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唇不对马嘴”,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俗语,意思是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
我们如果细细思考,就会产生疑问:驴唇不对马嘴是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那么驴唇对马嘴就是问答一致或事物两下相合了吗?该更不是。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驴唇不对马嘴”是“驴唇不对驴唇,马嘴不对马嘴”的省略式。由于“驴唇不对驴唇,马嘴不对马嘴”说起来太罗嗦,不符合日常交际用语从简的原则,所以后来人们便简化为了“驴唇不对马嘴”。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雪”与“霜”风马牛不相及啊,这里怎么联系到了一起?原来,这两句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门前雪;各人自扫瓦上霜,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省略。
在修辞上,这种相互省略,相互补充,彼此渗透,彼此隐含的方法,叫互文。古诗文中运用了这种辞格的语句颇多,我们不妨看一些。
“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意思是说,将***和壮士从***多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如果理解为“将***经过千百次战斗死了,壮士征战多年,胜利归来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也绝对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而是说月照关塞的现象,从秦汉到现在都是如此。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也绝对不是说主人刚刚下马,客人早已经在船中等候了,而是说主人和客人下马后一同来到了船上。
我们如果稍不注意,阅读古诗文时意识不到是互文,就有可能出现理解错误。这里举一个例子。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五册选了杜甫的五首律诗,其中一首为《客至》,第三四句为:“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人教社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谈到这两句诗时这样说:“上句意思是既无人来,也就懒得去扫门前的花径,由它凌乱下去,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了。这其实正是为下句做铺垫,因为下句说的就是‘客至’,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已多日不闻敲门声了,颇有冷落之感,这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气盎然。”显然理解错了。这两句诗用了互文辞格,意思是说,花径不曾扫过,现在为了迎接客人的到来,扫得干干净净了;自己平日足不出户,蓬门未曾开过,现在为了迎接客人的到来,也早早地打开了。这样理解,我们才能体会到诗人欢乐喜悦的心情。
专家学者都出这样的错误,我们作为一个初学者,在阅读古诗文时心中就更应该装有互文才行,否则,闹出理解方面的笑话,就可能是司空见惯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