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制造“多余的时间”
写过《未来是湿的》的美国“互联网时代的思想家”克莱?舍基又写了一本新书《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他总能抓住时代精神的某种主要特点,做出令我们吃惊的分析。这一次他盯住了时间:在后现代社会,我们渐渐开始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如何打发时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工作时间越来越短,我们用这些时间做了什么呢?诸如美食和电视,有时候真想这样说:不在于我们吃什么或看什么,关键要吃得和看得津津有味,当然,也许现在应该与时俱进加上第三条:上网。电视和上网似乎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独处的却不想感到孤独。这样做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但是日积月累,却花费了惊人的时间成本,这值得吗?我们在工作时坐着,回家还是坐着――这样消遣时间值得吗?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了消磨时间,也许有更多更有价值的自由选择。如何把别人的自由时间利用起来,或者说满足他们的时间消费,这是当代社会的新问题。
沉迷于电视和上网,这只是表面现象,更关键的,是要把时间消磨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对象身上。网络肯定会有一天彻底战胜电视,因为看电视只是消极地接受影象讯息,而网络的分享功能则越来越占有明显的优势――分享是一种自主的趣味,可以抛开现实社会里复杂的人事关系自由自在地选择消费对象。没有什么聪明与愚蠢的共享,共享本身就是人的一种本质需要。共享也不在于形式,孤独的共享也是共享。
问题在于,当我们有大把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却突然觉得不知道做什么好了。或者人们的快乐建立在把时间占满,而并不太在意用什么方式把时间占满。确定的对象是无所谓的,只要知道一定有个对象就可以了。这就是媒介的作用。媒介无所不在,就像词语无所不在一样。现在的问题是,当代媒介不使用词语照样能够传达出丰富多彩的意义。它们与词语一样是虚拟的,但却是多么不同的虚拟啊?当代媒介更直接刺激感官,而词语却是空洞抽象的。能参加分享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你得对别人有用处。
网络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组织方式,包括***治活动,克莱?舍基在书中提到当年韩国民众抵制美国牛肉进口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就是通过网络组织的。那些网站、聊天室不仅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还起到组织功能,甚至手机传送的***片新闻也比传统的媒介又快又广泛。网络不再是虚拟的而是现实的。网络使传统的组织形式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未来的一代人,将在网络上交流与共享。各种传统的专业人员(记者、作家、导演、艺术家、***治家等等)也同样处于危机之中,因为面对网络,他们再也不能居高临下了,因为人人 都可以在网络上担当同样的职责,不需要被选举被承认,只需要一个孤独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你就可以同时兼任任何专业人员,只要你具备相应的网络操作技能和思考能力。
网络行为回归人类的内在动机
印刷术时代是书籍,相对之前的手抄书本,在传播速度方面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当代社会,书似乎落伍了。相比网络,书的速度慢,书讲述的内容也“慢”,因为网络能天天更新甚至时时更新信息,甚至快于印刷的报纸。出版社和报社杂志社都面临着解体的危险,因为几十年之后,人们或许普遍不再阅读纸质的书报刊物了。作家这个行当也行将消失,因为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将没有任何门槛。问题不在于写作者的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人人都有发表自己作品的可能性。牺牲了出版物的质量换来了出版物的数量,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愿意不愿意的问题,人类越来越进入了一个消遣与狂欢的时代。但是,这也导致了普遍的平庸化。
也许在将来唯一的朝阳行业,将是网络和伴随网络所附加的行业。网络颠覆了人们的文化价值观,比如以上面提到的书籍作为例子,从前珍贵的东西现在变得廉价了。再比如长途电话费现在便宜得几乎等于免费了。当然,人们在这方面的观念一下子还转不过来。当所有从前不容易获得的现在突然变得非常容易时,我们却一下子不知所措了,在我们曾经的印象中非常宝贵的东西趋向毁灭时,我们还能真正在意什么?我们面临一个失去深刻性的时代。也许真正珍贵的,是那些一旦失去了就永远不再有的东西,只有一次的东西,比如生命与时间。
所谓“认知盈余”的一个意思是,人类古老的动机也就那么几个,并没有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根本的变化,但是人类的机会变化了。在机会变化小的世界里,行为的变化也小;网络时代使人们的机会在孤独状态下就可以成倍地增加,而机会或者选择的增加,会使人们遭遇更多从前料想不到的机会,即使从前根本无缘认识的人,所有这些,都会改变人类根深蒂固的古老动机。比如人的本性根本不是自私和追求“高质量”,而是分享――没有什么高与低的分享,只是分享。再比如,人们在网络世界的生活中突然发现这里也是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热爱比金钱更加重要。这个“热爱”,是与获得自由或选择的自由联系一起的,人们虽然旨趣不同,但是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在网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人们在网络世界里真正做到了为了兴趣而做事情,而不是为了金钱而谋生。或者说是,为了兴趣而兴趣,没有外在的目的,这等于什么都不为了,沉迷而忽视从前人们所重视的那些所谓外部目标。
从心理学上来说,如果我们的行为是为了兴趣而兴趣,这是一种不求索取的内在动机。这种内在动机能使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而对于外在动机来说,行为分成了手段与目标两部分:为了获得所谓想获得的目的(这类动机往往是很贫乏的),可以不择手段,但这些手段往往是使行为者感到痛苦的东西。或者换句话说,对于外在动机来说,回报来自于行为之外,而不在于行为本身。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行为究竟更受制于利害的算计还是纯粹的兴趣,或者是其中哪个刺激更根本。在传统上人们肯定是做功利性的选择,但是在网络时代,这个惯例似乎被打破了,因为网络的本身就决定了它是一种沉迷,而在沉迷之时刻,人们既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也没有从功利角度考虑自我。2012c
链接
《未来是湿的》
作 者:(美)克莱・舍基 著
胡泳,沈满琳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5-1
一部集众人之力的百科全书、一个丢失手机的传奇,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它们乃至更多事情的影响实际上有着共同的根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的交流工具支持群体对话与群体行动。
《失控》
作 者:凯文・凯利 著东西文库 译
出 版 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1
这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必读物之一,这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揭示了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从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窥探到SNS的今天和未来。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
我们的大脑》
作 者:(美)尼古拉斯・卡尔 著刘纯毅 译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1
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现在,卡尔把他的论证扩展到最具说服力的探索研究上,针对互联网导致的智力后果和文化后果,他阐述了迄今未见公开发表的观点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