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进士”这一概念的涵义及其演变历程。
“进士”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有的学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进士,是指从秀士、选士、俊士、造士中,“逐级选拔、进贡王廷的优秀士人的称号”。尽管旧时有“秀于一乡者谓之秀士,中于所选谓之选士;俊士以其德之敏也,造士以其材之成也,进士以其将进而用之也”(《文献通考》卷四十)的说法,实际上,这些词作动宾结构的词组解释,或许更加合适。即乡大夫对乡学中优秀的人才也就是秀士,考试其德行道艺,将贤能的人推荐给司徒,这样的过程称为“选士”。司徒将选士中一些可堪进一步造就的人,升于国学,这一过程称为“俊士”。“升于司徒者”可以免除地方的徭役,升于国学者可以免除国家的徭役,这种优礼学业有成之士的做法,就是“造士”。国学的主管官员,将造士中的优异之士,报告给君王,将名单报送给掌管全国事务的司马,这一过程就是“进士”。
所以,“进士”最初的意义,就是汉朝学者郑玄所说的,“可进受爵禄也。”也就是由基层一层层选拔上来、“进”献给朝廷、从而做官进爵、享受俸禄的意思。《礼记•王制》随后具体说明了“进受爵禄”的情形:“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这也就是说,司马最后根据国学主管官员推荐的人选,根据其才能高下,看其能胜任哪种官职,并将自己的意见禀告君王,以确定人员的任用,给予相应的官职、爵位和俸禄。
“进士”最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而不是名词。如果说在《礼记•王制》中,这一特点还比较隐微、容易误会的话,那么,在汉唐文献中,这一意义就很明显了。其中最著名的例证,要数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开篇所说的:“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这里的“进士”,就是推荐贤能之士的意思,与“推贤”一词是同义反复。
在《史记》中,“进士”一词只出现过一次:番吾君从代地来,对赵国的相国公仲说:“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史记•赵世家》)意思是问公仲,您担任赵国的相国,至今已有四年了,也曾推荐过人才吗?公仲回答说:“没有。”番吾君说:“牛畜、荀欣、徐越都可以推荐。”公仲就推荐了这三个人。这三人上任之后,分别对赵烈侯讲仁义的道理,建议精选起用贤才,任命能干的人为官,建议节约财物,俭省用度。烈侯非常赏识他们的才干,任命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进士”是推荐贤能的意思,这里非常清楚。
汉唐之际,察举制下的荐举科目很多,但却不见以进士为科目的荐举。历史文献中的“进士”,都是推荐贤能的意思。《汉书•何武传》中的“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人之善”,《后汉书•申屠刚传》中的“霍光秉***,辅翼少主,修善进士,名为忠直”以及《晋书》中的“褒贤进士”“颇好进士”,《宋书》中的“选贤进士”“登贤进士”,《梁书》中的“好交结,奖进士”等中的“进士”,都是如此。
隋唐时期,开始科举取士。所谓科举,就是分科举人,分科取人,是按照不同的科目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唐宋时期,进士成为取士科目之一,“进士”由动宾结构的词组演变为单纯的名词。
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但无论是说隋朝,还是说唐朝,进士科都是科举制度最先确立的科目之一,也是主要的取士科目。一般认为,隋炀帝时,“始置进士之科”,但因史料缺乏,具体情形已经难以知晓。唐朝肇建,依循“古道”,以进士作为选士的科目。武德四年(621)四月,“敕诸州学士及蚤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唐摭言》卷一)第二年十月,各州切实执行这道诏令,一共进贡明经143人,秀才6人,俊士39人,进士30人。在随后的考试中,取中秀才1人,并取孙伏伽、李义琛、李义琰、李上德4人为进士,其中李义琛、李义琰为兄弟,而与李上德为堂兄弟。武德共有九年,此后四年间,又分别取进士4人、6人、5人和7人。
唐朝的科目很多,除了皇帝亲自下诏的、临时设立的、以“待非常之才”的制举之外,每年都有的常科就有十多种。明法、明字、明算是考核专门人员的,虽然为唐朝所独有,但当时就“不见贵”;三史、开元礼、道举乃至秀才,并不经常举行,只是盛行于一时。唐朝最主要的科目,是明经和进士。
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或者是经义,或者是时务。后来几经变化,基本上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和墨义。帖经是将所学的经书前后两边盖住,只露出中间一行,又用纸帖住行中的三个字,而让考生读出所帖的文字。考生回答经义,最初是口试,为了便于事后考查,后来改为笔试,所以称之为墨义。诗赋考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有较好的文学才能,而帖经和墨义考的是背诵和记忆,只要熟读经书就可以中试。再加上唐朝的录取名额,明经科几乎是进士科的十倍,考明经科颇为容易,而考进士科很难。所以,唐朝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也正因为如此,全社会上上下下,都特重视进士科。“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唐国史补》卷下)一些位极人臣的官员,如果不是进士科出身,也“终不为美”,难免遗憾,就连唐朝皇帝宣宗也往往自题“乡贡进士李道龙”。
宋朝继续唐朝科举制度的格局,常科除进士科之外,其他如九经、五经、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统称诸科。就此而论,也可以看出进士科的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建立之后,最重要的科目是明经和进士。二者的升降沉浮,马端临引述东莱吕氏的话,说得最为具体:隋炀帝时,风俗浮华,“进士科始立”。唐朝初年,进士与明经并重;唐中叶以后,则重进士而轻明经。宋朝时期,明经和进士更是有了天壤之别。“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至明经之科,不过为学究之类。当时之人为之语曰:‘焚香取进士,嗔目待明经’。才设进士试时,便设香案,有拜跪之礼;才到明经试时,则设棘监守,惟恐他传义。”(《文献通考》卷三十一)王安石变法,明经等科都被罢黜,所有的考试科目都归并到进士科。但这时的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是考在《易》《诗》《书》《周礼》和《礼记》中选治的一经,并考兼治的《论语》和《孟子》。可见,这时是以进士科之名,行的是明经科之实。由于进士科为世俗所尚,为士人所崇,所以所有的考试内容,尽管与它毫不相干,都用它的名义来承载。
司马光执***之后,尽废王安石新法。元四年(1089),解试和省试时,分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两科,诗赋进士首场试诗赋,经义进士首场试经义,二、三场均试论、策。“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为去留,名次则参考策论的成绩评定。”(王道成《科举史话》第12页)后来虽然一度又罢诗赋进士科,令士子专门学***义,但南宋时期,再次分为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两科。金朝设置词赋、经义两科,以待汉族士人;又创设女真进士科,以待女真士人。元朝实行科举取士时,则分为论、经义、词赋三科。因此,自隋迄元,“进士”主要是科举考试的科目名称,也就是所谓的进士科。正因为“进士乃诸科目中之一科”,所以“传中有言举进士者,有言举进士不第者”。
除了是科目名称之外,自隋至元,“进士”还衍生出两种其他的意义。首先,是我在《说“举人”》中曾经说过的,进士与举人是同一个意思。由于唐宋时期的举人,是指到京城赴试的读书人,而进士则是地方“进”贡或“进”献给朝廷的读书人,这时的“举人”和“进士”,所指一致,称呼也是可以互换的。正如顾炎武所说:“自本人言之,谓之举进士;自朝廷言之,谓之举人,进士即是举人。”(《日知录》卷十六)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些人即便沉废终生、始终未第,也可以以进士自居,自称进士。“唐人未第称进士,已及第则称前进士。”显然,这里“进士”的意义,是前一个时期举荐贤能的延伸。
其次,“进士”在宋朝已进一步演变为一种出身资格,用以指及第的士子。宋朝进士科的举人殿试合格,分为五甲等第,第一、二等赐进士及第,第三等赐进士出身,第四、五等赐同进士出身。对此,顾炎武曾作过这样的解释:“进士即举人中之一科。其试于礼部者,人人皆可谓之进士。试毕发榜,其合格者,曰赐进士及第,后又广之曰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然后谓之登科。所以异于同试之人者,在乎赐及第、赐出身,而不在乎进士也。”(《日知录》卷十六)如果说在宋朝,进士作为一种出身资格还较为隐微的话,那么明清时期,进士唯一的意义指的就是这种出身资格。明朝的李东阳说:“国朝殿试之制,取会试之选于乡者,策于廷而亲第其等,谓之进士。”(《怀麓堂集》卷六十六)何瑭也说:“我朝之法,取士则以科目,养士则以学校。其取之也,中乡试者,则谓之举人;中会试而赐第于廷对者,则谓之进士。公卿百司,胥此焉出。”(《柏斋集》卷四)进士就是以举人的资格、参加并通过会试、并最终在殿试中排定名次的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