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常言道:“人熟为宝”,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对比较了解,知根知底,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信任,也就是说熟人好办事,关键时刻,熟人之间可以谋取更高的个人利益。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种熟人社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性对熟人关系的侵蚀,社会上出现一些专门拿熟人下手谋取利益的行为,即为“杀熟”。
关键词:熟人关系;杀熟;信任危机
中***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061-02
中国历来存在一种人情关系――熟人。熟人之间由于交往密切,知根知底,比较容易产生信任的基础。熟是情的前提,人情、友情、亲情等都是熟所包含的内容。中国人办事历来喜欢找关系,而找关系的前提就是熟,不管是通过亲情获得的熟人关系,还是通过熟人介绍陌生人给对方,从而相互之间成为熟人,只要成为熟人,事情就好办,找关系、托关系就有门路,办事就容易成功,便更容易谋取个人利益。
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变得似乎高于一切,熟人关系也要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在极端自私自利以及个人主义的驱使下,一些人开始专找熟人,通过熟人之间的信任基础,投机取巧,从熟人身上谋取不义之财,熟人成为谋取私利的对象,“杀熟”现象愈演愈烈,熟人关系不再是一种信任关系,更多的变成一种博弈关系。
一、“杀熟”的含义
“杀熟”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我们现在所说的“杀熟”,是一种熟人之间的牺牲感情关系的主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熟人关系是沿着血缘、地缘的关系生成的,关系运作的主要形式是经济活动。在传统社会中,熟人关系受到人与人之间感情义气关系的制约,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当代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思路变得更宽阔,经济的发展方式也转变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容易受到工具理性也就是经济理性的制约,出现了很多因利益关系而结成的具有不稳定结构的熟人关系。由于个人利益的多变性以及自私自利观念的影响,熟人的一方在破坏一次熟人之间的契约而得到好处之后,自然会因利益的驱使,结成更多的利益熟人关系,接着破坏这种契约,从而获利,依次循环往复。这种熟人关系因受利益的驱使更容易产生“杀熟”现象。当然,那些因感情基础结成的熟人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也会发生“杀熟”现象,像是传销,就是典型的依靠亲情、友情等的“杀熟”现象,只是这种感情型的熟人关系比较稳定一些。
那么“杀熟”是如何形成并得以运转的呢?
二、“杀熟”的形成原因
首先,“杀熟”现象的产生与人本身的特性有一定关系。在熟人关系中,“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熟的最大弊端就是消弭原则。因为熟,熟人关系的一方可能会想到找掌握信息的另一方来帮忙,因为熟人可以帮助省去很多中间环节,少走弯路。人本身都有虚荣心、急于成功等硬伤,在看到熟人能帮忙之后,往往会一叶障目,难辨真伪黑白,从而为被熟人所“杀”提供了条件。再者,对于熟人,人们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认同与认知偏差。而欺骗者通常需要先伪装自己,如给人的外部印象是善良、待人和气、肯帮助人等。欺骗者对信息有充分的掌握,而受骗人往往不了解实情。杀熟者利用人们疏忽大意和拉关系等庸俗心理进行诈骗,诱人上钩。
其次,郑也夫先生在《走向杀熟之路》一文中,借助洛伦兹的实验,解释了“杀熟”现象的生物学根源。洛伦兹的实验表明:同类之间的竞争要比异类之间的攻击更为残酷,因为同类之间的竞争的目标是同种资源,而同种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造就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在人与人之间,郑先生指出“熟人因为地缘的关系,往往面临同种资源的争夺”,“熟人的关系则远为微妙和复杂。一方面,生物学中的同种资源的命题为这一关系埋藏下了残酷厮杀的种子。另一方面,文化企***以‘熟人’为突破口,迈向更广阔的信任与合作。”[1]这便指出,“杀熟”这一现象的形成首先是因为熟人对同种资源的争夺,继而,因为熟人文化使得杀熟有得以成长的沃土。
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导致工具理性对熟人关系的侵蚀,人情淡薄。在传统社会中,中国实行的是小农经济。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依靠自给自足,绝大部分的人被束缚在土地上,世世代代生产繁衍,劳动所得即是为了家庭需要,人的物质欲望遭到限制。同时,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人际交往的范围缩小,人们与周围的人交往频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受到很高的重视,对于感情的需求成为人际交往的核心。这些可以从传统社会的义利观中窥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的劳作也不再只是为了满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人际交往的范围逐渐扩大,人们不再只是局限于那么几个熟人朋友。与社会同时发生变化的还有人们的欲望。经济的发展逐渐使得人们想要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物质欲望越来越膨胀,并且,市场经济肯定了个人利益,人们满足个人利益的欲望随之得到***,“义”和“利”二者的选择,人们开始倾向于后者。在利益的诱惑下,道德沦丧,人们开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获取更大的个人利益,不道德的获利行为逐渐产生并且越变越多,“杀熟”也变得顺其自然了。
三、“杀熟”的基本形式
第一,以感情为基础的熟人之间的“杀熟”现象。这种感情是指亲情、友情、爱情等。以传销为例说明其形式之一。传销按其本质来讲是直销的一种,就是一种无店铺的销售模式,它节省了地皮与租金的费用,并且可以面对面地对顾客讲解产品信息,也提供了兼职的可能性。传销中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吸收下线,每吸收一个下线,下线的收入的百分之多少便可以直接收入到上线的腰包之中,而上线的上线也会因为下线越来越多获得升职、旅游等机会。获得下线往往要在熟人之间进行。熟人关系的一方会以各种原因要求对方到自己工作中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传销窝点),到达之后,传销组织便会对其进行各种利益诱惑,人们往往在这种诱惑之下,觉得自己可以从中获利,并开始疯狂寻找自己的下线。绝大多数非法传销的受害者,都是由熟人拉进去而成为下线的。在这一过程中,“杀熟”之所以得逞,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利用的是熟人之间的基于感情的一种信任关系。
第二,以利益为基础的非稳定结构下的“杀熟”现象。以感情为基础的熟人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趋于稳定的,而以共同利益形成的熟人关系相对来说是不稳定的。这是因为,个人的利益需求变化是很快的,或许在这一时期,这是共同利益,而过一段时间,你的利益和我的利益便会有所不同。这时,熟人关系的一方便会不再顾忌过去的利益联盟,而发生“杀熟”现象。这种非稳定结构下的“杀熟”最突出的便表现在案中。在一些案中,贪污者之所以接受贿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熟人介绍,贪污者便会放松警惕,收受贿赂,自觉万无一失,殊不知,正是这些所谓的熟人,在最后的检举中,都会成为有力的证人,以便洗脱自己的罪名。这便是由于利益基础上的非稳定的熟人关系造成的。当然,这种案中的“杀熟”还是大快人心的。
第三,陌生人之间经熟人介绍而成为暂时的熟人关系。比如说,A与B是熟人,B与C是熟人,而A与C是陌生人,这时,A需要购买一件物品,B说他的熟人C正好有销售,找C会便宜点,于是,A与B找到C以A以为便宜的价格买到该物品,该过程中自然不会有讨价还价的行为,实际上,A最后会发现他并不是以更便宜而是以更贵的价格买到了该物品,“杀熟”现象发生了。在这一过程中,A会想B是我的熟人,他介绍的人不会有错,而C会想,反正是B的熟人,折了面子的话也是B的事情,干脆我多赚点。于是,B成了间接的直接“杀熟”者,C成了直接的间接“杀熟”者。这样的“杀熟”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2]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脱离原来的熟人社会形态,改变了原来的信任格局,人际信任下降是自然的结果。由于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善或得不到很好执行,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在资讯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间接上当受骗经验,这一切使得人际信任不断降低。由此可见,虽然人们逐渐脱离了原来的熟人社会形态,但是因为在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屡屡受挫,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熟人关系。中国人际关系交往依然是建立在熟人关系基础上的。
参考文献:
[1]郑也夫.走向杀熟之路――对一种反传统历史过程的社会学分析[J].学术界,2001,(l):58-76.
[2]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