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案例中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为睡觉前多次跑厕所,有时能跑到5次以上,并且自己难以控制。为此来访者非常苦恼,怀疑自己得了强迫症。在该案例的咨询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系统脱敏法和矛盾意向法的咨询技术,并且借鉴了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的咨询思路,最终使来访者解开心结,重塑心灵。
〔关键词〕系统脱敏疗法;矛盾意向法;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
案例简介
小玉(化名),中专学校三年级女生。这几个月以来,小玉总是在晚上睡觉前多次跑厕所,有时竟达5次之多,最少也得3次。如果不去,晚上很难入睡。最早产生这种情况是在几个月前,同宿舍有一名女生在晚上睡觉之前,总是要求小玉陪伴其上厕所,否则晚上难以入眠。在陪伴了3周以后,那名女生不再需要陪伴,而小玉则养成了睡前必须上厕所的习惯,而且至少3次。为此小玉感到很苦恼,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强迫症。在同宿舍好友的劝说下,走进了咨询室。
咨询过程
第一眼看到小玉,她的脸上闪着羞涩的红晕,但又透露出掩饰不住的焦虑和不安。凭直觉,我猜到这名女生一定有事,而且是难言之隐。
师:看你的脸上显得心事重重,老师能帮上什么忙吗?
生:老师,我现在非常害怕,她们都说我得了强迫症,催着让我来找你。
师:强迫症?能给老师说说你所知道的强迫症的表现吗?
生:咱们书上写着强迫症的一个表现是反复做一个动作,但自己又控制不了。我就是这样。
师:噢,看来你还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常识。那你反复做什么动作自己控制不了呢?
生:(羞涩的低下了头,不语。)
师:看来有点难以开口。(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静静地等待。)
生:老师,我现在睡觉前总是跑厕所,不跑厕所就睡不着觉。
师:跑的次数多吗?
生:多的时候能跑五六次呢。
师:噢。(我故意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以缓解她紧张的情绪。)那一般能跑几次呢?
生:一般是三四次。老师,其实我上第二次厕所时就上得很少了,但如果不上就睡不着觉。
师:这样多长时间了?
生:也就这几个月吧。
师:之前上一次厕所能安睡吗?
生:(略有所思)老师,其实我以前没这个毛病。我的一个舍友,晚上自己一个人去厕所害怕,让我陪着她,而她就是睡前必须要去厕所,后来她不用我陪伴了,但我却变成这样了。(说完低下了头,一副很无奈的样子。)
师:那时你陪了她多长时间呢?
生:两三周吧。
师:请你想想,这种情况以前有过吗?小时候怎样?
生:老师,我自小就比较胆小、怕黑,小时候在家时,尽管我们居住的房间离厕所很近,但上厕所时我总是害怕,快点跑去,快点跑回。我一直不敢看恐怖片,看了恐怖片后,晚上一去厕所,我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电影或电视中比较恐怖的场面。所以看恐怖片,我晚上基本就不去厕所。
师:现在上厕所还害怕吗?
生:现在也怕。尽管我们现在住的宿舍离厕所很近,但是晚上去厕所最好还是有人陪伴。我也知道没什么可怕的,但就是害怕。
在以往的案例中,怕黑都是与一定的不良体验和感受相联系。而这种经历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可能就是与童年的创伤经历有关,但有时这种经历会被遗忘,有时会因为年龄太小而找不出原因。我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让这名女生想象与黑暗有关的词语,这名女生隐隐约约说出了“三”这个数字和“怕”。按我的推测,应该说,她的这种与黑暗有关的不良体验是在未记事之前。
师:那我们假设一下,在晚上,周围都没有人,你自己去上厕所,会发生什么呢?
生:(愣了一下)应该什么也不会发生吧。
师:晚上睡觉前,你已经去了一趟厕所,而你感觉去第二次、第三次都是多余的时候,只去一次会怎样?
生:应该也没有事。其实我去厕所的次数多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怕中间起夜影响自己的睡眠。
在此我运用矛盾意向法(paradoxical intention),鼓励这名女生敢于面对自己恐惧的事情。矛盾意向法就是努力让来访者自己去做原先感到害怕的事情,从而达到缓解焦虑甚至消除焦虑的目的。这种方法是由维也纳精神病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创立。矛盾意向法的理论前提是:在许多情况下,焦虑情绪和失调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过分害怕某些令人恐怖的事物。这就是说,一个人老是担心某种可能使他感到焦虑的挫折处境发生,因而会变得万分恐怖,以至于不由自主地被引入这一境地。一个人对某种处境的恐惧,以及他对这些恐惧的害怕,使他陷入恶性循环。当他极力想摆脱他所恐惧的挫折处境,结果反被焦虑所压倒。矛盾意向法的使用,就是努力去做他最害怕发生挫折的那些事情,或盼望挫折的发生。当然,这是与真正的愿望相反的。我运用想象的方法,让小玉重温自己感到害怕的情境,在感受到结果没有什么威胁的时候,自然害怕的程度就会减轻很多,而这对于缓解其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和小玉开始共同商讨如何运用系统脱敏疗法来摆脱困扰。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刺激不会再引起来访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咨询师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来访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目标也就达到了。我让小玉寻找什么时候上厕所的次数少,我们发现,小玉在周五、周六晚上,也就是说在第二天可以睡懒觉的时候,即使上厕所的次数少也不会影响睡眠。所以我们商量从这周五和周六开始,先把上厕所的次数减少一次。那天是周二,离周五还有三个晚上,这样就可以让小玉有一个心理暗示的时间,运用自动的心理运行功能,传达给大脑,以使大脑在周五和周六的时候在心理上做好上两次厕所的准备,保证了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在几次逐渐可以接受上两次厕所并且习以为常的时候,开始减为一次,在一次逐渐巩固后,走向自然。
当然,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要让来访者明白,有时可能会出现反复,例如压力大的时候,或者烦心事较多的时候。这时候不要紧张,在第二天继续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小玉非常认同我们共同商讨出来的方法,眼中充满了自信和喜悦,原来眉头的乌云已经不见了踪影。因为她已经自己掌握了摆脱烦恼的钥匙。
通过小玉第二次和第三次咨询时结果的反馈,小玉已经不会因为晚上上厕所而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了,而且跑厕所的次数也不再那么勤了,她逐渐回归到了自然状态。
案例后记
在对这名女生的心理咨询中,很容易一开始就把她当作强迫行为来***,但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我发现事实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复杂。因为其强迫的行为尽管有,但不是很典型,其对黑暗的恐怖是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加之陪同舍友陪出来的去厕所的习惯这个诱因,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看似强迫而实则并非强迫的案例。
在案例的咨询过程中,尽管我采用了好几种心理咨询的技术,但这几种技术都是在一个大前提下采用的,那就是我相信罗杰斯对于人的本性的阐述: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总体上都是积极的,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都有成长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自我改变。
在咨询过程中,我总是遵循以当事人为中心这个原则,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咨询过程视为在我与当事人之间所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在实施咨询时,为了保证有效性,我要求自己在态度上一定要符合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三个条件:真诚、同感、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可以创造良好的***情境;同感可以使当事人觉得自己的问题受到重视;无条件积极关注可以使当事人无拘无束的倾诉。正因如此,小玉才逐渐打开了心扉,把更多的信息传达给我,并且积极参与自己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了令当事人满意的较好的咨询效果。
点 评
一、文章是作者自身咨询经验的结晶,有其独特性,真实有效可信。
二、文章论证严密,从接诊、诊断到咨询辅导的全过程,总体结构清楚,咨询层层递进,效果较好 。既有不同心理理论的研究又有对不同理论运用于实践探索的总结。
三、材料真实翔实,文字规范,思路清晰。
四、尤其是咨询后记升华该文章的主题,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遇到类似案例会有很大启发和帮助。
点评人:宋彩玲,淄博科技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