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生活在北京”的董卿,因成为鸡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女主持而愈加引人注目。不过,在许多人眼里,她依然是一个地道的上海女人。
董卿的上海女人味渗透在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精致、细巧且富有韧性。所以,即便以后董卿生活到别处,她仍然还会是个十足的“上海女人”。
瞒着父母考上戏
董卿自小就喜欢文艺,但学理科的母亲和学文科的父亲对她的爱好都不太支持。一直将董卿当男孩子养的父亲,对她的要求极其严格,不但不准照镜子,不准参加文体活动,而且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是母亲缝制的或者是表哥表姐的“旧货”。
韧性的董卿并没有因此磨灭对艺术的憧憬,17岁那年她瞒着父母,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收到复试通知书那天,家里引起轩然***,但倔强的董卿最终还是让父母双双从嘉兴陪她到上海参加了面试。
进入戏剧学院后,父母每月给董卿的生活费是50元。在当时,这点钱吃饭是绰绰有余,但对爱美女孩来讲却难免有些捉襟见肘。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董卿只好努力学习以赢取奖学金。当初一等奖学金每月发放的是72元餐票,董卿每次拿到餐票便与班里的同学兑换现钱。
有了这笔收入,再加上精打细算,董卿的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只要是当时流行的,在董卿身上都能一一见证。
找个懂我的男人
从上海东方电视台到东方卫视,董卿在上海做节目主持人已有整整10年的光景。在一个地方生活10年,对董卿这样注重细节的女人来说,她可以被塑造成更像上海女人的女人。董卿一直喜欢美国一位设计师的话,“细节与上帝同在”。
刚到北京租房子时,董卿只有两点要求:一是卫生间一定要干净,二是卧房要私密。每次回家,她会把每个房间的灯全部打开,到睡觉前再全部关掉,包括拉上厚厚的窗帘。董卿是一个喜欢极致的上海女人,黑要黑到彻底,亮也亮到极致。就如同对待爱情:该爱的时候一往无前。
董卿曾说过,如果让自己只带三样东西在荒岛上生存,一是书;二是一粒种子,“在岛上生根发芽,让我看到希望存在”;三是男人,“带一个爱人过去,生活中不能没有这些”。她的生活里可以没有婚姻,但不能没有恋爱。恋爱让女人如此美丽,董卿深信不疑。谈过恋爱的董卿很陶醉当时的状态,“我会犯恋爱中的女人所犯的一切错误,比如小心眼、占有欲、疑神疑鬼呀,但也会显出陷入爱情中的女人所有的可爱之处,天真、单纯、愿意为对方去做很多事情、让自己变得更好看一点……”
董卿欣赏的男性品质是智慧与宽容。安全感首先来源于对方的智商,评价男人,她的习惯用语是“这个男人质地不错”。“我希望对方能懂我”,董卿这样说,但到底有多少人能够懂得董卿,这是只有她自己能回答的问题。不过就董卿那种义无反顾的性格而言,如果她觉得哪个男人可以读懂她,她是一个可以彻底投入一次的女人,哪怕天涯海角,哪怕背井离乡。就譬如当初她放弃家喻户晓的《相约星期六》栏目,加盟刚刚起步的上海卫视;又譬如她可以放弃用五年时间换来的《从星开始》、《新上海游记》、《海风伴我行》、《亲亲百家人》节目,毅然成为“北漂一族”。有舍才有得
作出放弃上海,漂在北京的决定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很艰难的事情。上海有父母、朋友、心爱的房子,对工作驾轻就熟,生活也很悠闲……尽管董卿动身去北京时,并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否能够实现,但无法估计的前景让董卿觉得生活充满了激情。上海的生活对董卿而言已没有悬念,“再往前看,看到的是和现在差不多的”,而到北京就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我希望在这里能寻找到自己的舞台”。
为此,她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只能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没有时间去挑选合适的健身场所,更无法像在上海那样开车兜风以缓解压力。不过遇见朋友,充满激情的董卿总会笑嘻嘻地说,“这些都是次要的,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董卿是个爱好极其广泛的人。她喜爱所有美食,喜爱所有值得读的书,还喜爱所有好听的歌。董卿是个怕自己落伍的女人.如果接到周末去卡拉OK唱歌的邀请,她会临时抱佛脚,买一堆最新流行音乐现学现卖。董卿还是个很狂热的追“碟”者,蜷坐在沙发里,只需一台彩电,甚至没有环绕音响,她也可以美美地过上一天。这就是董卿,当她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时,她便是一个十足的感性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