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习?这似乎是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学习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学习。但是要给学习下个科学的定义也并非易事,一般来说广义的学习包括人和动物的共同行为,狭义的学习是专指人的行为。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因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这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共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过去的一些研究者一直把学习定义为“行为的变化”,认为学习是从人和动物的行为变化表现出来的。其实,单从行为的变化上来认识学习是不够全面的。这是因为:
一、因学习而发生的变化不仅仅是行为,还有经验和未立刻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可能促使行为发生变化的认识
比如在阅读活动中,读者虽然在知识认识上已发生了变化,但行为不一定马上表现出来,而在以后的其他活动中,这些知识却可以发挥作用。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经验也发生了变化,行为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引起的,甚至可以说经验是行为的驱动力。因此经验的获得对人和动物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只是影响行为变化的一种原因,而影响行为变化的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诸如成熟、机体的创伤和病变、疲劳、服用药物、外力作用等等。这些原因引起的行为变化与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有本质区别的。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可以从学习前后行为表现的比较中显示出来,这种变化不是暂时的,它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如某种能力的增长,或者态度、兴趣、价值观念等倾向的改变,都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且这种变化可以控制。而生理发育原因引起的行为变化则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改变的速度比较慢。而外力作用、机体创伤等偶然因素造成的行为变化往往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都与学习无关。
广义的学习虽然泛指人和动物的共同行为过程,但人和动物的学习毕竟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动物的学习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人的学习是社会现象,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不能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它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工具,相互交流,主动地、有意识地以个体经验的形式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1.人的学习以语言为工具,有第二信号的参与,这是动物学习不可能具备的
动物的学习,必须是个体亲身经历的对具体的客观事物的直接经验,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人的学习,以语言为工具,可以传递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财富。人在学习中取得的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经验,远远超过了个体所取得的直接经验,因此无论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是动物的直接经验所无法相比的。另外,人的学习有以语言为主的第二信号系统做工具,把学习推到了高一级的层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人的学习以人的交往为媒介,具有社会活动的性质,这也是动物学习所无法具有的
人的学习以接受间接经验为主,并借助语言这一工具进行传授,因此多半不是单独进行的,往往都是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活动,在教和学活动的同时必然要进行人际的交往,要相互了解、相互切磋、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孔夫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对人类学习这一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另外,人类学习不仅伴随着人际交往,而且也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形成了专门进行学习活动的机构——学校,以及与之有关的一系列教育行***管理部门,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类学习的社会性因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是动物学习无法相比的。
3.人类的学习是主动的、自觉的,具有能动性的
动物的学习只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无意识的。动物的学***仅是为了生存,是被迫的、本能的、消极的,而人类的学习已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通过学习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身、改造自身、发展自身。因此人的学习是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这是人类学习的本质特征,也是与动物学习的根本区别。
人的学习由于具有主动性,因此不仅能继承宝贵的知识遗产,而且还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去预测未来、去发明创造。从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到电脑、航天飞机的制造,都是人类主动的、创造性学习的结果。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