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生的基本特点
根据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性格、品行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看,在学习成绩、思想品行中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都暂时落后的学生,一般称之为问题生,亦即后进生。据其表现可将其分为三类:学习方面问题,即在学习方面由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因生理、心理因素或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原因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期落后,跟不上其他同学;思想品行方面,即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品德低下,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在行为上会经常出现违纪、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行后进的问题生,此类学生的是非观念偏颇大,对学习满不在乎,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问题生,他们都具有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良、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坚韧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不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不佳等特点。但一些问题生的思想较为活跃,头脑灵活,反应灵敏,具有较大潜能,有些甚至有某些方面的特长。
二、问题生形成的成因
做好问题生的转化工作有助于优化学风,易于教学、便于管理,可以挽救和改变一部分学生的命运。因而问题生的转化工作是家庭、学校、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做好问题生的转化工作,必须根据问题生的特征深入研究问题生的形成原因。
1.自身的因素
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质的转变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许多新的东西突然涌现,未成年学生来不及消化和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外显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情绪化倾向明显,他们常常因一件小事而欢欣鼓舞,也因一件小事一点小挫折就一厥不振,自暴自弃。急剧发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受控能力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2.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品质、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影响,是问题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1)家庭中的主观因素
有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方法不正确。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家长忙着赚钱,或外出打工,子女寄人篱下,任其发展,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对子女过于溺爱,视其为掌上明珠,物质上无限满足,对其品行、学业则过分放纵。这些子女贪***享乐,胸无大志,生活上遇难而止,学习上遇惑而退。家长宽严失度,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和学习生活进行关心、教育和指导,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与不学都无所谓。久而久之就使孩子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发展成为问题生。
(2)家庭中的客观因素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历经深刻的变化。家庭稳固程度逐渐下降,父母不和,甚至离异或者由于突然遭遇家庭变故,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变成单亲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强烈反差,使孩子的心灵受创,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产生心理障碍而沦为问题生。
3.学校的因素
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问题生。个别教师理论修养不够,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缺乏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没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不尊重体谅;甚至动辄训斥、挖苦、嘲讽、体罚,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碍,从而无法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最后沦为问题生。
4.社会的因素
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因的影响,一些市场主体(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法经营手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加上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同时社会上不良的文艺作品、黄色书刊、暴力录像影视片等不良文化作品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基于上述主客观原因,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生,从而使整个问题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艰巨。
三、问题生转化的对策
1.谈话
每个老师都会找学生谈话,但对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谈话的效果就有不同。我常常对学生说:“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路再长也会有终点,夜再长也会有尽头,不管雨下得有多大,总会有停止的时候。乌云永远遮不住微笑的太阳!”我一般很少说教,常用以下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如何实现它”“你尽力了吗”。例如,有一个学生郑××,初一就在其他学校上不下去,来我校学习,我就注意观察他,他有迟到、旷课、上课睡觉、吸烟、顶撞老师等毛病。我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他总是当时认错态度端正,一转眼又我行我素。于是,在一次他无故旷课后我郑重的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张写有他开学以来所有违纪情况的清单,告诉他按这样下去,不到一学期他的违纪行为就足够开除学籍处分。他依然低头不语等待我狂风暴雨般的批评,可是我没有,我只是问了他:“既然你在别的学校不想上了,又为什么会来我校?”他有些不解的望着我,说:“因为我妈妈说我太小,还不能进入社会,学校里面还有些好玩。”他说这话时眼睛亮亮的,表情有些得意。我看到了希望,他对学校生活还是有兴趣的,于是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回答三个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如何实现它”“你尽力了吗”。让他当天写好交给我。出乎我意料,平时很少交作业的他晚自习时交给我的文章足有800字,其中详细列出了他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以及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等,也非常深刻的检讨了自己在学校的表现,认识到了这样的危害。我不失时机的充分肯定了他的理想,并鼓励他:每一个伟大的梦想,都是在不断的努力中变为现实的。此后的几天他的违纪行为明显的减少,我又不失时机在班上表扬他,并经常借一些专业书籍给他,要求他必须在规定时间读完,从前干什么事情都十分懒散的他,现在经常能在课余时,看到他阅读专业书籍,成绩也很快提高了。当然这其间也有几次反复,每当他对自己没有信心,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时,我就会让他拿出他自己写的那篇文章大声朗读。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成为好学生了,违纪行为几乎没有了。
经过三年初中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2.从学生的角度,关注问题生的学习、品行
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合作的建构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师、唯教材而独尊的行为。而是一种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每当学生出现“状况”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是在用训斥,不可理解的语气,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从不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是怎么想的?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同时要求教师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教师的“倾听”,能改变学生的被动课堂学习状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思考。一位善于“倾听”的教师还会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艺术,巧妙调整课堂的气氛,促进师生的沟通。有一次,我在课上把一道题讲了几遍,可是一个问题生还是不明白,当时我气的火冒三丈,课下我一直在想,我讲的很明白,为什么她不会呢?于是,我找她交流,她诚肯地跟我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听,而是我听不懂。”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错怪她了,我找到了真正的“病因”:由于她的基础不好,以至于拓展题思路跟不上。于是我从根本抓起,对于这些学习慢的学生,先让他们的基础打牢,然后在慢慢渗透拓展题,果然一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遇到问题时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关注学生,从而找到根本的所在,然后再寻求应对的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成绩。
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这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顾及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力和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关注焦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预设问题、创设情境。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以心比心,让我们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甘为人梯,真正做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尽到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3.经常与家长沟通
素质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与家长沟通便能增进家长和老师的感情和信任。如果赢得家长的认可,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这对教育学生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会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做一个成功的教师,既要得到学生的喜爱,也要得到家长的喜爱。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讲究方法,一定不要事无大小都要向家长报告,而是要有选择性的,与家长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教育孩子,所以切勿将沟通演变成向家长告状。
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关心爱护问题生。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尊重爱护问题生是转化问题生的感情基础。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关心爱护问题生、尊重问题生,在生活上体贴细心;在学习上帮助提高,坚持鼓励表扬,正面教育,但要注意适时、适度,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生,坚信他们在爱的关怀中定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问题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