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南方热带的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建成,它将是继酒泉、西昌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之后,建设的第4个卫星发射基地,并且预计文昌卫星发射基地2010年前投入使用,届时将形成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格局。从本期开始,将连续4期为读者介绍这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称“西昌卫星城”,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始建于70年代初期,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发射中心拥有测试发射、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系统。发射场区的两个发射工位及技术测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能担负和完成多种型号的国内外卫星发射服务。在中国目前的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功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完善,既能发射采用低温推进剂的“长征3号”系列运载火箭,又能发射运载能力较大的捆绑火箭。
历史回顾:长征火箭百叩苍穹
1970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
1982年,交付使用;
1984年,发射中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时,当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只能使用一种型号火箭,运载一千四百多千克的有效载荷;
1985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业务;
1990年4月7日,中心成功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随后又相继把美国研制的澳普***斯B1、B3和亚太1号、亚洲2号、亚太1A、马部海等国际通信卫星送入太空;
1990年7月,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从这里起飞,将1颗模拟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1997年8月,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中推力最大的火箭―――“长征3号乙”火箭再次从这里升空;现在,该中心已能使用长征3号甲、长征3号乙、长征2号丙等5种型号火箭,将有效载荷从数十千克至数千千克不等的卫星送入太空,实现了从使用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的跨越,运载能力不断攀升。
1998年7月,我国制造的“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发射升空,成功地将法国宇航公司为主承制的“鑫诺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的第1颗由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
2006年10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功率通信广播卫星“鑫诺2号”,由“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2007年6月,“鑫诺3号”通信卫星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2007年7月,中国卫通中星6B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2007年10月,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1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2008年第一季度,中星9号届时将在西昌使用我国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名副其实的“天然发射场”
据航天专家介绍,这里具有“天然发射场”的优越条件:一是纬度低(北纬28.2度),海拔高(1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
二是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对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通讯的布网有利,能满足多个发射场的建设。
三是晴好天气,“发射窗口”好。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
西昌的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因此,一座现代化高科技的卫星发射中心,就高高矗立在西昌北部的大山里,这里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
从单一型号火箭发射到多种型号火箭发射,从发射国产卫星到承担国际商业发射,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极轨卫星到将要开展探月卫星发射......经过20年“长征”洗礼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如今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先进水平的综合航天靶场,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火龙出水”的西昌发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