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歌声不在流行音乐的商业体系之内,人们在其中找到的是失落而久远的民谣和生活。他住在美浓,台北高雄的一个农业小镇。“我的创作来源就是客家文化,而且客家话非常接近音乐,我觉得作为一个客家人很幸运。”
林生祥的乐器是一把月琴,这是他改造中的第三个版本;林生祥唱歌用的是客家话,大部分听众只能通过舞台上的投影字幕了解内容。但是,当悠扬的旋律响起,陌生感消失了。
在念大学时,林生祥与人合组了“观子音乐坑”乐队,开始了创作与歌唱,“我念大学的时候去打工,发现很不适应,就决定我以后不要工作,要做音乐。”台湾文化评论人、纪录片工作者张钊维评论林生祥当时的创作“不过也就跟所有大学生乐队要表达的那些东西一样”。虽然一开始林生祥就目标明确要做和自己的土地相关的***音乐,但是在对工业社会进行批判、对土地表达关怀之时,故乡美浓的生活和文化浮在林生祥的身体里,更像是一个背景。
“当时有一天是国王爷生日,有人说谁谁的儿子不是弄了一个乐团吗,就把我们叫回去唱。但没唱几首,大家就都散了,好几百人只剩11个。他们觉得摇滚乐怎么能够让王爷去听?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音乐可能回不了家了,离传统音乐的根源太远了。”这是林生祥音乐创作的分水岭,自此之后,他重新去学习民谣,以客家山歌的八音作为原式,在乐队里加入了锣鼓和唢呐,而在新专辑中更是加入了月琴的元素。
“山歌一唱钟理和/连妹共姓话絮多/远走大陆寻原乡/决志文学人蹬波”。林生祥在新专辑《大地书房》中唱的是台湾乡土文学作家钟理和的故事。“钟理和和他的妻子钟台妹因为是同姓,当时不允许结婚,所以就私奔到大陆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在北京出生的,和北京很有渊源。”在唱歌之前,林生祥都会在台上讲一个故事,他像一个音乐说书人,不紧不慢。
“每次在北京洗衣服都让我很有成就感,因为很快就干了”,林生祥在台上和听众闲聊,像拉家常,他笑着抱怨舞台上的灯光太亮,热胀冷缩破坏了吉他的弦位。林生祥曾有过一段创作的低谷,在2003年,交工乐队解散,“大家拆开不是因为不愉快的事情,而是因为各自有不同的方向,既然方向不同,那就各自朝各自的目标努力。”但此后,他的创作想法从未衰竭。
现在的林生祥住在美浓乡下,和所谓的“音乐圈”甚少交集。他最喜欢的大陆音乐人是崔健,因为节奏厉害,“我最喜欢《解决》那张。我记得他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一个民族怎么会容忍只有一个节奏,说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