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品尝成功的喜悦。“认识除法竖式”的教学按三步开展:提供素材,开展活动;灵活调整,循序渐进;充分尊重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关键词:联系生活;操作;尊重;自主探索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个知识点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艰辛和欢乐。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人说,“认识除法竖式”教学很难,学生难以理解。追根溯源,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将现实生活中“分一分”的直观操作活动抽象到数学思维层面上来。因此,除法竖式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基础之上。所以,我认为“认识除法竖式”的教学必须按以下教学策略展开。
一、提供素材,开展活动
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小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是千丝万缕、密不可分。它启示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身边生动、丰富的数学事实,使他们的“再创造”获得现实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支撑。显然,除法就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的活动,把一些物体分成同样多的几份是除法意义的本质。在教学“认识除法竖式”之前,我提供了分桃子、分铅笔、分花片等大量素材指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使学生首先认识到怎样分物体才是“平均分”,再逐步感受到平均分的结果存在的两种情况。
例如:先出示“把8个桃子分给2只小猴,可以怎样分”这道题目,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动手实际分一分,得出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四种情况,从而知道像“分成4和4”这样的分法才叫“平均分”。当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掌握了“没有剩余的平均分”这种情况后,再出示“把9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该怎样分”这类的题目,也让学生通过多次操作掌握“有剩余的平均分”这种情况。这样做不但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清晰的感性认识,又将两种情况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还使学生在面临新的“除法竖式”时能结合实际操作来正确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大量鲜活的、丰富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的数学活动,为学生学法竖式时的自主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灵活调整,循序渐进
二年级教材安排“上学期先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接着认识除法竖式,下学期再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认为这样的教学顺序是不够恰当的。首先它使学生无法从本质上理解除法竖式书写与计算的特殊性,颠倒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连接次序;其次是用成人的思考代替了儿童的思考,教给学生固定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沿袭这样的思路反复模仿,降低了开启学生智慧的功效。
因此,我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顺序进行了灵活的调整:先学习“没有余数的除法”,再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并与前者加以比较,最后学习“认识除法竖式”。
三、充分尊重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在教学“认识除法竖式”时,从“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入手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继而推广到“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达到真正理解除法竖式书写与计算的特殊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它的理解,并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讲出的,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以,在教学“除法竖式”时,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领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从而获取新知。
最后,当学生写出除法竖式后,我又让他们深入思考:为什么除法竖式与其他三种方法竖式不同,必须要这样书写与计算呢?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除法竖式的理解,形成深刻的认识。我在教学“认识除法竖式”时按这样三步进行,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一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和自我体验,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增强智慧。
(作者单位 江西省九江县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