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原为《八一宣言》润色始末

胡秋原是我国著名爱国学者,生前见证并参与了国共三次合作,有“台海破冰第一人”之誉。笔者在撰写《胡秋原全传》期间,通过采访传主与查阅解密原始档案发现,王明曾请胡秋原为《八一宣言》润色——

王明力邀胡秋原赴苏

那是1934年12月25日,应第三国际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明之邀,流亡在英国的胡秋原来到了莫斯科。王明专门设家宴为胡秋原伉俪接风,有第三国际东方部主任米夫与康生夫妇作陪。

饭后,王明、米夫、康生与胡秋原言归正传。

也许是考虑到胡秋原参加过1931~1933年间的“文艺论战”与“福建事变”,是***“关门主义”的受害者。为了打消其顾虑,王明郑重其事地从口袋中取出一份准备好的稿子,足足讲了一个小时。阐明自(1931年9月)王明随米夫到苏联,出任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团团长以来,中共***策的调整。其中包括1934年11月14日,王明起草的致中共中央的信。批评了中共中央对十九路***采取“关门主义”方针,最终导致“福建事变”失败,从而加剧了蒋***对红***的围剿。

王明一边说,一边从桌上拿着一叠俄文、英文和中文文件,请胡秋原看——1933年1月17日,王明秉承共产国际的旨意,起草了“一·一七宣言”,并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府***和中国工农红*********事委员会***的名义。此宣言虽仍称呼“***阀”,但提倡“联合”,颇具《八一宣言》的雏形。同年1月26日,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又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了《中央给满洲各级***部及全体***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的任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对满洲各级***部和全体***员提出了在满洲建立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的要求。还有王明、康生几次联名致信国内的临时中央,信中都谈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

王明进而强调指出,中共领导的工农红***突破了第五次“围剿”后,正在进行万里长征。由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在群众中无法公开出版***的刊物,宣传***的抗日救国主张。为了团结全民抗日救国,中国代表团决定以巴黎反帝大同盟机关报的名义办一份周报——《救国报》(1935年12月9日更名《救国时报》),在莫斯科编好打版,寄到巴黎印刷发行。因为久仰胡秋原多年来一直主张抗日,文笔犀利,作品颇丰,所以特地邀请其来苏。

说到抗日宣传,胡秋原可谓一腔热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毅然放弃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籍,返国投身抗日宣传。先后在上海、福建主办的《文化评论》、《读书杂志》、《抗日战争号外》、《国民日报》等发表抗日著作。《中国著作者为日***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所以,他听了王明的一番新论后,立刻引起共鸣,他说:“贵***准备全力抗日,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不过,据我所知,贵***会写文章的人大有人在,在下何德何能肩此任?”

“秋原兄,不怕你笑话,我们在莫斯科同志之中,无一人懂日文。而你精通日文与英文,能用第一手资料为《救国报》写文章,以光篇幅。我们本来等待你来写发刊词的,因为准备1935年元旦出创刊号(实际延期到1935年5月15日创刊),时来不及,只好自己写了,这里有一张清样,请你指教。”王明说。

胡秋原见王明的态度非常诚恳,也明确表态:“中华民族,抗日则生,不抗日必亡。世界安危和中国存亡都到了决定关头。贵***此时办一份抗日报纸,在下愿尽一己之微力。不过,我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只能写我能写、愿意写的文章,在这范围之外,非我力能所及了。”

王明一骨碌站起来紧紧地握着胡秋原的双手,说:“非常感谢先生接受我们的邀请。我完全明白先生的意思。我们所期望的,就是胡先生关于抗日救国问题的分析和主张。”

“不知报社是否有日文资料?”胡秋原问。

“瓦尔加世界***治与世界经济研究所,有很多日本报纸、杂志和书籍,可以借阅。”米夫插话说。

“那就好。”胡秋原说。

临别时,王明告诉胡秋原,改天会派人去看他,并洽谈有关具体事宜。

次日,受王明委派,一位俄国名字为胡加可夫的中国留学生,陪同胡秋原到瓦尔加***书馆查阅日文资料。嗜书如命的胡秋原一走进***书馆,顿时被琳琅满目的书刊所吸引。胡加可夫说到,“外国工人出版社主任是一俄人,而《救国报》是由出版社中国部主办,由李明(立三)同志负责。”

为“八一宣言”建言润色

1935年7月30日夜,胡秋原结束度假返回莫斯科。王明专门在寓所设家宴为胡秋原伉俪接风洗尘。

晚饭后,王明对胡秋原说:“第三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已于7月25日开幕。这次大会就是要将我们谈的反战、反***统一战线新***策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明天轮到我发言,我准备代表我们***发表一份告全国民众宣言。此文关系重大,所以特请秋原兄不吝惠正。”

“王先生何必那样客气,我一定认真拜读。”胡秋原立即说。

这里所说的“宣言”,就是后来推动全国抗日的《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当选为***,王明是19个***团成员之一,中共代表、王明、、等4人当选为执行委员,秦邦宪和康生当选为候补委员。王明代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发言。

因王明于1934年9月参加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筹备委员会,对斯大林及共产国际在策略上的重大转变早有所知——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批评了片面强调“下层统一战线”的观点,提出了改变统一战线策略的问题;此后,共产国际一再致电和发表文章,建议各国***同第二国际和社会谈判,联合反对***主义。而法共人民阵线的建立,又为这一新策略路线的现实可能性提供了有力证明。所以,王明根据这一新策略,在对国内临时中央和东北各级***部传达号令的同时,拟在共产国际“七大”召开前夕,效法法共的做法,起草一份宣言。

关于起草《宣言》的过程,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吴玉章曾告诉胡秋原:1935年6月在莫斯科听到《何梅协定》、平津日寇屠杀国人及上海《新生》事件等消息后,吴就急电在苏联疗养地基斯罗沃斯克的王明共商对策,提出了展开***新局面的《八一宣言》(《吴玉章自传》,《历史研究》1981年第4期)。同年7月,王明回到莫斯科后,用了4天时间起草《宣言》初稿。

另据苏联1956年移交的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载:1935年7月14日,代表团召开了由王明、康生等13人参加的会议。会议首先原则通过了王明起草的《宣言》,接着决定由王明、康生等7人组成一个委员会,对文字加以修改并写一封加以解释的信。要求宣言在7月15日修改完,解释信则在7月20日以前定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会议记录》)。由于此间胡秋原正在黑海度假,未参与讨论,故王明特地单独征求其意见。

胡秋原一目十行地看着王明的手稿,顿时被文中的内容尤其是“十大纲领”所吸引。赞扬之声不禁脱口而出:“王先生这篇力作真可谓字字千钧,而且与贵***过去的提法有所不同:冲破了‘关门主义’的小圈子和下层统一战线的框框,宣言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比去年(1934年)所提六大纲领,更为完善。反映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的愿望。”

“说实话,我在起草时,认真总结了我***最近7年来的工作和斗争的经验与教训,就考虑要与以前的宣言有所不同。当然,起草的指导思想既包含共产国际总策略方针的要求,也受了秋原兄的影响,有的地方甚至引用了大作中的一些句子。不过,我今天请你来的目的,不是听你的恭维的!还望老兄多发表高见。”

胡秋原知道,这里的“共产国际总策略方针”,是指斯大林及其主导下的共产国际,通过中国代表团和苏联驻华使员,要求中共尽最大可能与合作,并尽量避免与发生摩擦,共同抗日,以牵制日***,减少对苏联的压力。时任苏联驻华武官、***事顾问崔可夫,晚年在回忆录《在华使命》中披露,斯大林曾对他说:“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崔可夫:《在华使命》,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在胡秋原看来,斯大林此举的本意虽非救中国,亦非救中共,但客观上顺应了当时中国的民心。

而王明所说引用胡秋原的文章,则是指胡发表于《救国报》上的《抗日就是一切,一切归于抗日》一文,后收入胡秋原著述《中国***根本问题》(汉口时代日报1938年版)。所以,胡对王说:“谢谢先生信得过我。我事先声明,刚才我可不是恭维,而是发自肺腑之音。不过,有几处的用字遣词,我倒有点不成熟的意见。”

“请老兄直说!”

“我认为,作为中共的宣言,虽然是呼吁全国同胞,但主要对象还是。原则上,对于的不抵抗***策,固然应该批评,但我们对它转向抗战应抱殷切期望。所以,在提到的地方,行文要留有余地。当然,这是我的一管之见。”

“老兄高见,我一定认真修改。今天晚上我还要再过细地看一遍,明天以明电码(即通用的明码电报)发给上海、南洋和美国的中文报纸,然后再译为各国文字。”

事实上,王明修订后的《宣言》,在“国防***府”的10条“行***方针”(又称“十大***纲”)中,采纳了胡的建言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日本加紧侵吞华北和***府对日妥协的面目。而在全文的第三段将、、张学良等列为“***贼”,称黄郛、杨永泰、王揖唐、张群为“老***”。

事后,王明曾向胡秋原透露,他在共产国际大会上所作的诠释《宣言》的长篇发言,讲了一整天还没有讲完,夜晚又接着讲。这一发言后改名为《论反帝统一战线》,其讲话摘要刊登在联共机关报《真理报》上。在共产国际“七大”***团上,王曾向斯大林汇报了《宣言》的要点。斯大林明确指出:“日本***阀有一个特点就是怕打,就是欺软怕硬,……你们中国这么多的人民,只需团结合作,只要抗战到底,一定能得到胜利。”

《宣言》定稿后,王明将它翻译成俄文,又送交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审阅。季米特洛夫的报告和共产国际“七大”大会的决议中明确表示:“我们赞同英勇的兄弟的中国***这一倡议:同中国一切决心真正救国救民的有组织的力量结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

《宣言》首次公开在报刊发表是1935年10月3日(《救国报》第10期),因其落款时间与明码电报的时间均是1935年8月1日,故名“八一宣言”。

由此可见,《宣言》的出台既有国际因素,又有国内因素,虽然主要撰稿人是王明,但也吸收了代表团成员、《救国报》中外专家的意见。

王明一直视《八一宣言》为自己的得意之作。1935年11月他在《新形势与新***策》一文中写道:“开始认真应用这个新***策的具体表现,就是本年(1935年)8月1日中国苏维埃***府和中国***中央共同署名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又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宣言》,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历史文件,这是中国***和苏维埃***府为建立抗日救国的统一战线的具体提议。”(《王明言论选辑》,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版,第476、477页)

也多次把《八一宣言》同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决议、1936年12月的对西安事变通电、1937年2月的致三中全会电等相提并论。

《救国报》起死回生

1935年11月中旬,正在《救国报》蒸蒸日上,准备发行第16期之际,忽然半路杀出了程咬金——法国***府竟棒喝“停止邮寄”。

经查实,其导火索是《救国报》刊载了一封***痛斥为“恶丈夫”的公开信。

胡秋原告诉笔者,***旅苏期间,苏联两大报纸《消息报》与《真理报》曾刊发过其两封公开信,均轰动一时。

第一封公开信发表于1927年4月下旬,发动“四·一二”之后。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蜜月期的1925年10月底,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行前遵之命加入中国。是年10月1日在日记中写道:“我再次提示经国,我决定允许他到俄国进修。”

抵达莫斯科后,校方给***取了一个俄国名字: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伊利札洛夫。1927年秋至1930年5月,他转入托马契夫中央******学院学习,并在此加入共青团与***。

“四·一二”事变前,苏联一直视为中国***的“英雄”,***自然是鲜花簇拥的“好汉”。可是,随着父亲“清共”变为叛徒,儿子差一点成为“混蛋”。

那是1927年4月18日夜,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召开了声讨大会。17岁的***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毅然冲上讲台,信誓旦旦地表示:“当口头颂扬着***的时候,已渐渐地开始出卖***,一心想和、孙传芳同流合污。一度是我的父亲和***朋友,现在却成了我的敌人。几天前,作为***者的他已经死去,现在活着的是他反***的灵魂。打倒反***!”

4月21日,苏联的第一大报纸《消息报》在刊载的《父与子》一文中,摘录了***谴责的公开信《严正声明》。苏联的国家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塔斯社立即予以刊载,一时间迅速传遍世界各地。时为中国国民***中心的武汉,报纸也是连篇累牍地报道。其中汉口《人民论坛报》于4月24日在第一版全文刊发。***的公开信云:

介石,我不认为你会听到我要说的话,你也可能根本不想读到它们。但是,不管你读不读得到,我都要写出来。今天,我要重复你曾经在信里告诉我的话。谨记住“***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我愿意为***赴汤蹈火。”现在我要说,***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今后我不再认你为父。

第二封信发表于1935年9月,是***写给生母毛福梅的公开信。

这封信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由王明,***签名的公开信,先在《救国报》上首发,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也于1936年1月全文转发。信中谴责是“全体人民公敌,因此也是他儿子难以和解的敌人”。同时,还是一位“恶丈夫”。声称他“以这样的父亲为耻”,无颜回国见江东父老。信中写道:

“母亲!您是否记得?谁打了您,谁抓了您的头发,把您从楼上拖到楼下?那不就是吗?您向谁跪下,哀求让您留在家里,那不就是吗?谁打了祖母,以至于叫祖母死了的?那不就是吗?这就是他的真面目,是他对待亲上的孝悌与礼义。……你的儿子现在非常了解人的生活,以及***受榨欺、压迫人民的方法……他绝不会回国去,宣扬那个吹嘘大话的父亲手中勉强抓住的怯懦的武器。”

台湾***史馆藏***回忆录透露了此信发表的过程。那是共产国际“七大”会议之后的一天,王明对时为乌拉尔马许工厂的《重工业日报》副主编***说,时下国内谣言纷传,你在俄国被捕。你应该写封信禀告母亲,你在这里工作、完全自由。随即王明把自己拟好的一封信交给***签名,不料,当场遭到蒋的拒绝。后经朋友劝说:如果签署这封信,日后可能有机会回国。蒋这才勉强接受,并在原文中加了一句话:如果母亲想见儿子,请到西欧来会面。

另一个版本则是根据雅哥达的建议,由***亲笔所写的信。据***回忆,他在王明的信上签名后的第二天,二人一同去见苏联情报机关——国家安全部***雅哥达(Genrikh Yagoda)。***原以为雅哥达是个冷面孔,没想到,接见他们时,和颜悦色,并以同情的口吻,要求王明销毁其信。指导***自拟一封家书,信中不直接表达回国的愿望,只“表达思家之情”。如:“我无日不盼望着再尝尝久已未尝的家常小菜。”王明虽然当场接受了这一封信,可是却把代拟的那封信送回中国,并透过《救国报》与《真理报》公布全文。

胡秋原分析,这封“公开信”的幕后推手很可能是斯大林。因为收到中共用明码电报的《八一宣言》电文后,集团并未公开表态。于是,通过公开披露“蒋氏父子反目”,作为刺激的一着妙棋,达到逼蒋抗日之目的。

这份轰动一时的信件,《救国报》1935年9月首发后,《真理报》1936年1月,《纽约时报》1936年2月12日第12页相继转载,一时间传遍中外。

《救国报》辗转传到手里,他真的被激怒了,当场破口大骂,恨不得马上封报抓人。只是《救国报》远在法国出版,他鞭长莫及。于是,他急令驻法大使向法国***府施压,强烈要求取缔《救国报》。法方虽标榜言论自由,但为了减少外交纠纷,便以内阁的名义对《救国报》喊停。

《救国报》是中共惟一在海内外发行的机关报,一旦停刊,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王明即派历经、辛亥***、讨袁战争、北伐战争的老将吴玉章,到巴黎进行交涉。吴后来在《关于〈救国时报〉的回忆》中说:我去找法国***的同志商量复刊事宜,他们对我说:“这不是什么法律问题,而是***治问题;这次令《救国报》停刊,是法国***府为了外交关系由内阁决定的;与抗议均无济于事。”并说:“好在法国***府向来标榜言论、出版自由,如果把报头的汉字和法文稍加修改(保持大意相同),仍可继续出版。”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在开展,国内人民和国外华侨纷纷来函订报,而且报纸的纸版要从莫斯科航空寄来,如不及时解决,就会造成报纸脱期。于是,经请示领导同意,迅速改称为《救国时报》。《救国时报》在“一二·九”运动爆发那天更名复刊,法方也没追问。

《八一宣言》犹如发聋振聩的号角,通过《救国报》在国内外广为传播,迅速卷起一股爱国浪潮。不论是爱国将领、“一二·九”运动爱国学生,还是东北抗日联***,或是海外华侨,都将其视为共赴国难的连心桥。当时,退居泰山的冯玉样看到《八一宣言》后,就公开提出联合抗日的主张。流亡在莫斯科的方振武,从吴玉章那里见到《八一宣言》后,“大受感动,潜到美国去宣传”。许多旅美华侨于1935年12月听完方振武的演说后,立即致电南京***府:要求即行建立国防***府。张学良在1935年11月间从杜重远那里了解到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后,当即表示同意与红***联合抗日,并要杜重远帮他与中共取得联系。一位华侨读者曾致函《救国时报》说:“凡是读过本报的人,都愤恨日本和一切***贼***,而且争先恐后地要先读贵报。记得有一友人带《救国时报》一张往马六甲,该报由侨胞互相传递,直至破烂不堪,字迹模糊,还是不肯放手。”

《救国时报》发行后,***通过关系从上海商务印书馆搞到一套汉字铜模,可以直接在巴黎编排印发,缩短了出版周期。刚刚复刊时为周刊,很快改成五日刊、三日刊。

由于《救国时报》贴近读者,发行面广,影响大。行销祖国各地与海外4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万多订户,其中海外9600余户。该报通过连续报道东北抗日联***第一***抗日动态、***人来信,起到了传达信息、激励斗志的作用。当报纸遇到经费困难,该***总司令***勒紧裤腰带捐助,并来信说:“贵报内容之精彩,议论正确,而所标出宗旨为不分***派,不问信仰,团结全民,抗日救国,正与敝***之宗旨相合……”

***曾告诉胡秋原,对于《八一宣言》的产生和发表,当时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并不知道。同时,上海中央局机关遭到破坏,工作了四年之久的上海地下电台停止工作,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之间失去了电讯联系。中共和红***陷入了极端艰难困苦的境地,又受到数十万大***的围追堵截,因而对于外部世界所发生的事所知甚少。

当中央红***长征到达四川阿坝州听说《八一宣言》时,以为是所为。所以,中共中央***治局于8月26日在毛尔盖索花寺院召开扩大会议后,专门派潘前往苏联了解真相。为此,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中华全国总工会驻红色职工国际的代表张浩(林育英),于1935年11月取道蒙古回到陕北,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中共中央才了解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统一战线的号召,并据此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治局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会议通过的《目前***治形势与***的任务决议》,可以看到《八一宣言》的影响。

国共谈判莫斯科

《八一宣言》客观上推动了国共两***间的直接接触。

中共代表团为筹备开启国共谈判,于1936年1月11日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讨论,经王明、康生、***三人相商,决定首先由***出面,与邓文仪进行试探性接触。

当日,王明邀请胡秋原在商谈创办一份抗日统一战线刊物时,问用什么名称,胡秋原提出“全民”二字,意思是包括各阶级联合对外,而不是自相斗争。王明十分赞成,于是便有了《全民月刊》的面世。接着,王明又说:我们想将中共的新***策直接传达到的最高当局。拟找与蒋有密电来往的国民***府驻苏使馆武官邓文仪。并向胡秋原说明了要找邓文仪交涉的原因——

那是《八一宣言》通过明码电报和《救国报》发表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宣言》在共产国际机关刊物《国际新闻通讯》(英文,第十五卷第六十期第1488—1491页)全文公布后,回国述职的驻苏武官邓文仪遂将该报带回国,并译成中文面呈。蒋读过之后,与前期收到的明码电报对照,完全一样。于是,蒋氏确认: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肯定是苏联人的主意。而苏联人这样做,也许是要与南京***府结盟。据此,蒋决定:走一走莫斯科路线。1935年11月,经多次小范围的讨论,蒋初步确定了***治解决***问题的方针。

12月19日,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拜会时说:苏联***府同意与南京***府就***事互助协定一事进行具体的讨论。于是,授意邓文仪和中委、CC系头子陈立夫,先后前往苏联驻华使馆会晤鲍格莫洛夫,一面强调南京***府决心联苏的意***,一面从侧面探询苏联***府对中共新***策及***治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陈立夫还特别暗示说,方面有意派一名中央委员前往莫斯科与各方面进行直接的联络,也愿意与中共驻莫斯科的代表进行***治接触。

12月21日,邓文仪受命乘苏轮经海参崴赶回莫斯科。而三天之后,已被指定负责***治解决***问题的陈立夫也化名李融清,连同俄文秘书张冲,化名江淮南,以新任驻德国大使程天放随员的身份,悄悄地取道欧洲先往柏林,准备一旦对中共问题的谈判取得进展,即前往莫斯科,商定***治解决原则,并代表南京***府与苏联***府谈判两国间签订***事互助条约的问题。

王明介绍完毕后,诚请胡秋原能向邓文仪传达这个信息。胡秋原爽快地表示:自己虽然不认识邓文仪,但乐于促成双方会晤。

胡秋原见到邓文仪后才知,邓于1936年元旦回到莫斯科后,就立即写信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秘书处,请其转交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要求与王明直接会面。所以,两人见面后一拍即合。

胡秋原将与邓文仪会面的消息转呈王明后,尽管中共代表团对邓文仪的动机将信将疑,王明决定还是要试一试。为此,他特地找来有丰富经验的***。

“你认识邓文仪吗?”***一进门,王明迫不及待地问道。

“只知道他是黄埔一期的,过去北伐时,与他见过几次面。大***失败后,大家各走各的路,认识不认识,已经无所谓了。”***说。

“他在莫斯科,自称是的代表,想与我见面详谈。我与他虽是同学,没有旧谊可谈,无非是谈两***合作。我与代表团其他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事有点突然,如果贸然前往,说不定会中圈套。国共谈判,大势所趋,迟早要谈,既然人家送上门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谈不谈得成,或者以什么条件谈成,我们自然要坚持立场,把握原则。”王明认真地说。

***不停地点头。

王明又说,“我不宜一开始出面,以免出现僵局,这样对***来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那你打算怎样应对?”***表示理解。

“我决定让你作为我的代表,先见邓文仪。记住,一定要摸清他的确切身份,有没有签协议的权利,以及大约能开出什么样的价码。”说罢,王明拿出一叠卢布和一张纸来,交给***:“这是胡秋原的地址,你和邓文仪在胡秋原寓所见面。胡秋原和邓文仪都是有派头的人,我们也要有点派头,不要影响气氛。”

临别时,王明抓住***的双手,眼神充满着期待:“我知道,你在上海干了多年,有应付各种场合的经验。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莫斯科同样有咬人的狗,一定要小心,千万记住,大意不得!”

1936年1月13日晚,***在胡秋原的寓所会见了邓文仪。这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历史进程中两***最早的一次秘密谈判。

经过短暂的寒暄之后,邓文仪首先介绍了他此次寻找***谈判的原因。邓文仪声称:日本人给我们的时间不多,蒋先生认为,现在要抗日,非先集中起80个师的人马不可。而现在这80个师的人马,都被红***牵制着。国内只有我们两个力量,假如能联合起来,像1925年的合作,一定有办法。可惜我们两***还没有找到联合的道路。故最近蒋先生看到了王先生在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上的讲话和最近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知道中共有合作的意向,就要我立刻来找王明谈彼此合作的问题。我们在南京曾召集过几次高级干部会议,由蒋先生提出统一全国共同抗日的主张,大家完全同意。可以说,联合共***的原则已经决定了。根本问题就是两个:一是统一指挥的问题;一是取得苏联援助的问题。对此,***答复:只要诚心抗日,这两点就不难解决。问题在于***人至今看不到南京***府有什么真正抗日的表示。邓称:要抵抗可以说早已有准备,不然日本为什么非威迫蒋先生?

双方表示,具体合作条件谈好后,再做进一步的请示(《***与邓文仪1936年1月13日谈判情况纪要》)。

***向中共代表团报告了双方会晤的情况后,在内部讨论中,许多人怀疑实际上只是想要借***之手,来促使苏联对南京***府进行援助,但代表团多数人仍旧对这种接触抱以积极态度。在得到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的正式批准之后,王明正式开始了与邓文仪的一连串秘密谈判。

1月17日王明与这位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老同学开始了第一次商谈。在王明的要求下,邓文仪具体解释了南京方面关于两***合作的初步设想。邓文仪说,蒋先生的意见:第一,关于***府,取消苏维埃***府,邀请所有苏维埃***府的领导人和工作人员参加南京***府;第二,关于***队,红***应改编为国民******,因为要抗日一定要统一***事领导。当然,红***也许不能接受南京***府派去的指挥官,但***府和红***应该交换他们的***工人员。第三,关于***的问题,蒋先生考虑了两个办法,或者是恢复1924—1927年两***合作形式,或者******存在。这个问题可以以后逐步解决。如果这些问题能解决,红***目前的困难南京***府会帮助解决的。当然,考虑到日本人可能经察哈尔、绥远及外蒙古进攻,***府准备派红***到内蒙古地区去担负抵抗日本进攻的任务。如果两方面合作的问题能够解决,邓文仪明确表示,希望中共能够积极促进苏联来援助中国,因为这个问题非常急迫。

同邓文仪转述的南京方面的条件相比,中共这时虽然提出了统一战线的主张,而中心内容却是要成立各***派、各***队平等参加的国防***府和抗日联***,取消苏维埃和红***无疑是王明这时所不能答应的。但是,在日本步步蚕食,而红***又严重失利的情形下,国共停战谈判总是好事。故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王明在随后的谈判中对邓文仪提出:国共之间的谈判,必须回到国内进行,中共代表团可以派遣一名代表回国协助进行,但正式代表须由中共中央派出。故王明要求:第一,邓文仪必须出具一份签字盖章的书面保证,保证中共代表的人身安全;第二,莫斯科去的中共代表只负责国共两***的联络工作,“有关的具体条件你们必须去和及同志谈”。

在1月18日的中共代表团会议上,多数与会者明确反对在南京***府所提条件下进行谈判,要求王明务必坚持中共在共产国际七大所宣布的关于“国防***府”和“抗日联***”的***治目标。

1月22日,王、邓举行了第二次谈判。邓文仪表示,他已经就携同中共代表返回南京继续谈判问题请示了,取得了认可。王明对南京***府的所谓合作诚意明确表示了怀疑的态度。只是,考虑到邓文仪宣称已经来电表示欢迎中共代表前往南京,王明仍旧同意安排中共代表前去谈判。双方确定,中共代表将和邓文仪一起,拟于1月25日从莫斯科出发,前去南京。至于***回国后可先在香港直接写信给陈果夫、陈立夫,以取得联系。

不料,1月23日,邓文仪找到王明,刚一见面,邓文仪就马上表示道歉,告诉他又来了电报,要他立即前往柏林,去参加由李融清主持的中苏***事互助条约的谈判,前往南京的计划将要告吹。

面对邓文仪的出尔反尔,王明立即责问道: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什么的委托,一切都是“蒋在搞手腕”?邓文仪一边解释,一边把电报译稿交给王明过目。电报内容大致是:一是说邓文仪前电内容不清楚,有些词的意思不能理解,以后涉及类事不要发电报,要派信使或利用外交邮件;二是要求邓文仪马上动身到柏林去,参加由李融清主持的秘密谈判。邓继续说:“有关这封电报,我不能再说什么,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李融清不但要和苏联人谈判,而且还要和你们谈判。”他转而又透露说,不管你们怎样考虑应当回国谈判,以及到苏区去签协议的问题,“蒋先生坚持我们应当在这里达成协议,然后再拿着协议到苏区去”。因此,我们确实需要在这里就具体的条件进行谈判。

26日,邓文仪又写信给王明,再次保证他将同李融清一起回来与王明进行具体谈判。虽然邓文仪此后并未践行诺言,但国共两***之间的秘密谈判并未中断,而是由国外转入国内进行。

从1936年1月起,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周小舟、吕振羽前往南京,同曾养甫等人进行了谈判。2月,也派人到瓦窑堡与中共中央联系联合抗日的问题。这些谈判虽未成功,却为两***重新合作开辟了道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胡秋原为《八一宣言》润色始末

学习

浅谈戏曲艺术

阅读(29)

作为我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戏曲,有着其他戏剧形式所没有的艺术特征。而诸多不同的戏曲剧种,除具戏曲的共性外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戏曲不同于歌剧、舞剧、话剧,它溶歌舞及其他艺术形式为一炉,以唱、做、念、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

学习

种殖技术 10期

阅读(31)

百合繁殖新技术百合不仅花端庄、鲜艳,其肉质嫩茎还富含营养,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功效,己成为市场上畅销的保健食品。百合的几种种球繁殖方法如下:一、播种繁殖利用百合成熟的种子播种,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百合子球,供鳞茎生产和鲜切花培育用。

学习

《摸彩》所揭示的人性之恶

阅读(26)

摘要:美国女作家雪莉・杰克逊(ShirleyJackson1919-1965)的短篇小说《摸彩》(TheLottery)于1948年发表在《纽约人》杂志上,该小说的发表一经发表便惹得全纽约乃至全美国都为之震动。故事讨论了涉及人性恶的敏感话题引发了抗议的怒潮,使其

学习

铝合金5A06和2A12的性能对比

阅读(327)

【摘要】本文比对了铝合金2A12和5A06的机加工和环境适应性能。在相同条件下,5A06型号的性能比2A12型号的强,特别是其防护性能明显比2A12更突出,所以,铝5A06可大幅度提高电子产品的环境适应性,使舰载电子设备在恶劣的自然坏境中更耐久,是设计特

学习

河湾(连载)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河湾(连载),内容包括河湾作品全集在线阅读,河湾小说阅读。(四)月亮高高地照在河湾上面,窄窄的弯道本就灯火暗淡,月光也就显得格外亮堂了。小虎和他爸爸妈妈凑在一台捡来的电视机前看新闻,国际国内新闻之后就是本地新闻了。没有想

学习

《斯巴达克斯》:血与沙的传说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斯巴达克斯》:血与沙的传说,内容包括斯巴达克斯血与沙第一季故事梗概,斯巴达血与沙的传说。如果你看过上世纪60年代那部独得四项奥斯卡奖的史诗电影《斯巴达克斯》,你就会明白这个故事多么迷人。当欣赏StarZ频道春季的新

学习

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内容包括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综艺,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共同陈列。尘封的绝世宝剑1965年12月,湖北省江陵县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出土了一柄精美绝伦的绝世宝剑。据说,当这把历经千年的古剑被人们从

学习

软骨细胞培养及其调控

阅读(26)

关键词:软骨细胞自从1965年chestman和smith首先开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用于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以来[1],人们开始对关节软骨损伤不能通过自身的软骨增殖修复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实验证明不仅年幼且年老的关节软骨标本仍可在体外培养出新生透明

学习

解析马里奥.博塔

阅读(41)

在位于瑞士的南部的提契诺(Ticino),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筑师们一直尝试将历史传统和现代建筑完美的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自己的地域特色,并以优异的作品形成了提契诺现象,是提契诺的建筑文化在国际上享有无可非议的声望及认可。在现代的建筑实践

学习

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中货值金额的理解和认定

阅读(28)

从司法实践来看,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中犯罪金额大多依赖货值金额加以认定,但货值金额的计算标准繁杂,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进而导致法律实施的不统一和不公正。本文认为,以同类合格产品或者正品的市场中间价计算货值金额具有相对的公正性、

学习

Tivo――电视广告终结者

阅读(64)

“我要用我的Tivo来Tivo一下电视节目。”(IamgoingtousemyTivotoTivotheshow),这是美国热门剧集《欲望都市》女主角常说的一句话,目前已经成为了美国最时尚的语言。自1997年Tivo出现以来,这个被称为“数字录像机”(DVR)的小家伙在短短五年内不

学习

数据价值如何彰显

阅读(31)

数据是新型经济的货币,其数量不曾如此之多,亦不曾如此之重要。应用程序、设备与数据类型等不断地增加,再加上物联网(IoT)的应用,现在人们创造与复制的数据量每两年增加一倍。此外,今年年初HGST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6%的首席信息官与IT决策者认为

学习

桥梁现浇支架的具体安装技术分析

阅读(41)

【摘要】本文主要是以位于南京市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高架桥施工项目TA02标为主要分析对象,介绍桥梁现浇支架的整个安装过程,探讨在安装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通过探讨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证明现浇支架技术的可行性与稳定性,认为现浇支架

学习

风险价值模型研究

阅读(27)

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是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这要求不断的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与理论。风险价值模型(Value-at-risk,简称VaR)是当前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广泛使用的工具。本文归纳了风险价值

学习

蔡孝乾被捕叛变始末

阅读(40)

蔡孝乾(1908-1982),台湾省彰化县花坛乡人,曾用名蔡乾、蔡前、杨明山。蔡孝乾的祖先是郑成功带往台湾的300福建家族之一,祖父是私塾先生,父亲是米店账房先生。他原名蔡乾,双胞胎弟弟叫蔡坤。蔡乾自幼事亲至孝,除帮助父母料理家务外,还在上学路上捡

学习

“范跑跑”事件始末

阅读(37)

事件回放:地震来时,老师先跑了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学校语文老师范美忠丢下了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并第一个跑到了学校的足球场。其后,他在网络上了《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博文,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我是一个追求

学习

曾轰动全国的《南京知青之歌》案始末

阅读(45)

在“”中,诞生了许多知青歌曲,其中《南京知青之歌》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荣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啊,用我的双手绣红了地球,绣红了宇宙,幸福的明天,相信吧一定会到来。”直到今天很多人

学习

珠江经济台开播始末

阅读(1356)

1986年12月15日凌晨5点钟,坐落在人民北路686号五层的广东电台直播间,主持人周郁和黄晞伴着“珠江,珠江,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的音乐和呼号,开始了播音。当时,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一天对中国广播的意义:中国内地第一家直播电台——珠江经济广

学习

中国援越抗法始末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援越抗法始末,内容包括援越抗法对中国意义,援越抗法纪实完整版。很多人都知道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但说起援越抗法,则知之甚少。

学习

越南侵占南沙南子岛始末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越南侵占南沙南子岛始末,内容包括越南侵占南沙群岛岛礁全景地图,越南侵占南沙群岛是哪一年。被越南所侵占的南子岛位于南沙群岛北端,面积约0.13平方公里,是南沙第六大岛。南子岛上植被葱郁,多椰树和海鸟,还有丰富的鸟粪等磷矿资

学习

清代“议罪银”制之始末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清代“议罪银”制之始末,内容包括清代罪银制度是哪人首创,论清朝养廉银制度。关键词“议罪银”和|经营

学习

瑞士“纳粹黄金案”始末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瑞士“纳粹黄金案”始末,内容包括德国最大的黄金案,二战瑞士黄金案始末。二战期间,瑞士银行不但以匿名账户的方式大量吸纳犹太人的存款,更利用其中立国的身份与纳粹德国进行过无数次暗中交易――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爆出的“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