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电影源于一种简单的画面记录,继而产生出相应的纪实美学,它与当今DV影像有着本质上的共通之处。当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产业发展壮大之后,其创作方式形成了一些既定的模式,包括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创作模式,这些模式对于后来的DV创作影响深远,同时,民间DV影像的画面风格对于电影的创作也有着强大的反作用。
【关键词】电影纪实美学 好莱坞 DV影像 后现代主义
一、电影纪实美学与DV影像
(一)电影纪实美学的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画面纪实的工具而诞生,电影的创始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的多部短片几乎全都是对生活场景的直接记录。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创立了“电影眼睛学派”,30年代格里尔逊领导了英国的纪录电影学派,二战之后四五十年代意大利兴起了新现实主义,安德烈·巴赞总结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经验,建立了著名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德国的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是巴赞理论的重要支持者。60年代,法国人让·鲁什和艾德加·莫兰提出摄影机是“参与的摄影机”,形成了以访问形式出现的建立在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互动关系上的运作模式,被称为“真实电影”,而美国的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利柯克等人则主张摄影机永远是静默的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倡导了另一种纪录片模式,即“旁观者”式的记录,被称为“直接电影”。纪实美学对影片的形式与技巧没有过多要求,重在求“真”,它注定成为单人手持拍摄即可完成的DV影像的理论渊源。
(二)dogma95运动
1995年,一些年轻导演如拉斯·冯·提尔、托马斯·温特伯格、克里斯汀·莱文等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发起了一场电影运动,制定了一连串电影拍摄原则,被称为dogma95原则:
1.必须实地(景)拍摄,不可另外搭景或加道具。如果道具为必需品的话,选景时就必须找一处有该道具出现的地点;
2.不可在影像之外加进额外的音响效果(也不允许加入配乐,除非该音乐在拍摄时同步播放);
3.必须采用手提摄影的方法;
4.必须采用彩色的画面。不可制造特殊灯光效果。如现场太暗曝光不足,可在摄影机上加上“机顶灯”;
5.不可使用任何滤镜;
6.不可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如谋杀等;
7.故事必须发生在现代的环境;
8.不可拍类型电影;
9.电影制式必须为35mm;
10.导演名字不可在片首和片尾字幕(制作名单)中出现。
这些规则看起来像是自己绑住了自己的手脚,却有它特殊的意义。当时的那些年轻导演发起这场运动主要是为了对抗主流的好莱坞电影,挑战类型片的传统拍摄方式。因为他们认为当时的电影制作风气过于依仗包装和特技,制作者在刻意制造虚幻的假象,毁灭了电影艺术中重要的真实情感,于是制定出相反的规范以***“救亡”。认真阅读这些规则不难发现,它们与DV影像的创作方式十分接近,获得2000年戛纳最佳影片的《黑暗中的舞者》便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片中有大量手持摄像机拍摄的镜头,被人们认为是一部经典的dogma95电影。2000万美元的成本使其成为当时北欧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片中的7处舞蹈动用了上百部数码摄像机同时拍摄。虽然它不是低成本的DV影像,但对个人影像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至今,dogma95这个反潮流的流派已经存在了16年,它的美学追求与电影纪实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其与类型电影的格格不入而自成一派。现在看来,它最深远的影响当属使电影走向平民,带动了个人DV影像的兴起。
(三)纪实美学对创作的影响
在国内第六代导演中,贾樟柯的纪实风格最为突出,他的故乡三部曲《站台》《小武》《任逍遥》都展现出写实的影像风格,而其中的《任逍遥》正是以DV摄像机拍摄,其后来进入院线的作品《三峡好人》更是以市场价格仅3万余元的索尼 HVR—Z1数码摄像机拍摄。贾樟柯的努力使地下电影转到了地上,使数码小高清拍摄的影像得以转录于胶片在影院上映,这是电影纪实美学对DV影像的影响,同时也是DV影像对于电影体制的一种冲击。
在民用的DV设备逐渐普及之后,观众也逐渐培养出了对于DV设备拍摄的记录性画面的观赏习惯,不少好莱坞商业电影也受到了这种新的审美习惯的影响,用DV的视角观察世界成为导演们有意无意采取的叙事手段。比如外星人题材的科幻影片《第九区》,导演并没有沿用传统的科幻电影的拍摄技巧,而是用电影摄影机去模仿数码摄像机的视角,不规律的晃动、“随意”的急推急拉、大景深的画面,使人感觉这就是一部使用DV拍摄的纪录片,在技术的层面上增加了这部科幻影片的真实感与可信度。又比如获得第82届奥斯卡6项大奖的《拆弹部队》,拍摄现场摄影师总是手持便携式摄影机在工作,几乎见不到好莱坞制片现场最常见的轨道车、升降机等辅助工具。这样的拍摄方式一方面是配合紧张的剧情,另一方面更是出于导演的艺术要求,那就是制造出一种真实的纪录片的效果。像这种模拟手持DV风格的电影拍摄方式如今已经大量应用在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中,不能不说是民间兴盛的DV记录影像对电影业的一种反作用。
二、后现代主义电影为DV影像注入了新活力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它是一个很难给出精确定义的概念。在后现代主义中,倾向于精英文化的传统电影的权威性慢慢消失,电影艺术有可能成为一种平民也可以涉猎并进行广泛交流的艺术。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我国香港导演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等影片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大量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而最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则是周星驰主演的一系列影片。比如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唱英文歌曲,颠覆了原著的逻辑;孙悟空出场亮相、身后红绸飞过的造型让人忍不住联想起“”时期的舞蹈;《唐伯虎点秋香》里华安与华夫人在毒药的博弈中竟然双双跳出情节用现代人的方式为毒药做起了电视广告……这些挪用、讽刺与拼贴的手法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无厘头”,其在粤语中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说话做事都没有明确目的,无中心,无逻辑,令人难以理解,但也并非没有道理”。这与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不谋而合。
21世纪初,受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影响,不论传统电视媒体还是互联网中传播的DV影像,都显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2004年9月1日,山东卫视综艺频道、影视频道和生活频道同时开播了一档自办娱乐节目《剧来风》,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该节目将经典电影重新组织情节,剪辑至20分钟左右,并以济南方言配音,其中拼贴了许多富于地域性和时代感的元素,颠覆感十足。然而栏目开播不久,便引发了针尖麦芒的争论,喜爱者惊叹其方言之地道、编剧之精妙,厌恶者怒骂其格调之低下、语言之粗俗。10月8日,《剧来风》正式停播,成为了山东“播出最短、影响最大、死亡最快”的栏目。栏目停播有很多原因,比如侵权嫌疑、文化自卑感等,在此不做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停播之后,该栏目的视频在网络上又火了起来,各大视频网站都收录了《剧来风》合集,并有很可观的点击率。这说明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式已经有较好的受众基础,虽然被指为“低俗”,但依然富有活力,当在主流电视媒体难以容身的时候,大众文化的后现代影像在互联网这个新媒体中继续活跃着。
2005年电影《无极》上映不久,网络上便出现了一段根据其改编的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者胡戈使用电影《无极》和电视栏目《法治***》的画面素材,根据自己设计的剧情重新剪辑并配音、配乐,最终呈现出一期结构严谨、情节完整,看似常规实则充满颠覆与讽刺的“电视栏目”。当时电影《无极》的导演陈凯歌怒不可遏,声称要将胡戈告上法庭,这使得该视频及其作者更加出名,媒体开始追逐胡戈,电视开始播映短片中的精彩之处,而胡戈也被邀请去电视台做直播节目。此后,胡戈又自筹资金,拍摄了一部新的恶搞短片《鸟笼山剿匪记》,再度成为了网络热门视频。另外,他还制作了《春运帝国》《满城尽是加班族》等视频,都在网络中广为传播。这些影像后现代主义风格明显,大量运用拼贴、搬用、讽刺等手段,虽然以制造笑料为直接目的,但这些视频并非毫无社会价值,它们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都带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反省。
后现代主义电影对DV影像的激发作用显而易见,这种廉价的、简单易行的影像制作正在成为流行性的大众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可见,DV影像本质上属于一种纪实电影,其朴素的影像风格也将不断丰富纪实美学的内涵;同时,随着大众对于后现代性的接纳,民间影像的表达方式也日趋丰富,DV影像的创作态势可谓波澜壮阔,借助互联网的媒介优势,必将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电影艺术与DV影像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