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国际著名钢琴家,1982年生于辽宁沈阳,被数家美国权威媒体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他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曾被《人物》杂志称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
谁是“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谁是“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
想不到吧,他,就是目前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25岁的郎朗。
如今有着太多骄人成绩的郎朗,早已被“天才”和“奇迹”的光环所笼罩,对他的钢琴人生,人们也耳熟能详了。可是,在成功之前,他是怎样起步的呢?
生来为了弹琴的小琴童
1982年,郎朗出生在沈阳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祖父是位音乐教师,父亲郎国任是文艺兵出身,在部队里做过专业的二胡演奏员,退役后进入沈阳市公安局工作。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郎朗很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在父母为他买了一架国产立式钢琴以后。刚刚看到父母买的钢琴,郎朗就觉得它不只是一件大玩具,因为它还能发出美妙、奇特的声音。
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听到蒋大为演唱的那首充满斗志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时,郎朗心里充满激情,立即沉浸到音乐之中。歌唱完了,但那奔放的旋律还在心头萦绕,于是,郎朗不知不觉地在钢琴上弹了起来。说来也怪,虽然没有学过音乐,歌也只听了一遍,郎朗却几乎把这首歌的大部分旋律都弹了出来,真是无师自通的小神童!爸爸妈妈非常高兴,决定送儿子去学钢琴。
不久,爸爸带郎朗去学钢琴,每次学习一两个小时。那时,他才3岁。虽然每天学那么久,郎朗却不觉得累,非常喜欢学。爸爸见了,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因为他发现,郎朗不仅有音乐天赋,还是一名能吃苦的好孩子。
郎朗4岁那年,爸爸带着他去见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教授。郎朗一走进朱教授的家门,朱教授就喜欢上了他。但看到郎朗还带着小手***,朱教授又有些担心:这个爱玩的小孩子,能专心练琴吗?他的悟性怎么样呢?当郎朗坐在钢琴前弹起曲子时,朱教授非常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把曲子弹得这么感人!看来,这个孩子有一定的音乐天分,不,应该说,他的全身都充满了音乐细胞!朱教授越听越感动,就对郎朗的爸爸说:“这是一个很有天分的孩子,生来就是为了弹钢琴的,我一定好好教他。”
为了未来的“世界著名钢琴家”
郎朗是个非常有志气的孩子,在练琴时,每隔一段时间,他都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周围学弹钢琴的人中,谁弹得更好,他就会记住他的名字,并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勤学苦练,早早地超越他。这个目标实现后,郎朗的心中又会记住一个新的名字。这样,郎朗不断地给自己制定目标,在超越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琴技提高了一个又一个层次,把琴练好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爸爸对郎朗更是充满信心。从郎朗学琴的那天起,爸爸就为郎朗设计、安排了详尽的学习时间表。爸爸认为,有了一个准确的时间规定,郎朗的学习就可以更有规律,这样才能持之以恒,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给郎朗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爸爸还把整个客厅都腾出来,供郎朗练琴。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郎朗渐渐养成了每天必弹钢琴的好习惯。每天清晨,只要郎朗的琴声一响,邻居就知道该起床上班了,不然就要迟到了。可是,有一个冬日的清晨,邻居们却错过了上班的时间,因为他们都没有听到郎朗的琴声。于是,他们纷纷议论:“郎朗是不是病了?要不然,他怎么不弹琴了呢?”
原来,郎朗前一天晚上跟父母去了舅妈家。晚饭后,郎朗和舅妈家的几个孩子正玩得开心,爸爸突然对郎朗说:“不行,你得练琴了!”舅妈为难地说:“哎,我哪儿有琴啊?”爸爸说:“就让郎朗在地板上练习指法吧。”于是,郎朗就在地板上敲了起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郎朗在5岁时,获得了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大家都为郎朗高兴。
为了郎朗的明天
在郎朗9岁的时候,爸爸做了一个决定,让郎朗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琴,因为郎朗已经超越了周围每一个学钢琴的孩子,如果不出去学习,怎会有更大的发展?可是,爸爸的工作却很难调动。为了郎朗的明天,他只好干脆辞职。
到了北京后,郎朗跟着爸爸住在丰台区白纸坊的一间筒子楼里,妈妈一个人留在沈阳工作,用她一个人的工资来支撑这个家。为了郎朗,妈妈每月只花100元的生活费,却把剩下的钱全寄到北京,因为郎朗和爸爸要租房子,要学习,还要生活。
为了减轻郎朗的思想负担,让他全心全意地学习钢琴,爸爸对郎朗说:“郎朗,你不用怕,我只是请了长假,工资和奖金还有,你尽管学习就是了。”
不久,郎朗有了新的机遇,中央音乐学院的赵屏国教授见到了郎朗。赵教授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孩子,认为郎朗的智商比较高,很有音乐天赋。赵教授对郎朗的爸爸说:“如果我下功夫培养,这孩子将来的发展前途绝不亚于著名的俄罗斯青年钢琴家――基辛。”这样,郎朗被赵屏国教授收为弟子。
每天,爸爸骑着自行车带郎朗穿过大街小巷,他们上午去上文化课,下午去学琴。为了更多地了解钢琴知识,爸爸每节课都要站在郎朗教室外“偷听”,等下课回家后,父子俩一边吃饭一边讨论老师教的课。郎朗没有辜负父母的爱和在北京艰苦的生活,10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从此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在租来的房间里,郎朗每天要完成8个小时的近乎残酷的训练,但郎朗却越弹越有劲头。渐渐地,他可以熟练地弹奏难度很高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还能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爸爸也替郎朗感到自豪,因为郎朗是迄今为止拿下这一难度极高的曲目的最年轻的钢琴家。后来就连著名指挥家马泽尔都感到惊讶:“郎朗的钢琴基础在哪里打下的?”有人告诉他说:“郎朗是在中国学的。”
爸爸的眼泪
不久,郎朗得到一个去德国参加比赛的机会,可是,这个好消息,却难坏了郎朗的爸爸。
在北京5年,家里已经非常困难了,3个人的生活就靠郎朗的妈妈一个人来支撑,这是多么艰难啊!眼看着郎朗的琴艺突飞猛进,爸爸当然为此高兴,可是,郎朗参加国际比赛,费用需要自付,必须拿出5万块钱来,这么多的钱,相当于郎朗妈妈整整5年的工资呀!最终,爸爸还是决定带郎朗去参加比赛。他瞒着郎朗,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块钱,他不能告诉郎朗这些,因为他不愿让郎朗忍受着压力去参赛。
结果,郎朗获得了大赛的第一名。这是多么让人激动呀,12岁的郎朗,居然在这样大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领奖的时候,郎朗和赵屏国教授在台上欢呼、拥抱。爸爸也和郎朗紧紧拥抱在一起。当郎朗回到国内后,班主任老师对郎朗说:“哎,郎朗,这很不容易,领奖时,你爸爸哭得那么厉害,我从来没有看到你爸哭过。”郎朗跟老师说:“不可能,我爸不可能哭,他怎么能哭呢?我都从来没看他哭过。”在郎朗的心里,爸爸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他一向佩服爸爸,爸爸怎么可能哭呢?
郎朗回到家里问爸爸:“我领奖时你哭了?”爸爸笑了,说:“我没哭,你别瞎说。”爸爸把参赛的录像带收起来了,郎朗虽然没有看到,但他体会到了爸爸的眼泪的滋味。
郎朗本身就是钢琴
在郎朗获得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第一名以后,爸爸又一次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让郎朗从中央音乐学院退学,报考美国的克蒂斯音乐学院。大家都很惊奇,郎朗的爸爸这么有把握?但是,郎朗果然不负众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美国这所著名的音乐学院。
在那里,郎朗一面学习各种课程,一面进入当地高中上文化课。除钢琴技艺日渐成熟之外,郎朗也从这里迈出了职业钢琴家的第一步,陆续获得了与克里夫兰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等大型乐团的合作机会,钢琴水平又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1998年8月14日,是郎朗终身难忘的日子。美国芝加哥拉威尼亚音乐节的明星音乐会在这一天举行。这是一场长达5小时的音乐盛典,邀请了5位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加盟演出。郎朗能不激动吗?他不仅可以听到著名钢琴家的演奏,而且还被列为钢琴家安德列瓦茨的替补。经过排练,郎朗才知道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因安德列瓦茨生病退出,看中郎朗,想和他合作。郎朗没有让大师们失望,他和芝加哥交响乐团以及著名指挥大师安森巴赫合作演出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令3万观众沸腾起来,他们雷鸣般的掌声环绕着全场,因为他们听到了最美的钢琴曲!《芝加哥论坛报》对那场演出给予了高度赞赏,说:“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
郎朗在不断地进步,他在不断地创造音乐的奇迹。有人评价说,郎朗在演奏时,肢体语言也极富观赏性,更让本已经激动人心的旋律美不胜收。所以,“他不是在弹钢琴,他本身就是钢琴。”
“郎朗本身就是钢琴”,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郎朗从5岁时就想当世界钢琴家,最终,他以自己的天赋及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郎朗还有更大的愿望,他崇拜的大师霍洛维茨和鲁宾斯坦,又像神话一样在召唤着郎朗。郎朗拥有自豪的爸爸和妈妈,他还有更伟大的钢琴梦在等待他去追求。郎朗热爱自己的祖国,他要把民族的东西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郎朗――琴人合一的天才钢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