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本文主要从财务重述的动因和经济后果两个方面对财务重述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点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财务重述;动因;经济后果
一、财务重述的动因
财务重述表明公司以前财务报告的低质量和不可信,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后果。那么,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为什么会频繁发生呢?学者们从公司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内部原因
财务重述的内部原因主要反映在管理者自利方面。公司采用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利益达到一致,但是这种措施可能会导致自利行为产生,损害股东的利益。Harris和Bromiley(2007)研究发现,相对于未发生盈余重述的公司,发生盈余重述公司的CEO接受了更高比例的股票期权薪酬,这说明通过财务重述的方式先前影响股价自利是持股期权的CEO的动机之一。Agrawal和Cooper(2008)以美国518家宣布调低盈余的财务重述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公司内部人在会计问题被揭发之前的确有抛售股票的强烈动机。Burns和Kedia(2008)尽管没有发现公司管理层在错报期间执行更多期权的证据,但发现执行了更多期权的公司往往会采用激进的会计***策。这些公司比配对公司管理层多行20%—60%,且与净收入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幅度与管理层执行的期权数量正相关。
从我国学者的研究文献来看,胡国强和彭家生(2009)基于上市A股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显著正相关,实施基于股价的股权激励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要高于基于业绩的股权激励公司。而曹强(2010)通过对626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是导致财务重述发生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不是人们所认知的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
2.外部原因
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但资本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迫使公司利用财务重述进行盈余管理。
Richardson等(2003)研究发现,盈余重述公司在未来盈利方面承受了很高的市场期望,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操纵以维持盈利增长或超过预期的盈利,而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激进的会计***策最终导致了更频繁的财务重述。王亚平、吴联生和白云霞(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了整体估计,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为避免亏损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二、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
财务重述作为一个公司自身、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都关注的热点问题,它的发生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反应
GAO(2002)Anderson和Yohn(2002)、Palmrose et al.(2004)、Scholz(2008)等人的研究都表明财务重述一般会引起公司负的市场反应。Hirschey et al.(2005)发现涉嫌欺诈的公司在重述公告前后三天的累计超常收益高-21.80%,但财务重述公司的长期市场负反应是不同的,且这些反应不是非常显著。Frieder 和Shanthikumar(2008),发现尽管在短期内财务重述存在明显的负回报率,但在重述之后的3-6个月则有正的回报率。
吴敏(2003)发现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在公布的3天内平均产生-11.2%的累积超额报酬率,这种显著负向的报酬率从财务重述公布的前169天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布的85天。魏志华等(2008,2009)的研究发现重述公告整体而言具有微弱的负面市场反应,因此在财务重述带来的市场反应方面我国与国外的观点达成一致。
2.管理层变更
财务重述可能是公司管理层粉饰财务报表、利润操纵的手段,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公司外部市场可能会识别管理层财务重述的目的,并进行惩罚。Desai 等(2008)对1997~1998 年187家财务重述公司的高管变更及其续任者的研究发现,在财务重述发生后的24个月里,60%的财务重述公司至少更换了一名高管(65岁以下),而对照组里只有35%的公司更换过高管。魏志华和辉(2007)指出:当发生财务重述时,上市公司将很有可能变更高管以改进公司业绩和恢复失去的声誉资本。王泽霞等(2009)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管理层变更与重述公告的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谢羽婷等(2010)研究表明,存在财务重述的公司中有62.97%在两年内发生了高管变更,而对照样本仅有38.93%。可以发现,国内外研究都证实了财物重述现象的发生与管理层变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3.法律诉讼行为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导致的财务重述可能引起共同诉讼和私人诉讼,如Karpoff et al.(2007)发现因财务重述而被SEC和司法部门认定有责任的管理者将会面临法律诉讼和惩罚,包括平均被判刑4.3年和3年缓刑,这一比例大约是28%。Lev et al.(2007)发现对历史盈余修改比较大的财务重述可能会招致集体诉讼。
4.融资成本
财务重述表明先前的财务报告质量差、不可信,扭曲了会计信息的定价和治理功能,有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资本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价值。Hribar和Jenkins(2004)采用Gao(2002)研究样本中的292家财务重述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财务重述对公司资本成本的影响。他们俩发现,财务重述降低投资者对公司盈余质量的预期,提高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增加公司的资本成本。财务重述报告公布后,资本成本平均上升7%~19%。Graham et al.(2008)依据财务重述的原因不同,将财务重述公司分为财务欺诈和其他原因两类,发现财务欺诈公司的贷款利差远大于其他财务重述公司。相对财务重述之前首次贷款,财务重述之后的首次贷款银行将会对公司要求更高的利差、更短的期限、更多的安全性要求和契约限制要求。Kravet和Shevlin(2009)采用三因素模型检验了信息风险定价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务重述报告公布后短期之内信息风险定价显著上涨,从而导致公司资本成本上升。
5.其他经济后果
财务重述对资本市场和公司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范围,还会导致一系列其他的经济后果。Gleason et al(2008)则发现财务重述具有一定的传染效应,毁灭股东财富的会计重述也诱使同一行业没有重述公司股价的下降。这些研究说明了财务重述之后投资者对公司盈利不确定性的担忧。Durnev和Mange(2009)的最新研究表明,重述报告能向竞争对手传递新的投资信息,竞争对手通过重述后的财务报告重新了解财务重述公司的战略选择,从而降低对需求、成本等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财务重述的动因和经济后果两个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财务重述的前沿文献。在借鉴了国外财务重述研究的相关成果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研究有所启示:
第一,我国要加强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准则体系中财务重述相关规则的建设,才能有效规范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及时地传达真实的会计信息。
第二,我国有着特殊会计制度与行业背景,因此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我国不一定完全适用,如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占3/4以上。许多研究都指出,国有控股公司面临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府干预问题可能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也有必要把国企改革和财务重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第三,目前我国对财务重述的研究都是各自为***,没有形成体系,很多方面没有达成共识。而且许多学者都对上市公司为什么会发生财务重述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但是在财务重述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如投资者反应、融资成本等方面还缺少实证研究,总之,财务重述相关理论还需要学术界继续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伟忠,吴磊磊.A股公司财务重述的大股东自利动机——来自2003~2009年的经验证据[J].财***研究,2011(04).
[2]周晓苏,周琦.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财务重述研究[J].当代财经,2011(02).
[3]万红波,陈婷.中美财务重述制度比较——兼评两国财务重述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的相似性[J].财会月刊,2011(12).
[4]何威风.财务重述:国外研究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10(02).
[5]陈晓敏,胡玉明,周茜.财务重述经济后果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06).
[6]于鹏.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财务重述:国内外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