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的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最强大的城市共和国之一,1293年,市内行会纷纷起义,贵族权力被排斥在***权之外。为了纪念这场平民斗争的胜利,市***当局决定兴建一座和“市民的财富与力量相称”的大教堂,在给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坎皮奥的委托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您将建立人类技艺所能想象的最宏伟、最壮丽的大厦,您要把它塑造得无愧于这颗结合了万众一心的公民精神而显得极其伟大的心灵。”因此佛罗伦萨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权后,作为共和***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
大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建于1296—1462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瑰宝,它与比萨大教堂一样,也是一个建筑群,由主教堂、洗礼堂和钟楼组成。钟楼13. 7米见方,84米高,是画家乔托设计的,所以又称“乔托钟楼”;洗礼堂是一个直径27. 5米的八边形,内部由穹顶覆盖,高约31米,顶子外表是平缓的8边形锥体,位于主教堂的对面。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主教堂。主教堂通常也被称为“圣玛丽亚百花大教堂”,它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技术成就和艺术特色,尤其是主教堂那饱满并富于力量美的穹顶造型,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的标志,体现出了文艺复兴这个崭新时代的首创精神和豪迈气度。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八角形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内径为43米,高30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腊式圆柱的尖顶塔亭,连亭总计高达107米。巨大的穹顶依托在交错复杂的构架上,下半部由石块构筑,上半部用砖砌成。为突出穹顶,设计者特意在穹顶之下修建了一个12米高的鼓座。为减少穹顶的侧推力,构架穹面分为内外两层,中间呈空心状。大教堂建筑的精致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了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其穹顶被公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开山之作,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这么说的理由首先是,一直以来,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形制,严加排斥。而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平面虽然还是采用拉丁十字形,但突破了教会的禁制,把歌坛设计成近似集中式的,教堂顶部采用穹顶设计。虽然当时天主教会的势力在佛罗伦萨很薄弱,但设计者和工匠们这种置教会的戒律于不顾的精神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很高的觉悟的。因此,它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精神专制的标志;其次,罗马式教堂的半圆式穹顶,通常是置于建筑中间,在外观上是半露半掩的,不是教堂重要的造型手段。但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借鉴罗马式教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连采光亭在内,总高107米,成为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这在当时是前无古人的。因此,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最后,无论在结构还是在施工上,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建造技术和施工难度都是屈指可数的,比如,结构上为了突出穹顶,砌了12米高的一段鼓座,要把这样大的穹顶放在鼓座上,这是前所未有的。虽然鼓座的墙厚有4. 9米,但还是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小穹顶的侧推力,缓减它的重量。它使用的办法是:一,穹顶轮廓采用双圆心矢型;二,用骨架券结构,穹面分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这两点显然借鉴了古罗马建筑及哥特式建筑的经验,但它又是全新的创造,因此它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普遍进步的标志。
小贴士
佛罗伦萨主教堂是设计者布鲁尼列斯基(1379—1446年)一生最大的骄傲。布鲁尼列斯基出身于行会工匠世家,精通机械、铸工,是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工艺家和学者,在透视学和数学等方面都有过建树,也设计过一些建筑物。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为了设计穹顶,在当时向古典文化学习的潮流中,他到罗马逗留了几年,废寝忘食,潜心钻研古代的拱券技术,测绘古代遗迹,连一个安置铁插榫的凹槽都不放过。回到佛罗伦萨后,他作了穹顶和脚手架的模型,制定了详细的结构和施工方案,还设计了几种垂直运输机械。他不仅考虑了穹顶的排除雨水、采光和设置小楼梯等问题,还考虑了风力、暴风雨和地震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终于,1420年,在佛罗伦萨***府当局召集的有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日耳曼建筑师参加的竞标中,布鲁尼列斯基获得了这项工程的设计权,同年动工兴建。他亲历了整个施工过程,1431年,完成了穹顶,接着建造顶上的采光亭,于接近完工时逝世。1470年采光亭完成。最终,布鲁尼列斯基的墓被恭敬地建在主教堂的地下室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