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境内。
东汉时西北地区羌人起义连续不断,给东汉***府造成很大威胁,北地等边郡也曾被迫几次内徙。据史书记载,东汉初,北地郡属陇右隗嚣势力范围,羌胡盘踞,士民内徙。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北地等边郡“郡民归于本土”。②安帝永初五年(111),“羌既转盛,而缘边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三月,诏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今陕西泾阳县),上郡治衙”。③顺帝永建四年(129),“诏复安定、北地、上郡还旧土”。④永和六年(141),“以羌寇充斥,凉部震恐,复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⑤可以看出,东汉王朝自光武时即力取省减保守***策。西汉时北地郡统十九县,而到东汉时就仅辖六县了,这固然是由于西汉时武帝分北地郡置安定郡之因,但也与东汉时北地边事不断、辖境缩小有关系。东汉时塞北原西汉灵州、富平之地,长期被先零羌所据。位于今宁夏吴忠附近的丁奚城曾长期是羌人的重要据点。东汉***府又怎么可能会将北地郡治设在这样一个离羌胡很近的地方呢?而《通鉴》中胡注东汉北地郡时常以唐代宁州(今陇东庆阳宁县、西峰一带)指称,倒是似可看作后汉北地郡所辖之地。
恰巧在今庆阳市西峰区北约5公里的彭原乡彭原村有一古城遗址,笔者曾先后两次到此地查看。古城址位于一半岛状塬面上,西接大塬,南、北两侧有深沟。古城系夯土版筑,基宽约6米,残高1~6米不等。今西城墙的全部、南城墙的多一半已不存,仅存东北一角、西南一隅。登上东北一角,上面已是杂草丛生。此段约100米已塌于沟底,俯视见斜沟内散落大量松软细土,明显与周围不同,这当是水土流失致古城东北段塌陷遗留。笔者沿古城走了一圈,发现城内、城周散落诸多灰陶片、粗绳纹瓦片、碎砖块之类,卷唇、斜沿和敛口灰陶盆、罐也很多,宋代豆绿色瓷片也有发现。此外还发现城墙内有修补过的痕迹,说明此城经后代修补过。据笔者踏测,古城南北长约400~500米,东西宽约600米,周长约2600米,大体呈长方形。城址规模是判断城址等地的重要依据,据李并成先生多年来对甘肃河西地区古城址的研究,汉代河西郡城一般周长为县城(一般1000~2000米)的两倍以上,面积为县城的四倍以上。⑥笔者认为陇东地区亦然。那么,从规模上来看,彭原古城系汉代等级较高的郡治驻所应是确定的。然而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就是当初为何要选在这里筑城。按常理分析,城址实在没有必要建在这样一个三面临沟的地方。这一疑问后来在当地的喻明福老人那里找到了答案。据老人介绍,他自1969年以来就一直住在这里,当时古城南、北城墙保存的还较完整,东、西尚有两门,可惜毁于“破四旧”之时。古城依地形走势而建,头朝东,尾向西,很像一只凤凰。庆阳古兴周之地,当时不率族人奔戎狄之间时就选中了地形似凤凰的今天的庆城作为据点。庆阳当地人都对周先祖怀有无限崇敬之情。在同样注重风水、地望的东汉,选中这样一个地方作为郡治就不难理解了。
据当地群众讲。上世纪70年代平田整地时,曾在古城周围发现过不少灰坑、瓦当,似是陪葬物品,特别是位于古城北部、与古城隔沟相望的今庙头嘴一带更多。另据当地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1975年曾在古城北面的西沟畔发现一处小窖穴,出土了铜魁、铜甄、铜量、铜勺等汉代青铜器。其中的铜量,经专家鉴定为东汉***的标准量器。1998年机械化平田整地时曾在古城西北约1.5公里的鄢旗坳村发现三座南北并列的汉墓,墓圹均系横穴式砖砌,其中一座为夫妻合葬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各种陶制容器和陶制明器,修复后的器皿有罐、盆、碗、井、甄等,多为日常生活用具。此外,还出土有“西汉五铢”、“东汉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钱币及一件完整的灰陶镇墓瓶。而东汉时这种横穴式的砖砌墓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流行。从西汉中期开始,夫妇同墓合葬逐渐流行,从此以迄东汉,遂成为定制,绝少例外。同时,墓葬中专为随葬而作的陶制明器也开始显著增多。东汉时流行在墓中陪葬一种所谓“镇墓瓶”,其作用在于为死者求福、安慰并约束亡灵。彭原汉墓中出土的镇墓瓶有力证明此系东汉时期墓葬无疑。一般而言,郡县治所作为人口的聚散地,其周围必然分布有同时代的墓葬,一般情况下墓葬不会距城池太远。而彭原汉墓群距古城仅数里,反过来亦可证明彭原古城确系东汉时所筑。
从古城的地理位置来看,彭原也是比较适合设立郡县治所。彭原古城位于董志塬腹地,而董志塬北控河套,南屏关中,东西临马莲河和蒲河,这种地利按照中国传统的称谓叫作“表里山河”。这里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自秦汉时起,历代都十分重视对这一地区的经营。可以认为,东汉时受西北羌人起义威胁,北地郡治被迫南迁,最后选中了风水和地利俱佳的今彭原古城遗址处设立郡治。
通过以上考证并结合历代史籍记载及当地群众与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笔者认为,今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彭原古城,即是东汉的北地郡治富平城。
[注释]
①陈梦家:《亩制与里制》,《考古》,1966年第1期。
②③④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5年版,卷44、49、51、52。
⑥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卷1),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