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畔有一处胶片工厂遗址,企业搬离仅六年,
自然已经重新占领了这片厂区。摄影研究者王海宝曾在胶片厂工作,他找到曾在这家企业任摄影师多年的张争鸣,两人合作完成了对工厂遗址的视觉研究。
几十年前拍摄的老照片,与在同一位置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现状形成对比,
展览主题落在自然与人的关系。更打动我们的,可能是因为,
这是两个老“胶片人”用摄影进行的一次回望。
――编者 工厂车队的修车房
处无锡太湖之滨二湾的无锡电影胶片厂原址,位于太湖环境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整个厂区占地440亩,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各类建筑110栋,是目前无锡地区乃至华东地区保护面积最大和最为完整的工业遗址。1979年至1989年,我在胶片厂工作了十年。2010年,因工作关系,我又再次与摄影相遇。2011年,那日松先生的文章《中国摄影史上最值得收藏的40本书》将我的兴趣引至摄影史,从2012年起,我开始收集无锡本地摄影家的资料,逐步转向摄影文献和影像文化的研究。
2014年年底,我在北京与摄影界的专家学者聊天中,无意中提到曾在无锡电影胶片厂工作的经历,他们提到这是个很好的课题。上世纪70年代,胶片厂项目是建国后国家在无锡投资的第一个重大项目,直到今天胶片厂在无锡市民中也是家喻户晓,当年胶片厂上下班时浩浩荡荡的车队是无锡城的一道风景线,成为胶片人是相当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胶片厂十年是我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第一个黄金期,这不仅是个课题,也是一个情结。离开胶片厂已经二十多年,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拜访了一些胶片厂的老同志,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在改制中胶片厂的企业档案移交给了档案部门,一些重要资料保留了下来,这些都为做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0年代化工部老干部修养所-现况
确定了胶片厂课题之后,首先撰写课题方案,得到业内学者的初步认可。我们不仅仅是简单整理一个企业的史料,而是放在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大背景下,为一个样本企业进行造像。幸运的是,我们争取到了市***府引导文化消费专项资金项目和相关企业的支持。
张争鸣和我是胶片厂的同事,他从1970年代至今一直兼职从事胶片厂的摄影工作。无论是从上世纪70年代的银盐黑白、彩色影像,还是当今数码影像,始终用相机记录着胶片厂的发展轨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企业影像资料。我们决定共同完成这个项目,我负责课题总体方案策划、编著、策展、联络和资料整理等,他负责摄影、录音和照片影像整理等方面的工作。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资料收集、口述采访、档案整理和对外联络等工作。同时对胶片厂原址进行拍摄,在摄影过程中发现,胶片厂原址仅仅短短的几年时间已经被绿色植被所覆盖,感觉可以把胶片厂原址摄影创作作为课题的一部分提前展示出来,但查阅下来这类摄影与展览还是较多,仅仅是就原址摄影呈现并无特别之处。
为了更细腻地表现原址状态,我们决定用大画幅相机和胶片拍摄,同时不断观片对拍摄主体、基调、季节、天气、用光等进行调整。过程中我们不断与业内专家学者沟通,提升认知层次和呈现表达。将主题提升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层次中表现更能体现原址拍摄的意义所在,由此最后我把展览主题确立为《大自然的接管》。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与大自然的博弈始终没有停歇。工业***以来人类凭借机器似乎占了点上风,但大自然的力量却始终稳操胜券,如同这座废置了仅仅6年的无锡电影胶片厂原址正在发生的变化。这个曾经的中国感光工业明珠,在历经了40年的风雨历程之后,于2010年人去物散楼空,完成了曾经赋予的赶超使命。而短短数年之间,大自然以它的方式重新进行了接管。尘埃、草木、风雨、阳光在时间的作用下,重新改写人类文明的印迹,以自然之力塑造景观。这些人类文明与自然之力的相互介入而呈现的场景,让我们思考之于自然、之于文明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1980年代S片基车间-二次涂层干燥工作室-现况
参加平遥摄影节的展览,我们将展场布置为“半暗室”,并结合视频投影与照片的方式,按进入厂区的道路走位呈现照片。平遥展览之后,我们又在胶片厂原址进行了展览,影展的呈现、表达方式在无锡也是首次,开幕式那天,第一位赶到展览现场的老胶片人竟是1970年代重建时期的厂领导严闻奎,已是85岁高龄他乘着公交车来,拄着拐杖走到展览现场,这一天也成了老胶片人重逢的时刻,多年不见的老同事、老朋友这一刻因影展而相聚,许多老胶片人久久地观看视频里面50组新老场景的对比照片,眼睛里面闪着泪花。一些市民的关注也令人意想不到,整个展览期间时逢台风期久雨不晴,但仍然挡不住观众的热情,观展人数达数千人次,尤以年轻人为多。《大自然的接管》展览还不是最终产品,今年我们计划中的展览,会整理40年间的***片和实物,结合纪录片、出版物和学术研讨会,进行全媒体推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被自然接管的胶片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