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两省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的芦山峁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遗址,距今约4500~4000年,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58年至1967年以来,当地群众在生产生活劳动中曾多次在这里发现原始社会的许多遗物,包括许多精美的玉器,计有玉璧、玉璜、玉琮、玉环、双孔玉斧、三孔玉钺、七孔玉刀、玉笄等。而玉器中最具特殊意义的是两件雕琢神面纹或雕琢兽面纹的玉琮,它们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件玉琮为青黄色,间有茶褐色斑,高4.4厘米,外径7厘米,内径6.4厘米,厚0.3厘米。琮体外轮廓近似方形,内为圆筒形,上下两端均有短射(即锐出部分),上端射略长。四端委角分别雕琢出两层大小不同的神面纹,神面上各有两道或三道凸弦纹,应为简化的垌冠。神面双眼以阴线圆圈表现,上层神面略去眼眶。该琮出土时已断裂为大致相等的4块,但无明显缺损,迄今仍能较完整地合缝,钻有两对或三对透孔,可以缝缀结扎在一起。琮体表面的神面纹因磨损,很多处已模糊不清。
第二件 玉琮为灰绿色,间有墨绿色斑纹,高4.1厘米,外径7.1厘米,内径6.4厘米,四角高3.1厘米,厚0.4厘米。琮体外方内圆,两端有射,四角各琢雕一个三棱体,分为上下两层,四角共雕琢8个大眼兽面纹,每组左右相邻的兽面方向均呈颠倒的布局,兽面双眼眼球用阴线纹表现,椭圆形的眼眶和嘴巴均以凸起的阳线纹表现。
上述两件玉琮,多数学者认为属良渚文化式的玉琮,是良渚文化传播影响的结果。有位南方学者目验后认为,两件玉器形制和纹饰均与良渚玉琮颇为相似,但玉材似不同,由此可知它们应是芦山峁先民仿制的良渚文化式玉器。众所周知,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年至4000年,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今江苏、浙江两省太湖流域的一种新石器晚期文化。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玉器十分丰富,代表性器物也较多,尤以神面纹和兽面纹玉琮最具代表性。玉琮上的神面就是良渚先民膜拜的对象。最近有专家对这两件玉琮上的神面纹饰作了微痕摄影,经仔细对比,认为其神面纹、兽面纹与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纹饰完全相同;该专家又用红外光谱吸收仪对这两件玉琮进行测试,结果证实这两件玉器的材质也同良渚文化玉器相同。那么,为什么产生上述两者玉材不同的观点?这是由于玉器埋藏的环境不同。长江下游江苏、浙江两省属酸性土壤,陕西黄土高原属碱性土壤,相同的玉器长期处在不同环境下,表面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仅靠目验无法准确判断玉器的材质。所以,现在可以肯定,延安芦山峁出土的这两件玉琮均是良渚文化先民的作品。
这两件玉琮的用途又是什么?有的学者认为,从它们的形制分析,应属于手镯。而其中断裂为大致相等4块的玉琮,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偶尔形成,现在已经很难判断了。
人们可能要问,陕北延安芦山峁与良渚文化所在地江、浙两省之间相距数千里之遥,芦山峁为什么会出土数千里之外良渚文化的器物?在远古时期“民不祀非族”,当时人们只崇拜、祭祀本族的保护神,这些保护神在良渚先民的信仰中能驱魔辟邪,祈福禳灾。因此陕西延安出土的两件神面纹和兽面纹玉琮,正是良渚先民一支曾迁徙陕北的实物证据。除陕西芦山峁之外,在广东曲江、安徽定远、江西丰城、湖北蕲春等地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也有少数良渚式玉器的发现,这些同样证明了良渚先民曾向他们那里迁徙。良渚文化繁荣之后突然在原生地消失,良渚居民可能曾向许多地方迁徙。
责 编 一 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延安出土的良渚文化玉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