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是发扬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但此方面也一直都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当中的难点问题。大遗址作为我国的文化原生态保护地,伴随着近些年的旅游产业的进步,得到了长足和稳定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化的不断运作以及旅游产业的膨胀式扩张,导致大遗址在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利用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其特殊性做简要概述,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进而提出更好地对大遗址保护及利用的对策。旨在为我国发展和保护大遗址历史文化产业贡献些许的力量,和为今后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遗址 保护 利用
中***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386-02
大遗址不仅仅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赋予了大遗址以全新的经济学特征。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因此,具有着特定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成为了全新的消费服务主要资源。对大遗址保护的重要意义已经爱当前达成了共识,但对大遗址的利用,则势必会涉及到一定的成本。另外,大遗址本身都具有着相应的性质,都进一步突出了大遗址的经济学特点。因此,研究对大遗址的保护及利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与社会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大遗址保护及利用的现状与特殊性
1.大遗址保护及利用现状
大遗址,指的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当中,规模最大、文化价值最高的大型的文化遗址、遗存与古墓葬等,鉴于大遗址所具有的规模,使得对其的保护与利用直接主导着社会经济与利益。同时,大遗址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蕴与信息量,结构也均表现出复杂的态势,因此,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同地方城乡建设和土地规划整合为一体。
现阶段,由于我国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保护受到了全社会以及***府的重视,使得历史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利用的成效有了极大的提高,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历史的文化遗产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历史从一开始的利用原生态特点进行发展旅游产业,已经逐步转变成了依靠规模效应来发展旅游产业的方式,具体包括: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服饰文化等等,通过这些方面都建设,历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第二,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使大遗址的历史面貌更加完整。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遗址当地***府通过旅游业所创造的的价值,将历史建设的更加完整,包括对自身建筑、街道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能够保证旅游以及自身的生产和生活。第三,大遗址历史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文化产业。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经营理念以及方式转变引起的。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变了发展大遗址的经营理念,人民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转变历史经营方式,从以前依靠自身特点经营逐渐转变成为了依靠产业规模特色来经营,使大遗址在受到良好保护的同时,更被充分利用。
2.大遗址保护及利用的特殊性
2.1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物质性
大遗址都是古建筑,比如土遗址等等,正是因为大遗址都是建筑,使得大遗址均表现出明显的物质性特点。在所有的大遗址类型当中,土遗址的保护难度为最高,极为容易受到风、水和可溶盐等的破坏,由此成为了一项艰巨任务。同时决定了很多大遗址的利用都处于初级阶段。
2.2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空间性与不确定性
大遗址都具有着广阔的占地面积,通常情况下内部的文化遗存也具有着分散的布局。同时,碍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大遗址周边环境创设的交叉性也为大遗址的保护创造了更大的难度。虽然法律当中对遗址的保护范围有着相应的分层,但实践却存在着明显的模糊性。
另外,大遗址也具有着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毕竟人们对遗址的认识,都是经由考古结论而来,而考古发现又无法一概而论,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大遗址保护与利用难度又有所提升。
2.3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脆弱性
大遗址环境很多都是原生态,由于具有着历史原生性,使“脆弱”成为了大遗址的显著特点。一方面,社会都会对遗址进行长期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现代化发展,对历史环境的影响实难避免。而大遗址的环境特征既包括人工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既包括历史环境,又包括现代环境。而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价值就在于对其原生环境的保护,因此也就决定了对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具有着脆弱性特点。
二、大遗址保护及利用存在的问题
1997年由***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坚持原则做好大遗址保护的战略目标,各***府在这一战略决策的引导下,纷纷响应,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这就给城各地遗址环境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这也给大遗址生态规划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在推进大遗址保护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大遗址利用规划不合理
在战略规划上,我国大遗址原生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战略规划及管理方面的弊端,在战略规划中的大遗址大多都是从宏观上进行战略规划,但却忽略了从区域的个性角度进行战略规划,缺少因地制宜的战略决策,在区域战略布局中不能准确定位各区域的结构地位与功能定位。而且,现有大遗址规划体系粗犷,无法满足原生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的现行和未来发展需要。
2.大遗址内涵缺失
我国自古以来,在传统的观念上就讲究自然与人的和谐,但是,当下我国在文化层面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人们对于生态建设存在着一定与传统不和谐的声音,在市场经济及改革开放的推进下,传统生态理念被物质观念所冲击,使我国在保护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受到了挑战。因此,在生态学、传统文化断层的影响下,我国在大遗址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扬方面出现了一定的缺失。社会对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自觉意识较弱,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该内涵及意识的缺失,极大地阻碍了乡村规划及保护的建设发展,大遗址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大遗址保护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