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意为“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后用来比喻来势迅猛或行动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掩耳盗铃”源于《吕氏春秋》,说的是一个人偷钟怕人听见,于是捂住自己耳朵偷窃的故事,后来人们用此成语比喻自欺欺人。两个成语意思相差甚远,但是最近很多人却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先看几个例子:
(1)***和信息产业部在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了调整后的漫游费上限标准。(《北京日报》2008年2月21日)
(2)此次东航态度却出奇的好,赔偿大有“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4月6日)
(3)为数不少的店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的速度,把这张说明书作为“灵丹妙帖”,张贴了出来。(《中国企业报》2009年11月27日)
“迅雷不及掩耳”和“掩耳盗铃”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如此使用呢?原来这源于央视体育解说员韩乔生一次解说的口误:“韩国队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30米开外一脚远射,球进了。”这次口误成为笑谈,并迅速在各大媒体上传播开来。更有人将“迅雷不及掩耳盗铃”恶搞下去,扩展为“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头一棒打鸳鸯戏水淹七***_……”。一些媒体知道这是口误,所以在使用它时大多加上引号。有些不知内情的人被媒体使用的口误成语弄糊涂了,于是网上经常有人询问是不是自己记错了。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所以能够迅速蔓延,甚至以假乱真,除了一些作者出于娱乐目的故意使用之外,还有语言学方面的原因。口误属于心理语言学范畴,并非有语言障碍的人出现的语言错误,而是正常人说话时产生的语言运用上的失误。口误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是人的心理认知的一种外在表现。人们在说话时会将事先储存在大脑中的心理词库提取出来,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有时会将两个词项同时提取出来放到一个结构中,“迅雷不及掩耳盗铃”是说话者表达“迅雷不及淹耳”的意思时,受到“迅雷不及掩耳”与“掩耳盗铃”中“掩耳”这个共同要素的影响,将“掩耳盗铃”附加并糅合到“迅雷不及掩耳”中形成的。这种糅合主要是受到相同词汇项触发导致的,并非受到“掩耳盗铃”意义的影响。正如沈宏非在2010年10月10日的《东方早报》上对这种现象进行的解释:“解说员解说比赛时,眼睛里看着球员A,脑子里想起了球员B,嘴里说着球员C,实际指的是球员D,观众听的以为是球员E。”由于口误具有相同的认知心理机制,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认同别人的口误,甚至会产生相同的口误。再加上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它是口误,不明就里开始将“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当成正确成语使用了,例如:
(4)形形的炒家纷纷横渡琼州海峡,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亮剑海南。(《城市开发》2010年第2期)
(5)大灾之后,一些谣言总是难免,但谣言在华夏大地传播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还是令人瞠目结舌。(《世界报》2011年3月23日)
上例中“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并没有加引号,也没有什么特殊说明,表明一部分人开始以这种口误成语为正确成语了。上述现象不仅表明了口误具有共同的心理机制,同时也提醒我们语言工作者要注意规范使用语言,对于使用口误语言要加以必要的说明或标示,以免以讹传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说“迅雷不及掩耳盗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