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目礼的意思极其简单,就是不能够循环论证。可一个不能够循环论证的意思为何要称为“注目礼”呢?从文词上讲,注目礼的概念算是旧瓶装新酒,因为注目礼的说法并非新的,而是一个旧瓶,指的是一种礼节,主要用于庄严场合,如向国旗行注目礼。现在装进新酒,有了全新的形式和含义,甚至词性和结构也发生变化,词性上是“动名词”,既作动词用,也作名词用;结构上属于“偏正”结构:注目礼=“注目”+“礼”。
玄机何在?如果说玄机,那就是注目礼虽只是一个词、三个字,但直接紧扣人,且画龙点睛,点出了“目”——眼睛。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运动的确反映着“我”对别人的价值判断,目光互动更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中外都曾有“陛下”、“殿下”、“阁下”和“足下”的称谓,比如说“足下”,即眼睛可以看在对方的足上,但不敢往上注目,以示尊重。而“陛下”是专称国王或皇帝的,据称意思是只敢把眼睛放在宫殿的台阶上,根本不敢往上瞧,以示至尊至严。看不起一个人,通常会用到“侧目”或“蔑视”之类,但最高的轻蔑呢?鲁迅一句话说得好:“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子也不转。”注目礼是不是很好地写照了人类最重要的行为?
事实上,注目礼也堪称对人类行为的破解,它的偏正结构其实是两个动作——“注目”+“礼”,前一个动作是前提,核心在后一个动作,即“礼”或“致礼”。两个动作是连续的,没有“注目”就无所谓“礼”;而所谓“礼”,不过就是经得起“注目”,也与“注目”不相分割。“注目”构成人类行为的起点,一个存在或价值,如不能让人“注目”到,就是怀璧不遇,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甚至在也形同不在,有也等于没有。黄金如不被人类所“注目”、鉴赏和利用,与埋在地底下的石头何异?
但让人“注目”到只是一个前提,核心在后一个动作——“礼”!所谓“礼”,即经得起“注目”,存在值得别人“注目”的价值。标题***可在标题上狠下工夫,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后边没有足够的内容支撑,不就是“忽悠”吗?“注目”可使一个人白日飞升,但也能把人烤成肉串。当年曹操一统北方,孙权上书劝他称帝,他呵呵一笑,曰:“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意思就是,孙权这小子没安好心,要把我架到炉火上,他等着喝酒吃烤肉串啊!“礼”之不存,“注目”何用?孔子说得好:“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也就是说,不患无注目,患所以注目!
如果说前一个动作“注目”是人类行为的起点,后一个动作“礼”就是人类行为的归宿。多少引人“注目”甚至举世“瞩目”的所谓“名流”与“明星”一个个过眼烟去,何也?经不起“注目”也!作为韩寒最主要的克星,***原本是不注目他的,正式过招之前都几乎没读过他的文章,曾表示:“我对韩寒不感兴趣,正如我对李宇春不感兴趣。”怎么注目上的呢?恰恰是因为过招的需要,不得不注目,***写道:“此前我几乎没有读过署名韩寒的文章,他对我的抨击我因为要写回应而不能不读,而这些博客文章的拙劣文笔和语无伦次的表述让我对他的真实产生了怀疑,回头再去阅读他作为‘文学天才’的成名作。我在读了韩寒号称在初二时写的《书店》一文,就已确信那只能出自其父亲之手。”不存在经得起“注目”的价值,所谓引人“注目”或成名成星,不是昙花一现,就是引火烧身。
“注目”构成人类行为的起点,人与人交往,首先就是“注目”,就是盲人也有“注目”——注目意向,如果连“注目”也没有,岂止是“视而不见”,就是“不见”。但注目礼又不是简单的引人“注目”,重心落在礼,即经得起“注目”,堪称人类行为的终点,一定意义上讲,人的全部努力不就是要寻找一个经得起“注目”的归宿吗?之所以有死不“瞑目”,即人已死但“目”还“注”着的现象,原因即在于棺已盖而论未定,心里没有着落啊!另一方面,所谓“永垂不朽”,不也就是让人们永远注目瞻仰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类行为解码:注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