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影片《三个傻瓜》,改编自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说《五点人》。影片以幽默风趣的言语、欢快的歌舞、现实穿插回忆的拍摄手法讲述了关于三个好朋友的故事。本文试着以《三个傻瓜》为例,用美学中喜剧的表现形式和主要手段对影片进行分析,了解喜剧电影中所表达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三个傻瓜》;喜剧电影;喜剧电影的美学思想
《三个傻瓜》又有译名《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印度2009年出产的电影,本影片在2009年打破了印度的票房纪录,创下票房第一的好成绩,还获得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并且获得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从影片的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喜剧片。本影片虽被定为喜剧片,但与时下流行的无厘头、恶搞等形式的喜剧片不同,不仅仅是博观众一笑。影片从法汉和拉朱寻找十年不见的好朋友兰彻的路程开始,穿插着法汉的初见兰彻、继而和兰彻、拉朱成为好友以及他们校园生活的回忆。不管是回忆还是寻友路程,都笑料百出,现实和回忆的情节衔接安排流畅,每在一段宝莱坞电影特有的歌舞完结后,镜头总能很自然的切回到故事发展中。影片内容深入浅出,把现时印度许多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如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流失、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等拍得轻松搞笑,但是在一笑过后,又引人深思,这也是本影片的成功之处。
现在用喜剧重要的表现形式来分析一下影片。喜剧主要的表现形式由三种,分为是幽默、滑稽、讽刺。
一、幽默
幽默内含着人与自我的矛盾,是人运用自己的智慧而实现的对与人与客体的反思与观照,其形式包含着淡淡的自嘲或者对与矛盾机智的化解,更加现实出主体的自信与深速。在影片中,幽默因素多数在三个好友兰彻、法汉和拉朱身上体现。法汉的第一次回忆,用一段有趣的动画和诙谐的旁白把时光带回到10年前,他初次见到兰彻的场景。做为新生的他们在受到高年级学生的作弄时,只有兰彻不合作。高年级学生因为兰彻的不合作要在他们宿舍的门口小便,而被兰彻用简单的物理知识做的导电装置所作弄。当观众看到高年级学生被电的那一幕之后,会觉得好笑,但笑过之后都会对当时法汉的旁白产生共鸣,“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的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但是只有他会应用”。是啊,这个知识只要是上过初中的人都会学过,但是只有兰彻能够灵活的运用。
如果说兰彻所代表的是不墨守成规、坚持灵活学习、具有怀疑创新意识的学生,那么他们三人的另一个同学“沉默者”则代表了传统教育用填鸭式方法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一样去学习。在院长对新生讲话的时候,“沉默者”只会对院长的讲话表示附和,兰彻却对院长的航天专用笔提出质疑、在课堂上用幽默的语言对书进行名词解释以示对老师僵化式不变通的教学方法的不满。尽管兰彻在老师的服里是离经叛道的学生,他还是每年都考第一名,他不拘泥于死板的学习方法,他用他的智慧和幽默嘲讽了当下的教学方式。
影片的幽默元素除了在主角人物身上体现,在拍摄手法上也同样。当介绍到拉朱的家庭时,随着法汉的旁白:“拉朱的家就是五十年代黑白电影的翻版,一间狭小昏暗的房间,瘫痪在床的父亲,咳嗽不止的母亲以及嫁不出去的姐姐,露出弹簧的沙发,全天自来水供应,其实就是屋顶漏下来的水。”一辆从拉朱家门口经过的三轮车把影片明快的画面过度成黑白老电影的粗糙颗粒质感的画面。并且往后的剧情只要是演到拉朱的家,影片画面就会自动切换成黑白。本该是值得人同情的场景,但是在这令人心酸的场景,导演还是不忘记幽上一默:兰彻和法汉在吃烤饼的时候看到拉朱母亲用擀面杖给拉朱父亲挠瘁,接着继续擀面烤饼,他们的表情如同吃了苍蝇,再也吃不下烤饼,这一幕让人还没来得及为拉朱家的窘况所伤神,忧伤的情绪就被带脱离了,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二、滑稽
滑稽是由人们不切实际、不符合事物本质的非分之想以及不合时宜、不得体的言语行为产生的。。如果说兰彻在影片中表现的是幽默,那“沉默者”表现出来的就是滑稽。在一向以分数为第一位的皇家工程学院里,“沉默者”也把分数当做以后能成为成功人士的唯一标准。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一天看18个小时的书,向江湖郎中买增强记忆力的药来吃,由于药的副作用导致他经常放屁,他诬赖是拉朱放的,考试前在别的宿舍门口放一些***杂志给同学看,分散同学复习的精力,这种种行为都具有滑稽的鲜明特点:一、内容和形式的相勃。“沉默者”一直把兰彻当做竞争的对手,每当兰彻挑战老师们的权威的时候,“沉默者”总会适时做为好学生的代表出现,可是私下却做作出种种的小动作来防止别的同学考试成绩超越他。二、行为及其目的的自炫和否定。“沉默者”喜欢在老师面前出风头。他做为教师节大会的发言人,为了讨好院长,把发言稿写成自己不擅长的印度语,以至于兰彻把他发言稿的几个关键词替换了他也没发觉,在教师节大会上洋相百出,正是他的自我炫耀、急功近利使其自我暴露,给人滑稽可笑的感觉。三、行为的可笑与丑的淡化。滑稽的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丑,滑稽的丑有丑而不恶的特质,表现为某种失误、不合时宜、不得体、但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和痛苦。就如“沉默者”,从教师节大会后就把兰彻三人当成死对头,三人犯错被批评时他会幸灾乐祸,表情猥琐,但是从始至终他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只是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三、讽刺
讽刺体现了积极正义和进取的人们对丑陋、低劣的事物进行尖锐深刻的嘲弄、讽刺,以达到揭露、痛斥这些事物本质的目的。影片里有三段学生自杀的情节。第一段是一个大五学生乔伊,因为毕业设计不能通过,向院长求情不成觉得人生失去希望而上吊自杀。表现这一段情节的时候,影片从欢快的宝莱坞歌舞直接转向乔伊半吊在空中的场景,不远处的墙上有乔伊写下的几个大字“我放弃”。第二段是拉朱夜闯院长家,被勒令退学,在院长的办公室跳楼自杀。虽然拉朱被抢救过来,退学令也撤销了,但是院长并不觉得自己的教学方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为了为难拉朱,院长增加毕业考试的难度,在知道这个事情后,院长女儿和院长大吵一架,说出了让院长震惊的事情。原来院长儿子的死不是以外,而是自杀。院长儿子的志愿是当一个作家,却因为自己父亲想要自己当工程师,而不得不连着3年都往皇家工程学院考。三年的连续落榜,来自父亲的压力,让他对人生失去了希望,从火车上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乔伊的葬礼上兰彻对着院长说了一段话“好消息,院长,警察和乔伊的爸爸都没有线索,都认为乔伊是自杀,验尸报告死因:气管气压过大,导致窒息。都认为他死于颈静脉脉压过大,大学四年的心理压力呢?报告里没有提,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他们没有自造测量心理压力的机器,如果造了大家都将知道,这不是自杀,是谋杀”,院长女儿和院长争执的时候,院长女儿也说出了“这不是自杀,是谋杀”的话。影片利用这些讽刺的语言辛辣的批判了印度高校自杀现象。这些现象不是偶然,是陈腐的教育体制下的产物。该片用不同于批判性电影的手法,只是用淡淡的嘲讽的言语将残酷的事实叙述出来,寓庄于谐,不加重观众的思想负担,做到间接的批判和反思。
总得来说,喜剧不像悲剧来的那么慷慨激扬、牵动人心,也不像批判性电影那么直白的阐述。而是通过笑让人们受到启示,去反思那些被掩盖在欢乐下的残酷事实。既是说,喜剧能使得一些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用诙谐可笑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美”写“丑”,让观众在美与丑的落差对比中去体会,增强其批判性,该片也是如此。影片把印度高校自杀率居高不下、社会阶级问题、印度教育体制等具有强烈批判性的题材拍得如此轻松,但是在观看的时候又让人笑中带泪,为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揪心,过后又有所思考,这也是喜剧的美之所在。
一部喜剧电影能做到引人们发笑,并力求让人们在笑中体会人生哲理,那么它就是成功的,就像兰彻所说的:“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