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当代怀旧文化的研究概况, 指出了目前怀旧研究集中的方向和主要成果, 最后还就该类研究的理论地位与前景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怀旧情结;原因;特点
中***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23-01
一、怀旧情结的界定
由于“怀旧”这个关键词,处在口语化和学术上通用的一个状态,因此学者们研究之前,通常都负责任地给予了读者一个自己认为相对严谨的定义。怀旧一词的产生来源于医学,1688年,瑞士随***医生J·霍弗尔把“思乡”和“痛苦”两个词根连接起来,首次铸造和使用了“nostalgia”一词,专指一种为我们所熟悉的、痛苦而强烈的思乡病。所以对于怀旧情结规范化的认知,也引起学者的极大兴趣, 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类:简单的认为怀旧是怀念过去,经常表现出对昨日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渴望;宽泛地认为怀旧是一种模糊的情感,却“无意识”地抚慰了怀旧主体;一种焦虑感,一种前后矛盾的表现,表现在对过去的肯定和对现在的消极否定上面;一种退行心理,面对现实中的冲突,以过去或者家乡的美好来进行对抗的防御心理。
对于怀旧情结定义的界定尚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多数学者或是以自己怀旧定义的界定为基础,进行下一步的探讨;或者直接把口语化的怀旧含义信手拈来,再或者以时间顺序把怀旧研究出现的先后顺序做编排,少有归纳分类的意识。
二、对怀旧文化特点的分析
怀旧文化特性相对地少有关注,或者比较零散或者一语带过。关于怀旧现象相关文献更多地关注于描述性分析, 这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主要方法。也正是由于感性材料的充足和表现的多样化,两方面地原因造成了研究者愿意更多地在怀旧的表现上做足功夫,而缺乏对怀旧文化特点的总结。
首先,怀旧是一种复合的情绪。现今许多研究者将怀旧视为一种情绪体验。一些研究者将它看作是一种正性情绪(Batcho,1995)。但也有许多学者强调怀旧悲伤的一面, 将怀旧者所向往的过去定义为对已不存在的一个对象。总之这种情绪是一种“兴高采烈的、犹豫忧伤的、并且苦乐参半的情感”。
其次,怀旧文化有明显的时间限制。怀旧同时面向过去和现在的这一特性,引发怀旧者们时刻不自觉地对二者进行着比对。包括刘锋认为的“通过纵向的比较与鉴别而产生的怀念过去、留恋往昔的心理状态”、薛婧、黄希庭的“统一自我, 适应生活”等观念,都是在强调怀旧可以作为一种中间地带,连接起骤变易逝的现在和安稳可控的过去,开辟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
再次,怀旧情结的忠实程度和怀旧文化的持久性与记忆的深刻与否和情感认同程度等因素有关。经历越强烈,有关的记忆越强烈。胡铁强是这样认为的,红色经典所反映的正是近代中国追寻理想的历史进程。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焦虑及对未来理想世界的渴望。
最后,怀旧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特性。怀旧情感可以说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态度。它以一种留恋的姿态,冷静细致地挖掘过去传统文化的种种优秀成分。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可能性我们不能排除,这情况下的怀旧文化非但不带有保护的特质,反而带有了破坏的功能。那就是在殖民主义控制之下,特定时期的怀旧则带有一种反认“他乡”作故乡的错乱感。巫丹指出近年来对于“上海”这座历史厚重城市的描述越来越多,但大多数怀旧叙事时间集中在1930年代,怀旧内容通常选择了电影、绘画、音乐等这些去意识形态的文化消费景观,以优雅的日常生活审美遮蔽了***、殖民、血腥的暴力叙事,对1930年代诸多的记忆进行了一次审美过滤。
综上,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怀旧文化研究论文的归类和分析,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是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上述的问题以及有待改善和提高的方面,值得今后的研究所注意。
首先, 目前的怀旧文化研究多数是由心理学家、经济学者、文化研究者所组织进行的,前两种研究者根据一系列的怀旧文化事实以及测量量表,对怀旧情绪的正常值确定以及怀旧消费的利润最大化做出了贡献。所不足的是怀旧消费所基于的怀旧文化往往被认为少有实际的价值,被误认为不值得深究。
其次,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怀旧文化特性的研究, 尤其是对比如怀旧文化特性中的确认自我,在过去寻找正性力量的作用关注尚少。怀旧的积极作用不言自明,怀旧文化也可以用来引导社会中的积极的一面。
再次,少有研究从大众文化研究的研究角度来看,如果进行这个角度来看怀旧或许本身并不纯粹,极易演变成一种合法的、有力的发泄方式。作为一种优雅的表态和文明的抱怨方式,怀旧文化自然迎合了一些现代人的口味,通过优雅婉转地表达着他们的立场。
参考文献:
[1]郭守运.论“怀旧”情结与文学审美[J].嘉应学院学报,2003(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当代怀旧文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