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摘要: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法国兴起的一场电影革新运动:法国电影新浪潮。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法国电影新浪潮依然发挥着旗帜性的影响。它的突出贡献在于:引发了大众对个人风格与电影作品的注重,形成以导演为中心的观念;以树立个人风格为标杆,打破传统电影观念,为世界电影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开创了一种创新风潮。1959-1962,四年间最让人瞩目的,是大约有几百位新人导演的涌现,他们的处女作,其中的意识形态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洪流,而这股洪流淹没了法国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

关键词:法国新浪潮运动;特吕弗;作者论

一、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概述

法国“新浪潮”运动所提出的:“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片的制作者。”其中的“作者电影”,这一电影观念以及摄制团队精简、在实景中进行拍摄、且不局限在过分僵化的专业行规及***思想的作法,不但创造了法国电影,乃至欧洲电影史,也深深影响了德国电影、好莱坞电影,以及中国现代电影。20世纪50年代末,法国电影制作中的各个领域受日渐增长的“作者策略”(la politique des auteurs)理论潮流的直接影响,导演们树立了无可厚非的权威,无论是场面的摄影、剧本、调度、还是电影的艺术主题和主题宣传等各方面,这一新兴的潮流昭示着一种新的电影风格即将来临。而在电影创作理念上,却是受到了这股潮流影响,随着1958年法国新浪潮运动的爆发而产生,在时间上,新浪潮运始于50年代中期,是对电影业萧条现状的一种反弹,这段时期称为创新的时代,它树立了世界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一变化也催生了电影意识的多元化。因为在此前,没有一种艺术运动表现出如此重要的影响,它在法国内外都为电影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空间。

新浪潮电影,其无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是可以说是焕然一新的。传统上对电影摄影技术的感知,以“品质传统派”为基础,在视觉上攻而不破,而对于观众却鲜见真正的艺术家的工作,所以,传统观念对新浪潮运动大肆批判。945年至1958年间,通常被认为是战后时期,法国电影导演开始使用拍摄器材以便于把叙事跳跃和人物活动两方面衔接。随着电影技术不断改进,主流电影人在影片制作程序和艺术上的自由度渐渐加强(摄影师的自由度更高,观众的兴趣和舒适度也因而提高了)。但是奇怪的是,叙事过程和所谓的电影语言上,他们的风格却没有变化。缺乏艺术翻新,明确地把新浪潮的年轻一代未来导演推到“***”的议程上。他们所追求的,就是利用电影叙事上的革新,从传统好莱坞的叙事方式中彻底摆

脱出来,推出声音和***像的集群效应。要求观众参与叙事过程,最终形成对电影语言功能的理解。

新浪潮运动除了在影片视觉上的***,在60年代的同时,也是法国音像业的新时代。其中,有一项名为预付款制度(avances sur recettes)法令,这一制度之下可提供财***资助或国家贷款,是一项独特的***府电影产业资助计划,如果没有这样的经济资助,电影业必将面临破产和停滞的厄运。60年代初,该计划已经资助了众多新晋导演的故事片拍摄。如:冒着风险资助罗贝尔的《纽扣战争》这样的大预算制作,引导了电影文化的某些方面。没有这项制度,这部影片根本不可能投拍。而这一特别的财***拨款是由文化部提供的,帮助对象有电影导演,以及整个欧盟的编剧和制片人。60年代见证了众多新的演艺天才的涌现,如:艾梅(Aimee)、米歇尔・皮范利(Michel Piccoli)等人被推上了电影明星的位置。

二、法国电影新浪潮理论的新主张一作者论

法国电影新浪潮,出现了“作者论”与“作者电影”理论。这两个理论改变了法国电影原本面貌,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电影的面貌。

1951年,电影评论家雅克・多尼奥尔一瓦克侯斯(1920-1989)与另一位电影评论家理论家安德烈・巴赞(1919一1958)创办了《电影手册》,巴赞电影理论的核心是:他认为其他艺术形式都是在人的干预后形成的,只看照相和电影不是这样。电影的威力在于它所拍摄的形象是自然和绝对真实的。巴赞倡导年轻的电影工作者们拍摄一些:朴实无华、直面生活的写实作品。《电影手册》迅即称为法国电影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西方电影界的一些创作主张对作者论的提出产生了很大影响。法国女评论家克劳德・埃德蒙・玛格尼,她认为电影己越来越接近“和一样明确地、无保留地归功于一位作者”的时代。而“作者”则“希望把影片拍成一部能准确表现自己意***的作品”。

1954年,年轻的影评人特吕弗在31期《电影手册》上发表《法国电影之必然趋势》一文,开创了历史,文章攻击了老一辈法国电影导演,如让・德拉努瓦和奥当・拉哈,反对僵化的制作体系、剧作家的霸权、想象力枯竭、电影话语的剧院化、追求物质享受、依赖商业成功。特吕弗认为。对文学作品改编的老式做法已经失效了:“奥朗什和博斯特通常把小说改编成戏剧而非电影剧本,用上一些标准的戏剧制作步骤:剪切、概括、删剪、三幕戏、精巧的闪回、评论等等”。其他一些人,如埃里克・侯麦、夏布罗尔等年轻导演,则给电影制作带来了新面貌,特别是以流畅的电影叙事方式看待情节,他们从自身的阅读而不是老一套的文学教条来获得灵感。除了作者激进的新主题之外,所用技巧旨在抛弃传统上对摄影棚的使用和滥用,放弃简直一动不懂的摄影机位和传统的正反打镜头。

法国著名评论家巴赞在《关于作者论》一文中把“作者”一词地提出来,他的电影理论的核心是:他认为电影是通过摄影记录下来的艺术,是照相的延声。他认为其他艺术形式都是在人的干预后形成的,只有照相和电影不是这样的。电影的巨大威力在于他所拍摄的形象绝对真实和自然。在他看来,电影的特征就其纯粹状态而言,是在于摄影上严格遵守了空间的统一性。总体来说,巴赞理论有两个中心点;一是反对蒙太奇至上理论,而是强调现实的多义性。

①作者与作者电影

在“作者论”看来,事实上,导演能够称为作者,这是有条件的。作者论规定了具备作者资格的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一、影片中应当具有某种内在的“含义”,而这种含义是“后天”而非“先天”。

二、在一影片中,应该体现出导演的个性,还有导演的个人的风格特征。

三、电影的作者,作者就是其本人既是导演,对影片的制作进行全面控制,还要为自己的电影作品构思情节、编排对话,这种形式即“编导合一”。

在此意义上,剧本作者与导演的区分己经没有任何意义,对于电影作者来说,他的本质其实是着重与作为电影主要创作者、最终定稿人的导演的中心作者地位,而其根本的依据就是:对影片的控制能力。根据这种“作者理论”,特吕弗、霍克斯、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希区柯克、戈达尔等等,这些导演才开始被大家认为是“电影作者”。

不过,在“新浪潮”初期的电影理论中,特吕弗和巴赞等人,他们以“场面调度”作为一个核心的美学概念,认为电影导演之于电影,其实就像是画家之于画或者小说家之于小说,可以说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作者”。在他们的观念中,可能被冠以这种最高的艺术称号的,就只有欧洲的一些艺术导演,如:路易斯・布努艾尔、英格玛・伯格曼和罗伯特・布烈松等。但是这一理论在引入美国电影的时候,他们发生了分歧,对于希区柯克、福特等,他们在大制片厂制度下拍摄的影片的导演是否也是电影的“作者”,那种以执行性质为目的的导演,是否能成为艺术家,对于这个问题,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作者论”中产生了广范围的辩论。

所以对于新的“作者论”,他们认为:那些艺术上具有鲜明个性的、创作特征上的导演是“作者”导演的,不仅值得提倡,而且在好莱坞电影业那种严苛的大制片厂制度下,保持自己一贯鲜明风格的导演非常之不易,而这毫无疑问的也应当是“作者导演”。而这个理论也是“作者论”的重要贡献:他们把安东尼奥尼、戈达尔、费里尼等欧洲导演视为作者导演,同时,也把好莱坞的霍华德・霍克斯、希区柯克等欧洲以外的导演评定为作者导演。而“作者论”对个性也有十分的强调,他们觉得要迎合50,60年代中的某些西方导演的个人化创作需求,使得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和西方现代派电影兴起的理论依据。所以,他们认为其中与其相对应的是“类型电影论”。可是,他们怎么看待作者电影,这个问题有待商榷,“作者电影”常常被认为是那些可以排除各方面压力和束缚,而得以坚持在影片当中来表达导演即作者导演的个人的艺术风格及思想与体验等等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深深的烙上了导演鲜明的个人印记。也有另一种说法:即在摄制全过程中,这些作品是以导演为中心的,而且导演是具有控制影片各方面的能力,有此力量因此成为影片中潜在的“作者,,。

②“作者论”在美国的发展

“作者论”坚信着:电影是个人艺术,不是关于公众的表达,而导演和另外其他的艺术家相同也享有有这代表作的地位。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电影是被作为一种艺术而进入艺术的殿堂的,而“作者论”也就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普通大众认为:“作家电影”其实就是纯粹的艺术电影,或者就是欧洲电影或者法国电影的的代词。然而,事实上“作者论”的诞生和其最初的批评对象,其实刚好是美国好莱坞电影。194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电影已经形成了一种生产方式,即所谓的“片场制度”,而电影作品就是是这种工业体制下的最终成果。当时很多人认为美国好莱坞电影是没有艺术家个人风格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仅仅只不过是为了取迎合普通大众的商业的娱乐化的商品。所以在这种背景下,50年代期间,法国导演侯麦、特吕弗、戈达尔在巴赞领导下的名为法国电影杂志:《电影笔记》中,他们发表的论文中认为:“作者”的评定,不仅仅限于欧洲导演,也可以用来重新评价别国导演,那些导演在片场制度的限制下仍能把个人风格融入作品的美国的好莱坞导演及好莱坞式导演。侯麦、特吕弗、戈达尔他们认为好莱坞导演被忽视,觉得这样不公平,他们认为具有创意的艺术家不仅可以在美国好莱坞片厂制度下工作,这些有创意艺术家生产的商业产品也同样可以成为艺术作品。“作者论”的影评人主张:为了深刻的理解商业电影中融入的艺术技巧,必须要对主体和情节之外的评论再加上对剪接、声音、摄影等视听风格的分析评论。希区柯克曾说过:“对说故事的兴趣比如何说故事的兴趣小得多”。“作者论”的分析,事实上是一种针对这个特别的电影概念而形成的正式评论。60年代,在美国关于“作者论”的提倡者、电影理论家有一位名为安德鲁・萨瑞斯的导演,他正式提出应把导演视为一部电影的“作者”。萨瑞斯撰写了一篇题为《关于作者论的几点认识》(1962)的文章,其中的中心理论则是评价一个导演是否为“作者”,他认为有三条标准:

一、电影中的导演是否能够纯熟地驾驭电影技术。如果一个导演对自己所掌握的媒体特性与功能都不纯熟的话,就不能够跻身于电影作者之列而享有尊荣。

二、导演是否在自己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注入一贯的特殊主题内涵、电影语言的风格特征,从而烙下明显的、统一的个人“印记”,这种个人的烙印是不从众、难以复制和易于辨认的。

三、衡量一个导演是否“作者”的标准是:即使在平庸的剧本和“片厂制度”的束缚下,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导演的激情和生命力。萨瑞斯提出“内在意义”,这个词尽管比较抽象,但在观影过程中确实常常感受到某些作品所传递出的一种独特的情思。也正由于它“内在”,所以才显得特别独特与珍贵。

第三条标准常常被认为是“作者论”理论的核心部分,是电影作为艺术的荣耀所在,而正是因为一个“作者”他可以于“内在意义”,所以他的作品无论什么题材都会具有价值。对于一个伟大导演的作品,即使没有一个平庸导演的影片那样成功的票房,其实也会比后者的作品更具价值。所以它甚至坚信,一个伟大导演终其一生其实只在拍一种电影,他的一系列作品不过是这种主旋律内在意义与的多种变调。萨瑞斯的“作者论”过分的强调导演的中心地位,所以这一理论一出现便遭来众多电影人的质疑,他们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批判。批评的电影人者认为:萨瑞斯第一条标准电影中的导演是否能够纯熟地驾驭电影技术,是不被接纳的,因为其中所谓“纯熟的技术”,对于艺术家来说,至少是对于伟大而优秀的艺术家来说,其艺术特性是远远终于技术的。而批判这对第二标准“导演是否在自己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注入一贯的特殊主题内涵、电影语言的风格特征,从而烙下明显的、统一的个人印记”,仍是不与肯定的,他们质疑:如果一个导演的作品统一地一贯地表现出肤浅乃至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这样的作品是不能算作是“作者电影”的。而萨瑞斯认为最重要、最理论的第三条标准“衡量一个导演是否作者的标准是:即使在平庸的剧本和片厂制度的束缚下,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导演的激情和生命力”,关于这一说法,批评者更是尖锐的指出,这一说法只是在巧妙地转移了人们对“好莱坞”体制的偏见和批判,那些“作者论”学派所推崇的导演,只是一群与片厂签有长期合约的基本导演,即使他们完成片厂的商业目标在影片中注入了一些的个人风格,也样依旧不能算是真正的“作者”。

这些批判者的理论虽然偏激,胆仍旧为电影人及普通受众在准确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上,为我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法国“新浪潮”运动,就其理论上影响最大的,就是提出了“作者论”。“作者论”的概念伴随着“新浪潮”的产生,这个理论的出现,甚至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电影的观念,他也影响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甚至包好莱坞电影与苏联电影。因而,清理“作者论”问题不但对研究“新浪潮”运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梳理法国电影(甚至是各国电影)史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丰.论电影中的蒙太奇和长镜头[J].大众文艺.2013(20)

[2] 李洋.法国当代电影与艺术等级体制[J].当代电影.2014(07)

[3] 王文斌.从巴赞到克拉考尔――20世纪中期西方电影现象学思潮初探[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01)

[4] 盛柏.法国电影新导演创作风格研究(1984-2010)[D].上海戏剧学院 2013

[5] 王佳佳.从法国新浪潮电影到新好莱坞电影[J].青春岁月.2015(15)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学习

艺术之巅上的夏里亚宾

阅读(27)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出现了一位享誉世界乐坛的男低音歌唱家、歌剧演员菲奥多・夏里亚宾,他曾被高尔基誉为“象征性人物”,他“体现着俄罗斯民主的一切特征”。高尔基所说的“象征性人物”,据笔者的理解,意思是夏氏是俄罗斯声乐艺术

学习

华伦斯坦 第1期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华伦斯坦 第1期,内容包括波西米亚的华伦斯坦,三十年战争华伦斯坦。有人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在这部血与火写成的历史中,一些战争被人遗忘,另一些则被牢记,而那些被牢记的历史又造就了许多因战争而与历史变得密不可分的

学习

青春之放纵范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青春之放纵范文,内容包括精品青春日记合集六篇,青年时代太放纵作文。青春之放纵范文第1篇寒假作业上的两篇应试作文,拿来献丑一番。最是青春【话题作文“最好的是……】青春是别在我们袖口上的一枚徽章。它是时光赋予我们的

学习

视觉疲劳(4个月)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视觉疲劳(4个月),内容包括视觉疲劳的解决方法,视觉疲劳恢复动态。小家伙已经过了“吃了睡,睡了吃”的阶段,越来越有精神,小眼睛好奇地到处看,一些父母抓住时机训练宝宝的视觉,一不留神过头了,视觉疲劳了!视觉疲劳的原因先来了解一

学习

浅析三毛散文的美学价值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三毛散文的美学价值,内容包括三毛散文的美学价值,三毛散文的精神分析。三毛的散文作品构成了一幅奇特的人生风景画。她用机智幽默、亲切朴素的语言书写出的散文世界,其实是在给我们展示她的生命世界,那是一个在传统伦理道

学习

软土地区古建筑修复地基承载力设计参数取值研究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软土地区古建筑修复地基承载力设计参数取值研究,内容包括浅基坑软土地基提高承载力方法,软土地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宁波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区,其大市范围的古建筑基础底面一般置于淤泥质土中,古建筑物修复时主要涉及的地

学习

国内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综述

阅读(83)

【摘要】从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学者对探究性学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探究性学习基础理论、探究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比较及探究性学习的在各学科中应用的研究,并产生丰富的成果。今后将会更关注于以下两个方面:探究性学习开展的

学习

浅析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内容包括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室。柯达伊教学法是由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坦(1882-1967)所倡导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套音乐教育思想体系。柯达伊教学法、

学习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方案,怎样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来

学习

数控编程中快速区分G02/G03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数控编程中快速区分G02/G03,内容包括数控车床g02和g03编程实例,数控车床如何区分g02和g03。摘要在数控手工编程中,圆弧编程指令顺时针G02插补/逆时针G03插补,对于初学者而言常常因理解错误,导致所编程序的加工路线与实际加工路

学习

美国中央公园赏析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美国中央公园赏析,内容包括美国中央公园文案,美国国家公园全纪录读后感。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Park,NewYork)被成为纽约的后花园,是由1856年FrederickLawOlmsted和CalbertVaux两位风景园林设计师建成了此公园。中央公园坐落在摩

学习

没尾巴老李传说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没尾巴老李传说,内容包括关于没尾巴老李的传说,黑龙江没尾巴老李的传说。战国古齐,秦朝即墨。古老的热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即墨就占有三项――没(秃)尾巴老李、柳腔、周戈庄上网节没尾巴老李传说

学习

关于磁粉检测分析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磁粉检测分析,内容包括磁粉探伤检测价格,磁粉检测方法的分类及特点。磁粉检测做为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是对钢铁材料或工件表面裂纹进行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由于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所以直今,表面

学习

欲望的释放与救赎

阅读(31)

"人还未理解发生了什么,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一直是关注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的。从1975年的《职业:新闻记者》到1982年的《一个女人身份的证明》,现代人精神迷惘与病态的主题似乎没有改变,但是《云上

学习

电影《天堂的孩子》的叙事艺术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电影《天堂的孩子》的叙事艺术,内容包括电影天堂的孩子的特点,电影天堂的孩子类型。[摘要]《天堂的孩子》是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吉迪拍摄的一部儿童电影。作为一部经典的伊朗电影,它在顺时—线性的叙事结构中,以质朴、原态的言说

学习

浅析电影《麦田》的叙事机制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电影《麦田》的叙事机制,内容包括电影麦田情节,电影麦田评论。影片《麦田》的故事背景是根据史实改编的,这场发生在山西境内的惨绝人寰的黑色屠戮和金黄色的麦田带来的丰收愉悦形成了巨大的对比反差。导影将镜头对准了男

学习

微电影《刷车》:小人物内心需要的自我表达

阅读(16)

[摘要]由优酷出品,张译主演、五百导演的微电影《刷车》于9月20日在优酷网和土豆网上线,是《美好2012:不可能的可能》系列微电影中的一部。到目前为止,点击率已超过350万①。《刷车》本身是一个优秀的故事,而导演非常精彩地讲述,让观众欣赏完影

学习

法国贝德玛BIODERMA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法国贝德玛BIODERMA,内容包括bioderma贝德玛身体乳,法国bioderma贝德玛唇膏。1977年,法国人Jean-NoelThorel以“生物科技解决肌肤问题”为理念创立了护肤品牌――BIODERMA贝德玛。凭借Jean-NoelThorel对品牌产品的优质坚持,于

学习

先行者法国“恺撒”155毫米车载自行榴弹炮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先行者法国“恺撒”155毫米车载自行榴弹炮,内容包括法国凯撒155毫米车载榴弹炮,凯撒榴弹炮。“恺撒”(法文“卡车载炮兵系统”缩写CAESAR的音译)是一种全新研制的没有炮塔、卡车搭载的155毫米车载自行榴弹炮,其设计思想是为快

学习

电影产业经济学

阅读(860)

本文为您介绍电影产业经济学,内容包括经济学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产业经济学考研科目。电影产业繁复驳杂,有一条从电影的创作到消费者的长长的生产链条。本文根据相关经济原则和凯夫斯的产业理论,把电影产业分为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通过对比好

学习

怎样欣赏电影音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怎样欣赏电影音乐,内容包括顶级动感dj音乐欣赏,音乐电影欣赏。音乐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而电影则十分年轻,只有近百年的历史。音乐和电影的结合就更晚,到现在仅仅六十余年。然而,电影音乐却已经很有影响。出色的乐段常常在

学习

中国家庭伦理电影TOP10

阅读(15)

因为文化也因为电影技术的原因,家庭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主流,也是中国电影中成就最高的片种之一。两千年的儒家文化使中国人形成了最有秩序但也是最压抑之一的家庭,而百年间对儒家秩序的打倒则使一种崭新的家庭关系重新出现。这使得旧派和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