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法是最佳的阅读方法之一,因为它在语文学习中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近些年来中考、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那何为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同题材作品比较
这类作品的比较阅读重点应该是对相同点的把握,进而激发对不同点的探寻。如我在教《别云间》时,将它和《梅岭三章》进行比较,它们都是诗歌,两者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1.课题上都有表示地方的名词。《梅岭三章》写于梅山;《别云间》是作者诀别故乡(云间是松江的古称)之作。
2.作者与背景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是作者被***队包围,“虑不得脱”,写下的三首绝命诗;《别云间》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
3.用词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中用“泉台”“旌旗”分别表示“死亡”“***队”;而《别云间》中用“泉路”“灵旗”来表示相同的意境。
4.两者都使用了典故。《梅岭三章》用了“头悬南门”“取义成仁”两个典故;《别云间》使用了“南冠”和“毅魄”这两个典故。
5.体现的人物精神同中有异。《梅岭三章》表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现他“刚”的一面;而《别云间》不但表现了夏完淳视死如归的精神,还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真是亦刚亦柔。
6.两者在写作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诗的结尾处都把现实与理想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这样的比较辨析,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两篇课文内容和人物的理解,又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强化了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再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们可以把李贺的《南园》,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之作比较,这三首诗的共同点是都饱含有诗人的爱国忧思,但在格调上有所不同,杜甫和陆游的爱国忧思与个人的爱国热忱息息相关,而李贺的爱国忧思则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恼分不开。
二、同体裁作品比较
这类作品既体现了文体的共同特点,又凸显了各自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规律,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文主题思想相同的是: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范进和孔乙己都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但两个人的性格是有差异的:范进有幸而中举,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趋炎附势,巴结权贵;孔乙己则屡试不中,穷困潦倒,好吃懒做,迂腐善良,自命清高。尽管他们的命运迥然不同,但他们却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我在教《三峡》时将它与《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两者都是写景散文,可从内容、语言、写作方法、抒发的感情等方面进行比较。如内容、语言方面:两相映照的句子如下。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猿则百叫不绝。
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景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深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
三、同单元作品比较
相同单元的文章可以围绕一两个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以期获得对这些问题的完全理解和掌握。比如人教版第五册前三单元都是议论文,学生学完这些单元后,我引导他们就“论点的提出”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看这些文章的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位置怎样,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按照要求,打破单元界限,认真比较阅读后对论点有了以下较为全面的认识:1.论点的提出方式有三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引用名言提出论点,从故事(生活现象)中提炼出论点。2.论点的位置有三处,可以在开头,可以在结尾,也可以在中间。3.论点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鲜明、针对性强、有创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对通过阅读实践获得的系统知识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会把这些知识转化成能力,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同作家作品比较
同一作家的作品我们既可以比较其相同点,又可以比较其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又加深了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作比较,以体会生活际遇的变化对作家创作风格的影响,把《鱼我所欲也》与《二章》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入地领会这位大思想家的***治主张和其文章长于论辩、善于说理、气势磅礴、感情奔放的特点。
五、同一流派作品比较
我们欣赏古诗词,比较阅读是常被采用的方法,这种比较,既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人教版第六册第25课选有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两首词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作。教学时我让学生与李清照的《醉花阴》和晏殊的《浣溪沙》进行比较,看它们在内容、情感、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通过比较知道苏轼和辛弃疾的词写的是打猎经历和***中的生活情景,风格雄浑、豪放。而李清照和晏殊的词写秋天的闺中生活和春天的园中景物,表达的是个人的离愁别绪、孤独寂寞,情感抑郁低沉,风格委婉秀丽。这样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不同的词作特点便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为以后学生自主解读相近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只是常见的几种比较形式,通过实践它让学生乐于思考,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长期坚持,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将会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 山西省长子县职业技术学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比较阅读中常见的比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