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美

摘 要:像所有的神奇天才一样,莎士比亚把整个大自然融入自己的作品。他不仅自己品味,而且也让你一起分享。事实上,在读完他的剧本后,就如同喝一杯美酒,读者可以得到情感的愉悦和独特的审美享受。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哈姆雷特》被称为是灿烂王冠上“最辉煌的钻石”。剧中的人文主义、冲突、批判性手法、英雄模型和其他语言的运用等反映了悲剧的独特审美价值。因此,品尝这部戏剧时,读者需要注意探索其审美价值。

关键词:《哈姆雷特》 悲剧 审美价值

一、引言

悲剧艺术是人类探索存在起源和经历痛苦生活的产物,标志着人们试***确定自我存在和高尚价值。因此,悲剧的审美价值往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贵美。当人们的生存面临着压倒性的优势的公然否定时,他们仍然坚持斗争,直到丧失抗争力,以展示人类的崇高和尊严。因此,悲剧是人类巨大力量和非凡性格的最佳表现。悲剧的力量正是人们心中对超越已知现象向往,着重表达个人的最高价值,从而达到精神的超越和升华。

二、人文主义之美

人文主义向往的是善良、爱情、道德等一切美好的东西。《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首先,剧中人文主义之美主要表现为剧中角色善良的性格。与叔父克劳狄斯的邪恶相反,哈姆雷特有一颗善良的心。剧中最纯洁、最善良的人物欧菲莉亚不能容忍任何世界上的污秽之事,这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一部分。另外,人文主义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哈姆雷特对人文主义者的态度上。在剧中,哈姆雷特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在他得知父亲死亡真相之前,他对人类世界抱有极大的热情和美好的期望。哈姆雷特的人文精神也体现在他对人和事的平等理念上。哈姆雷特对自己的仆人霍拉旭说:“先生, 朋友, 我情愿与你交换这个头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哈姆雷特的灵魂深处,尊敬和谦卑之间没有区别,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三、批判主义之美

悲剧可以说是对社会罪恶最勇敢、最独特的揭露者和批判者。同时它还能揭开了人类心灵的面纱,从观众角度去看待深藏在人们内心的兽性和邪恶。它揭示并严厉批判了这种潜在的、甚至连人类自己从未意识到的邪恶倾向。悲剧的另一审美价值――批判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悲剧不仅是在摧毁纯洁事物的过程中提升其审美价值,而且在惩恶扬善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也揭示邪恶力量的强大和其可恶嘴脸,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灾难,这反过来又会对观众内心深处的欲望产生影响。剧中,王后乔特鲁德觉得她的心被“撕成两半”,并接受哈姆雷特王子的建议,“把坏的一半扔了,把好的那一半留下来过日子”。“向天忏悔罢, 反悔了昔日之过错, 以避来日之报应。别再往杂草丛上浇粪, 继续地加深您罪恶之臭了”。对观众来讲,所谓“向天忏悔”是对理性良知和欲望的不理,更要勇敢地面对它,阻止它变成恶魔。这难道不是对善良行为的积极引导吗?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反映了在历史进程中对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破坏的要求。“我们的意志和命运往往背道而驰,我们的决心到最后会被推倒;事实的结果总难符预料。” 悲剧中意想不到的结果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并最终导致了大屠杀的悲剧。其深刻的悲剧意义在于:在悲剧中,邪恶的力量越强大,越令人痛苦,越显示了其灭亡的必然性。 在《哈姆雷特》剧的末尾,另一个人文主义者登上黄铜宝座,它象征着邪恶力量的完全崩溃。

四、冲突之美

恩格斯在1859年5月18日写给费迪南・拉萨尔的信中说:“在我看来,悲剧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他提到的“历史的必然要求” 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合理发展要求,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所有赋有“历史的必然要求”或生活中真正美丽、有价值的东西都在社会发展的曲折过程中遭到破坏。这个“悲剧冲突”充分体现在《哈姆雷特》中。

哈姆雷特形象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悲剧美,关键在于构成这一切的矛盾冲突,悲剧正是通过对冲突必然性的揭示,通过对有价值东西的毁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肯定。哈姆雷特以自己的死亡为代价,在与旧的社会体系和旧势力的斗争中,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虽然是悲剧但却不悲观。因此,人们可以从悲剧中感受到一个英雄形象的全新生活,并看到黑暗王国中透出的一缕阳光。

在剧中,我们认识到,哈姆雷特拥有良好的理想和意愿,以“彻底改变世界”为己任,这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然而克劳狄斯的黑暗势力仍然是主导力量,因此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与邪恶的社会现实存在尖锐的冲突。再加上哈姆雷特人物性格的软弱,他显得优柔寡断、多愁善感,善于思考而犹豫不决,这就决定了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与他的使命不相称。新事物的软弱性和人文主义的无法实现与人物内部冲突和矛盾及外部环境形成了明显的冲突。这两组冲突精确地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矛盾交错,冲突加剧,最终只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悲惨的结局。看来,悲剧人在冲突中揭示其内在美,这是构成悲剧主体的一个方面,即“人们生活的意义就是追求自由和***”。而一个完整的悲剧的产生,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认识人类存在的局限性,试***超越但最终失败”。悲剧环境中的第二个因素明显是来源于外部环境,通常表现为悲剧人物遭受“严重伤害”或受邪恶力量的毁灭。因此观众觉得很难找到这种局限性,但又不愿意失去它,这正增加我们对有价值东西的确定。

五、英雄之美

哈姆雷特有坚定的信念和责任。得知父亲死后,他仍然决定承担报复和改变乾坤的任务。哈姆雷特很冷静、很理性,为了确认父亲的死因,他编排了一个戏剧节目,其内容是根据他父亲的死亡改编而来的。在这一场景中,哈姆雷特通过观察叔父克劳狄斯的表情,确认了他父亲死亡的真相。另外,哈姆雷特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青年。他爱欧菲莉亚,但仇恨克劳狄斯。哈姆雷特大胆否定世界的无限的混乱,在重整乾坤中思考生命的存在以及希望的存在,直到最后的毁灭,这让我们感到了痛苦中的喜悦。

从悲剧人物的行为来看,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自己的毁灭。在第三幕,哈姆雷特有一段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这段独白反映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意识特征,这不是受到实用性局限,但超越生命的本体论思想。从独白中可以看到,哈姆雷特对他叔叔杀害了同胞兄弟成功登上王位并不感到焦虑。他完全超越了这种动荡的影响,能面对生活的难解之谜。莎士比亚通过非凡的语言描写人物心理,升华了哈姆雷特的灵魂。哈姆雷特的死是命中注定的、不可避免的,就像每一个悲剧人物一样,个性的弱点必然带来一种结局――死亡。而这种死却是崇高而壮美的,给人以悲壮的体验。

六、语言之美

莎士比亚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离不开其丰富的语言。他使用双关、隐喻、反语以及其他高超的语言技巧,显示语言的微妙的独特美。剧中插入了和谐的节奏,像绕口令一样,这使得戏剧美不胜收,展示出了莎士比亚在语言使用上完美的艺术风格。

当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出现时,两名警卫被吓坏了。霍拉旭认为它是“扰乱我们心灵之眼的一点微尘”。正是尘埃扰乱了我们心灵的眼睛。“心灵之眼”颇受著名诗人例如威廉华兹华斯好评,成为不朽的名言。

第三幕中的独白成为生命与死亡的首要选择:

To be or not be-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

这四行都各有一个额外的音节,目的是为了说明哈姆雷特绝望的精神状态和他犹豫的心情。诗的节奏与人物内心缓慢的思维相一致。特别是在第一行,前半行中的重复音和长音加上后半句的逗号和两个破折号给读者一种徘徊、沮丧、拖延的感觉。莎士比亚在第二行至第四行的语法结构上做了巨大变化,采用了诗歌的独特风格,打乱了原有的语序和词序。在阅读时,读者会有一种缓慢流动而又迟钝的感觉,这恰恰揭示了哈姆雷特对生命深刻而痛苦的思考。

七、结束语

《哈姆雷特》已经成为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的最高成就之一,是世界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这与其审美价值是分不开的,这是人类的悲剧和社会悲剧。在人们经历痛苦、悲伤、眼泪之后,悲剧的审美价值已经成为欣赏喜剧的重要方面。因为,在欣赏悲剧时,读者需要从中细细品味其隐藏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坚,杨勇坚.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J].思想统战,2011(S2).

[2] 骆桂峰.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冲突观[J].桂林航天工业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3] 刘献丽.感悟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及其悲剧美[J].商

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 关晓燕,索明茹.《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J].长春师范学

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4).

[5] 黄音频.论《哈姆莱特》语言的四美[J].外国文学,2010(3).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美

学习

浅谈山西晋城方言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山西晋城方言,内容包括山西晋城阳城话方言,晋城方言经典小品全集。关键词:晋城方言;语音;词汇

学习

挑山工拼音范文精选

阅读(215)

本文为您介绍挑山工拼音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挑山工的拼音怎么读,挑山工读音完整版。挑山工拼音篇1基础知识

学习

趣味学拼音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趣味学拼音,内容包括趣味学拼音的方法完整版,趣味学拼音全集。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汉语拼音的教学比较抽象和枯燥,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掌握这一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学习

绘画中的线条美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绘画中的线条美,内容包括绘画中最美的线条,绘画中线条的种类。摘要:线条,作为绘画艺术最基本的原素,最简单的审美符号,勾勒着多彩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情感。本文从人们对线条的认识谈起,追溯到绘画中线条的源起,初探发掘绘画中

学习

古代二十四孝之子路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二十四孝之子路,内容包括子路二十四孝,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全文。[摘要]子路的孝是被世人所了解和敬仰的,本文先对子路作了简单的分析,然后从子路的孝心出发,着重描述了子路孝的事迹,并对子路孝心给我们的启示作了简要的分析和

学习

浅谈说服教育法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说服教育法,内容包括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贯彻说服教育法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德育教育应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应将德育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德育教育中重要的方

学习

浅谈咖喱酱、咖喱油的制作及运用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咖喱酱、咖喱油的制作及运用,内容包括黄咖喱粉和咖喱酱的绝密配方,咖喱粉怎么熬咖喱油。咖喱粉,因其具体的配方和加工工艺不同,同是咖喱粉,却有30多种风味,在烹调中是一种固定的复合味。根据产地划分就有印度咖喱、马来西亚

学习

张家纯笔下的民族冰雪风情

阅读(28)

在冰雪画派的诸位画家中,目前上升势头最为迅猛,引起藏家广泛关注的,无疑是被冰雪山水创派人于志学亲定为首弟子的张家纯。他笔下的冰雪山水深得于志学先生之精髓,且独具特色,更上层楼。

学习

城市的气息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的气息,内容包括家乡的气息全文,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每天城市都一再给我有关这些事的承诺,而到了晚上这些承诺往往落空。就像发生了什么事,等我赶到现场时,就像神灵在凡人面前作瞬息的显身一样。被洗劫过的橱窗,运出一具死

学习

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内容包括古典舞初级基训教材,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完整版。《通俗歌曲杂志》2015年第四期

学习

在时间中蜕变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在时间中蜕变,内容包括时间的蜕变原文,我在时间中蜕变。默默地回忆高中三年里自己的变化,发现满身的稚气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稳重,当初那个理想派的自己变得更加务实了。我渐渐地明白,立足于现实,才是

学习

包装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的探讨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包装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的探讨,内容包括包装成本计算公式及费用,包装成本控制在多少合适。【摘要】通过对包装成本的来源和构成的分析,以及对包装成本对产品价值的作用和包装成本对包装效益的影响的分析,提出包装成本的控制相

学习

《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阅读(235)

本文为您介绍《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内容包括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加原文分析,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摘要]《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哈姆雷特》《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