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呼吸,但周围却是一片压抑;我渴望欢乐,但却只能暗中啜泣;我渴望上学,但面对的却是失学的悲剧……为何生活只抛给我一片绝望……”
这是青草的日记,最绝望的那一天,泪一滴一滴落在纸上,本子上留下一片泪痕。就如青草当时的心情一样,陷入了毫无生气的黑洞里爬不出来。
快开学了,青草就尽量帮家里干活。中午,青草刚从地里回来,就急急忙忙烧饭。很快,饭烧好了。父亲坐在屋里吃饭,青草则坐在小凳子上,小心翼翼地扒拉着碗里的饭,很小心,她害怕惹父亲生气,怕父亲一生气就会说出那令她心惊的话。但天不遂人愿。“青草,你看小云出去才一年多,就带回几千块钱,你也出去吧!我都给你安排好了。”这时母亲也插话说:“就是,你一个女孩子,上学能上有啥出息?还不如多赚几个钱呢!”青草不说话,一直沉默着。父亲继续说,青草继续缄默。父亲终于火了……青草流着泪回到屋里。晚饭时,父亲又重提此事,见青草还不说话,就冲着青草大骂,骂她不懂事,就知道啃老子,接着又说:“你非去不可!”此时,青草满肚子的委屈再也忍不住了,流着泪喊道:“爸,我要上学!”听到青草的喊声,父母愣住了……
夜,静悄悄的,月光从窗口轻轻地流泻进来,照到青草的脸上,一片惨白。青草的泪还在不停地流,只要一想到白天的一幕,她就会不寒而栗,她不明白,父母为何这样不明事理,难道区区两个钱就蒙住了他们的眼吗?要知道,这几千块钱可葬送了女儿的前途啊!她要争取读书的机会,她不想失学,她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想着想着,青草慢慢地睡着了,月光洒在她的脸上……
可年幼的青草最终没能逃过父母的安排,她失学了。
开学了,同龄人都纷纷去学校报到,而她却在准备出门打工;同龄人都捧着新书回来,而她却在收拾行李;同龄人都面带微笑准备上学,而她却失学了。
不公平,但却无奈。
第二天,青草启程了。经过学校时,青草驻足凝望,她听着校园内朗朗的晨读声,望着校园里漂亮的楼窗,嗅着清晨花草的清香……“多么美好!”她默默地说。一滴、两滴、三滴……眼泪滑过青草的脸颊,滴滴砸在手背上,掉进黑色的泥土里,带着青草的梦一并溶化。
车子颠簸在山路上,由于严重超载,再加上车况老化,汽车在一个转弯处,猛烈地晃了几下,突然失去了方向,从山路上翻了下去……
当父母赶去医院时,青草已经永远地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可怜的青草就这样带着遗憾走了,带着一份无法实现的梦想!
青草被埋在学校后的小山上,因为她说过,她想学习,就算死了,灵魂也要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学习文化……
“阳光明媚,就像我现在的心情一样,好开心,一点也没觉察到初春的风还有一丝凉意。今天我考了全校第一,老师说,这样的成绩如果能保持下去,肯定能考上重点高中,以后,再上大学。这样,我就可以带着父母去城里,好好孝敬他们了。”
这是青草的日记,写于她最高兴的那一天……
(指导教师屈秀琦)
主题点评
这是一篇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小说。小说讲的是主人公“青草”的悲惨遭遇,读后让人心里沉甸甸的。文章内容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迫失学或回家务农、外出打工,这在某些落后的地区甚至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目前,中国的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有许许多多像青草一样的孩子面临着失学或者已经失学的困境,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拥有着花儿一样的年华,也有着美好的青想。他们是那样渴望得到知识雨露的滋养。但在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人的思想封闭等诸多现实问题的羁绊下,他们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离开心爱的学校,离开心爱的同学们,过早的走上社会,肩负起生活的重担。
“我要上学”不仅是文章中青草同学的宿愿,也是千千万万个失学儿童的共同心声。本文小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创作这样一篇文章,为的是唤起更多的人对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的同情和关注,希望有更多的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文章的悲剧主题具有较强的情感震撼力。
选材点评
这篇小说的选材方式很独特,文章小作者并没有对青草进行精雕细刻式的描写,而是通过一些看似琐碎随意的叙述:如中午的忙碌、夜晚的沉思、临行前的凝望等,来体现她的无奈与伤感。因为文章并不是要展现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要塑造一个“大众化”的形象――所有像青草一样失学的孩子。这样组织安排文章的材料,使人物的形象更具代表性。另外文章选择青草的日记开篇、收束,前者奠定全文的基调,后者以喜衬悲,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语言点评
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有散文的意韵。沉重伤感的笔调,给人一种绵绵不绝的味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都很细腻,突出了主人公悲剧角色的形象。如,“青草刚从地里回来,就急急忙忙烧饭……坐在小凳子上,小心翼翼地扒拉着碗里的饭,很小心……”这些动作描写生动表现出青草诚惶诚恐的样子。“你一个女孩子,上学能上出啥出息?”“你非去不可!”等语言描写从侧面反映出青草父母的穷困、昏昧与专断。“她不明白,父母为何这样不明事理……她不想失学……”一段心理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青草心里的怨愤和不平。
布局点评
文章按照小说的基本结构――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来布局谋篇,架构成文的。
开头部分,引述青草最绝望的那一天写的日子的内容:因为失学,使她感到前途一片阴暗。借以领起全文。
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交代事件的起因。由于父母迫于生活压力,加之思想陈旧,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强迫青草退学出去打工。接着写她临行时路过学校时的悲伤情态。最后,写青草因一场意外,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母亲把她埋葬在学校后边的小山,以告慰她的灵魂。
结尾部分,用青草的最高兴的一天写的日记作结束,与开头部分互相照应和对比,以喜衬悲,给人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感。
写作建议
本篇小小说表现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小作者小小年纪就能够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把爱心焦点集中于贫困的失学儿童,实在是难能可贵。建议同学们也多关注社会现实,积累一些除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之外的社会生活素材,开阔视野,丰富情感,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