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与有性生殖的两性个体都希望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基因鞯莞后代,在过程中会对配偶进行选择,并使得同性个体之间出现冲突和竞争。性选择包括性间选择和性内选择,让步赛理论和Fisher氏私奔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个现象,这被认为是动物适应环境的结果和物种进化的动力。 动物的性选择中会出现很有趣的“黑琴鸡效应”,这在人类社会中也会发生。
关键词:性选择;婚配制度;适应环境;物种进化
自然界很多性成熟的动物具有明显的雌雄二型现象。如性成熟的雄孔雀尾羽巨大而华丽,而雌性和未成熟的雄孔雀的尾羽短小且颜色暗淡。达尔文于 1871 年在《人类的由来》中解释了此现象,并首次提出性选择理论【1】。性选择主要指通过选择过程使某一性别的个体在寻求配偶时获得比同性其他个体更有竞争力的特征。而这些利于竞争的特征多见于雄性,原因可从动物繁殖投资角度进行解释。首先,雌配子大,雄配子小,所以每次婚配中雌性的投资大于雄性。再者,雄性通常可多次与雌性,每次投资较小,所以雌性较雄性更加关心的成功率,对于的选择也更加精细。在两性间对于后入的差别越大,为接近高投入者,低投入者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激烈【2】。性选择在动物的婚配制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选择拥有更具竞争力特征的个体进行婚配,那些不具竞争力的个体因无法婚配产生后代而导致逊色的基因被淘汰,从物种种群整体而言,有利于种族的延续和进化。
性选择包括性内选择和性间选择。雄性如果想要成功地繁衍后代, 首先要获得与雌性的机会, 这就导致了雄性内的互相竞争, 即性内选择――雄性个体通过击败或伤害其它同性个体赢得机会【3】。性内选择压力促成雄性间***备竞赛,产生雄性“武器”即打斗器官如雄性哺***动物的鹿角、洞角、獠牙等这些身体特征。正如我们众所周知的雄性马鹿,到了繁殖季节时会利用自己的鹿角与其他雄性进行搏斗,获得最终胜利的雄性可以与心仪的雌性进行。
与雄性相比, 雌性要在后代身上付出很多例如怀孕和哺育,它们不会轻易与雄性, 而会选择那些基因质量好的雄性, 以便让自己的后代也拥有良好的基因,增加生存几率。这就导致了雌性挑选雄性, 即性间选择【4】。性间选择留下来的产品是类似于孔雀羽毛的“装饰品”。
关于性选择,科学家们主要提出了两种理论。第一,让步赛理论。一个雄性个体携带像让步赛一样的、精心的次级性特征,就对雌性表示他在别的方面比如抗被捕、抗寄生虫以及捕食具有上等基因。例如受到性间选择的孔雀羽毛被称之为“装饰品”, 其原因是这些特征有碍生存。鲜艳累赘的羽毛更容易被天敌发现或在逃避捕食者时成为障碍。在如此不利于生存的情况下, 雄性携带者如果还能维持自己鲜艳的羽毛 ,这说明它们具有高质量的基因。
第二,Fisher氏私奔模型。Fisher认为,雄性这些诱惑性的特征开始被雌性肆意选择时就会继续进化,如果雌性基因对挑选特征编码,雄性也会对该特征编码。通俗地来说,不管雌性对长尾巴雄性有内在的喜好还是尾长表明了适合度,雌性进化了对尾长的喜好,因而其喜好给长尾雄性带来了适合度利益。如果长尾是雌性的喜好,那么更长的尾巴将进化出来。
动物进行性选择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有趣的现象。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联合团队把几只假的玩具母黑琴鸡放在一只并不是很有吸引力的公黑琴鸡的周围,如果这只公鸡表现出了好像在和假母鸡的行为,则其他母鸡也会对它兴趣盎然起来,于是这公鸡因此赢得了更多机会。这就是动物的择偶模仿行为,被称为“黑琴鸡效应”[5]。
更有趣的是,“黑琴鸡效应”在人类身上也有体现。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出现过这样一个桥段:一位女演员的丈夫去往小镇疗养院养病,此人已届中年,身材走形,从外貌上来说,并不怎么打动女人,而他的妻子其实也早就厌倦了他。但在疗养期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彻底改变了这段婚姻的命运:女演员出于义务前来探望丈夫,当地的女人们一想此人居然有这么美貌的老婆,纷纷觉得他很有魅力起来,争相献殷勤,而女演员看到外界如此架势,立刻也觉得我老公竟然这么有女人缘,忍不住重新审视他,越看越爱,激情再度燃烧起来。2003年,瑞典哥德堡大学的托拜厄斯・尤勒和克里斯托弗・约翰森的实验也证明了女性潜意识里觉得带着婚戒的男性更具有魅力,从而将动物性选择中的“黑琴鸡效应”应用于人类的心理学中,称之为“婚戒效应”。
几乎在所有鸣禽中都存在着学习鸣叫的现象,学习鸣叫的过程会涉及到向其他个体学习。 Freeberg将鸣叫声不同的两种牛鹂进行交叉养育实验,以便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配偶选择的关系。幼鸟所选择的配偶都是来自它们的养父母所在的种群[6]。这表明,配偶选择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另外实验还表明雄性幼鸟学唱时总是模仿成年养父的叫声,而对雌鸟最有吸引力的叫声也总是与其养父发出的叫声最为相似。
参考文献:
[1]张大勇. 2000.理论生态学研究.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75 ~108
[2]韩杰,李慧慧. 2011. 生物学教学.天津2011 年( 第 36 卷) 第 9 期
[3-4]杨林秀,和兆荣.2013. 云南大学学报. 35( S2) :364 ~367
[5]芝加哥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斯蒂芬・普鲁特-琼斯的某篇论文
[6]尚玉昌.2013. 动物行为研究的新进展(六):性选择和配偶选择.北京.自然杂志第 35 卷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