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对外汉语开始于半世纪前,至今已取得巨大发展,但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在对外汉语研究上,我们可以吸收国外先进二语习得理论,结合汉语自身特点,作出适应汉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就课堂设计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适应模式;社会距离
一、引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传播汉语的同时也是在传播中华文明。课堂教学是汉语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言语技能,还有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课堂上师生的平等程度,学生对待目的语群体成员教师的社会距离和对教师课堂上传递出来的中国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等,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汉语习得?如果有影响,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课堂应该如何设计?对此,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就课堂设计提供一些启发。
二、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最早是用于解释群体之间的社会融合,在二语习得中,是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都融入目的语的群体之中。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由美国学者Schumann在70年代末提出,该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联系中,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
Schumann的理论从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探讨二语习得者为何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水平差异,其中他认为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是影响文化适应程度和二语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因为社会因素也可以对心理因素造成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距离是指二语习得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接触程度,由此也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的水平,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接触越多,越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反之,社会距离越远,就越不利于习得。社会距离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社会主导(Social Dominance),指二语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平等程度,两者地位越是平等越是有利于二语习得,如果某一群体地位处于主导或者从属,则不利于语言的习得。
(二)结合方式(Integration Strategies),指二语习得群体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所采取的融合策略,具体分为同化、适应和保留三种。同化策略是指学习者面对目的语群体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全盘接纳目的语群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策略是学习者一面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一面也选择性接收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保留则是学习者排斥拒绝目的语群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三种策略当中,同化增加了群体与群体间的接触,有利于二语习得,保留则刚好相反,因此不利于习得,适应则根据两个群里之间具体接触程度来判断是否有利于习得。
(三)封闭程度(Enclosure),指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等的程度,封闭程度越高,则群体之间接触越多,利于语言习得,反之,则会阻碍语言习得。
(四)凝聚性和团体规模(Cohesiveness and Size),指二语习得群体在目的语群体中内部成员的密切程度,以及习得群体的规模大小。如果习得群体之间团结紧密的程度低,群体规模也小,那学习群体与目的语群体间的联系就会增多,利于二语习得。
(五)文化相似性(Congruence or Similarity of Culture),指学习者群体文化和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Schumann认为文化相似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小,有利于二语习得。
(六)态度(Attitude),指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之间互相持有的态度。态度越是积极正面,越是有利于二语习得。
(七)预计居留时日(Intended Length of Residence),指习得群体期望在目的语群体中居留的时间,时间越长,习得程度越高。
三、文化适应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二语习得的方式和场景多种多样,但课堂学习无疑是最重要的模式之一。就对外汉语课堂而言,对外汉语教师是“目的语群体”成员,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是“二语习得群体”。在课堂这个小团体之内,作为目的语群体成员的教师和作为二语习得群体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社会距离。在文化适应模式的社会距离因素中,我们可以首先了解到团体规模,对外汉语课堂学生人数普遍在30――50人之间,规模中等,从课时上来讲,每节课大约45分钟。我们可以就社会距离中的每一个因素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运用和启示。
(一)社会主导
社会主导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具体体现为师生关系。在原始理论中,社会主导主要体现在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差异上,两者地位越是平等,越是有利于习得。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类似关系是师生地位。我国传统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往往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中也居于主导,这种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地位不平等,距离也比较大,容易出现老师讲,学生记的生硬死板的学习模式,缺乏互动。
由此,可以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例如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未必会认为二十四孝都是合理的,教师不必一味灌输这种“孝文化是正确的”等观念,可以留给学生做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
(二)结合方式
结合方式指学习者被目的语群体同化程度,在课堂上可以表现为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在Schumann的理论中,提出结合方式可以有同化、适应和保留。在课堂这个小群体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一堂课中,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是否能够深入融入和理解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么设计和讲解相应的知识,营造出一个逼真的文化情景和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此,可以将中国文化和学习的元素融入课堂布置、课件制作等当中。在对外汉语教室中常常可以看到中国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就有利于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情景,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处在一个东方文化的氛围当中的。
(三)封闭程度
是指群体共享各自的学校、医院等社会设施等的程度,封闭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小,越有利于语言习得。就课堂而言,社会距离是很小的,目的语群体与习得群体之间存在开放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课堂教学的局限,目的语群体成员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而习得群体相对而言则非常庞大,一名教师很难在一堂课上同时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互动需求,从而满足文化适应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方法,建立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交流平台。可以增加小组讨论、辩论、演讲、表演等方式,将单个学生与教师的一对一互动变成群体之间和群体与教师的互动,打破课堂封闭。
(四)凝聚性和团体规模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团体规模是基本固定的。凝聚性是指目的语群体和习得群体之间的交往是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圈内交往不利于二语习得。在课堂上,由于目的语群体和习得群体之间成员差距大,教师只有一名,学生却有几十个。如果学生与学生之间凝聚性太强,则不能被教师影响,更有效率的进行汉语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强调和鼓励学生融入目的语文化,例如在课堂上尽量不采用母语互相交流,多采用目的语讨论目的语群体文化。同时,鼓励学生们成为课堂目的语群体的一员,在课堂活动中通过汉语和汉语文化同大家交流。
(五)文化相似性
指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Schumann认为文化相似程度高有利于二语习得。毫无疑问,中国文化有自身的独特性,很多留学生能够把汉语基础知识学得很好,但是进入高级阶段之后,由于文化差异,很难作出地道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知识做差异对比,但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文化中的相似成分。例如让学生对比讨论分别作为中西方重大节日的春节和圣诞节。
(六)态度
在课堂上,态度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互相认可度,对彼此是肯定还是否定。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态度消极,互相否定,则必然不利于语言习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作为唯一的目的语群体成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来自于教师的个人修养,以及具体授课中为学生带来的文化知识和气息。
(七)预计居留时日
不同学生在目的语群体中的预计居留时日是不同的,但就一堂课而言,时间是45分钟左右,这也是合理的学习时间。
四、启示
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中国社会这个新的环境,不管在地理条件、还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对其造成一定适应压力,这些差异给学习者心理上也带来了冲击,成为留学生文化适应的障碍。在本国课堂学习的学生,由于不能设身处地融入汉语文化情境,也会有习得困难。
将文化适应模式中的社会距离应用到对外汉语课堂中,具体可以总结出师生地位、课堂参与度、师生认可度等衡量标准,这些标准对于我们对外汉语课堂都是有启发的,我们可以以此出发在课堂中融入更多具体的想法,例如在课堂准备时淘汰过于极端的内容,筛选出更合适的文化使学生产生同化,在课堂上通过模拟生活情景和表演再现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中也存在一些局限,该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自然语言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因此将其生搬硬套引入课堂未必都是正确而富有成效的。就社会距离而言,理论也缺乏一个具体的尺度,不能肯定地说距离越小就一定利于语言习得,七个具体因素与实际习得效果的关系也有待商榷。总的来说,文化适应模式对我们对外汉语课堂设计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教学中适当将文化融入课堂,创造更真实的目的语环境,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习得。(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J.H.Schumann,1986,Research on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L2 Acquisi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7.379-397
[2]Hamed Barjesteh & Reza Vasghi, 2012,Acculturation Model for L2 Acquisition:Review and Evaluation, Advances in Asian Social Science.2(4).579-584
[3]Timothy Dean Keeley,2014,Ego Permeability in Foreign Culture Adapt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Business Review.25(1).65-104
[4]许菊,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2000.
[5]韩祥生 陈钰.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及外语教学[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6]陈思芮.略论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示.[J]教育研究
[7]王明.从文化适应模式角度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人文教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