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创新秧歌是秧歌创新的产物,其中的服装与道具当然属于整个创新系统中的两大重要艺术元素。本文以创新秧歌的服装与道具的历史继承、创新秧歌服装的创新、创新秧歌道具的创新为三大理论层面,对创新秧歌的服装与道具这一重要艺术命题,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 创新 秧歌 服装 道具 历史 继承
秧歌,据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的释义:“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起源于农业劳动。因流伟地区不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而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小场为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1]
本文所指的“创新秧歌”,是东北秧歌创新的产物,而其中的服装与道具,当然属于其整个创新大系统中的两大重要艺术元素,其重要地位与作用,万万不可小视。为此,本文专门对创新秧歌的服装与道具,进行系统化研究。具体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层层解读。
一、创新秧歌的服装与道具的历史继承
一切艺术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而必须是充分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离开继承的创新,不会是良好的、成功的创新,只能是昙花一现、过眼烟云。
因此,创新秧歌的服装与道具的创新,首先应当继承东北秧歌的服装与道具的优秀历史传统。
东北秧歌历史悠久,据清人杨宾的《柳边幻略》所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巳。”[2]从中可知,东北秧歌有俊扮(妇女)与丑扮(参***),即一旦一丑两种角色,手持道具有棒槌(两圆木)、伞灯等。而《柳边纪略》一书“记清初盛京、宁古塔、瑷珲三将***从辖地区,即柳条边内外的形势、山川、管制、兵额、城堡、驿站、部落、寺庙、贡赋、物产、民情、风俗等。”[3]距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东北秧歌不断从各种姊妹艺术中汲取精华与营养,借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其中的道具手绢和扇子,就是从流到东北的河北莲花落中汲取过来的,这一优秀传统一直延续到今日。因此,创新秧歌服装与道具的创新,首先必须以充分继承这些优秀传统为基础与前提。
二、创新秧歌的服装的创新
创新是所有艺术的生命,所有的艺术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不断繁荣。创新秧歌,顾名思义,以创新为其核心特征与题中应有之义。
而服装的创新,又是创新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服装素有“演员第二皮肤”之称,它为塑造演员的外部形象,提供强大的支持与可靠的保证。
服装的创新又分为设计的创新与制作的创新两大部分,而这两大部分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又可以细分为服装面料、款式、风格的创新等更细的艺术元素。但总的创新原则,一方面要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即符合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思想、情感等特征;另一方面又要凸显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本体性等审美特征。
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创新秧歌《扭不够》的服装,就具有上述两大方面的特征。
三、创新秧歌道具的创新
道具的创新也是创新秧歌整体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道具素有“演员的第三只手”之说,它也为塑造演员的形象提供有利的凭借和依托、抓手和保证。
道具是舞台用具的通称,通常分为大道具与小道具两种:大道具如桌、椅、床等;小道具如杯、壶、碗等。同时又分装饰道具(如书、画等)、随身道具(如烟袋、背包等)。
创新秧歌道具的创新,主要是随身道具的创新,即在传统的手绢、扇子、烟袋、棒槌等的基础上,创造出既符合人物新风貌的新道具,又具有新时代新特点的新道具。例如手机、电脑包、磁卡等等。
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创新秧歌《红手绢》,就创造出新形式的新手绢,并在传统的手绢功的基础上,创造出许多新的手绢功的表演形式,使道具与表演融为一炉。
参考文献:
[1]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2114.
[2]转引自李长荣.黑土戏剧论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P143.
[3]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1559.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区域舞蹈研究——创新秧歌的创编》,项目编号:12B114)
作者单位: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创新秧歌的服装与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