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城市发展中,屹立在其中木构建筑显得格外独特,当我们走进木构建筑前,其屋檐下疏朗雄大的斗栱给人强烈的感受和视觉冲击力。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到:“中国古代建筑有两个明显特征:斗栱,屋顶。”斗栱不但起到跳出以承重的作用,而且它的装饰价值也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建筑符号,是我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木构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木构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木构建筑、屋檐,斗栱,屋顶
中***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斗拱的起源
斗拱,是中国古建上的一种构件,主要是由于用木结构,在木结构影响下产生的。先民们从观察大树杈受到启发,从树杈影响到房屋立柱上做“叉手”,做“叉手”又在树影响下支承横木,因此在变体结构产生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就这样产生出来的斗拱,越发展越复杂。在许多有名的古代建筑、重要的建筑上都应用斗拱。斗栱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形象见于周代铜器(如“令觳”器足上的栌斗,铜器表面的建筑纹刻等),再到战国时期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砖石、建筑明器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栱的形象。而且石墓中的实物虽然是仿木的作品,但是很大的程度上还保存了原有的建筑风貌。
2 斗栱解析
一块弯起像弓一样的短木叫栱,其上有槽口的方木垫块,像盛米的容器叫斗,斗和栱的叠加形成斗栱。
2.1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栱下方的称坐斗,也称大斗宋称栌斗,汉称栌,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如位于挑出的翘头上的叫十八斗或交互斗,位于里挑和外挑的横栱二端上的叫三才升,位于坐斗正上方的叫槽升子或散斗。他们的外观都差不多只是体型有大有小,开槽口的四面和两面有区别。 坐斗的正面叫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斗口两侧凸起得部分叫斗耳,斗口下平直部分叫斗腰或斗平,下面倾斜的部分叫斗底。没有斗耳的平盘斗,常用于角科上。《营造法式》“造斗之制有四”一为栌斗,二为交互斗,三为齐心斗,四为散斗。栌斗就是用于铺作最下层的大斗,常用方斗,有时也在柱头上用圆斗,此时补间铺作上需要用讹角斗,讹角斗就是把方斗的四角刻成内凹状。交互斗用于出挑的栱,昂上,可能因为都上的十字开口,上承十字交叉的构件,故称交互斗,及清式十八斗。
2.2栱 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栱”。现存遗物以汉代为最早,已有矩形曲线形、折线形以及曲线与折线混合形,到了唐代才统一了样式。《营造法式》中栱有五种,分为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
2.3昂 昂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昂与华栱一样主要作用是出跳承重,但它还可以调节出跳与跳高的关系。昂有两种,分为上昂和下昂。《营造法式》规定“若昂身于屋内上出,皆至下平榑。”
3斗拱的作用
3.1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3.2 防震性 斗拱精巧的榫卯,在地震发生时,能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3.3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屋檐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轮廓更加优美、壮观。而且能起到雨篷的作用。
3.4具有装饰性,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单位:“朵”
3.5 可以鉴别建筑朝代
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4 斗拱在历史时期的样式
从先秦到唐代保存完好木构架建筑较少。主要述说从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斗拱。
4.1 唐代
唐代斗栱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当时的柱头铺作已经相当完善,并且使用了下昂,总体行制与后代相差不远,但斗栱的结构显的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这个时期斗栱的特点在于柱头斗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栱中,使斗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枋交搭在一起。斗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
4.2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时期,这时的斗栱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转角铺作已完善,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尺度和形式已经统一,在结构上的作用也发挥的较为充分,内檐斗栱出现上昂构件,规定了材的等级,并把它和栔作为建筑尺度的计量标准等等。斗栱的形象开始走向柔美绚丽,比起宋代以前,一般用料较小,使得整个铺作的组合比较复杂,斜栱在这时期普遍使用,这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斗栱机能开始减退,趋于装饰。自宋代《营造法式》这种建筑标准颁布以来,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宋代斗栱在注重其自身要跳出以承重的功能上也注重了美观、细节、装饰,相比唐代,装饰性更强。由于《营造法式》所规定,使得这时期的建筑标准化,定型化。这时期的遗存建筑很多,仅举几处代表性的建筑,便能了解这时期的斗栱变化。
4.3元代起,斗栱尺度更小,真昂不多,建造的更加细腻,直接承托屋顶的功能转由挑檐承担,它的原始作用逐渐消失。
4.4明清时期斗栱的尺度更小,柱头科和平身科尺度已有差别,后者攒数由宋代的一至二朵增加到了四至八攒,而且都用假昂。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栱中,而是压在斗栱最上一挑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总之,由于斗栱有逐层挑出支撑负载的作用,可使屋檐较大,又有装饰效果,成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特征之一。明、清建筑斗拱变小,只有柱高几分之一;数量多,柱间多达4—8朵。屋顶出檐较短,大约一米。色彩繁复华丽,风格富丽堂皇。
5斗拱在现代建筑运用
现代建筑 世博会——中国馆 中国馆被称为“东方之冠” 是以一个“中国红”斗拱与世人见面。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式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对中国文化的很好表达。“东方之冠”坐落在世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位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国家馆居中突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形似斗拱。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成为中国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认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表达文化的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为了选择一个合理的造型,他们从中国的绘画到雕刻,从出土文物到江南园林,从象形文字到京剧脸谱,每一个文化符号似乎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每一个符号似乎又都不能达到心中理想的境界。经过百般琢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对建筑设计师启发很大,于是决定从其入手,终获成功。在建造过程中,中国馆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性诠释,并大胆革新,将传统的曲线拉直,层层出挑,斗拱最短处就伸出了45米,最长处49米,使主体造型显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和结构美。这些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结语
斗拱作为民族文化一部分,我们理应保护,更需要传承,在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才会让更多人了解、熟悉传统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特有的建筑构件“斗栱”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