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迎来了新机遇和挑战。教师也应当因时而变,特别是学生观方面,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观;新课标改革;创新精神;尊重;兴趣
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实行新课标改革这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分制的考核方式使得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
的唯一标准,教师学生观的及时转变,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观,即老师认识、评价学生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个受同学爱戴的老师往往会成为学生的偶像,学生方方面面都会向该老师学习包括思维方式和生活学习态度,该老师对学生影响最大。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态度,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从而也必然影响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因此,学生观在中学教学中有其特殊的意义。
教师学生观是否符合新时期的要求,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
现。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自由的发展。切忌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忽视其主观能动性。把“老实”“听话”“高分”作为好学生的标准,以至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和***见解,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教师学生观的正确与否,还影响着教育效果。一个教师所面对的是几十上百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每颗心也都有不同的跳动频率。教师不能以分数的高低去评价所有的学生,而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教师错误的学生观,往往会以为优生一切皆好,“一俊遮百丑”,产生偏爱;差生一切都差,尽无可爱之处,抱有成见。这样,既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和反感从而导致厌学该科;从而一方面很难建立起一种和
谐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严重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最终三维目标难以实现。
总之,学生观的及时转变能够创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充满精神愉悦感的教学气氛,从而能够达到
“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呢?
教师应当改变自我的态度。传统的教学观念中,非常强调“师道尊严”,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对教师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新时期则不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虽然有长幼之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别,但在人格上却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尤其要尊重学生的权利,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因为尊重是平等的起码体现。
一、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
中学生随生理上的发育成长,在心理上处于“心理断***期”的中学生,强烈地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长辈的理解和尊重。假如他们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则很容易发生心理反
常,或闷闷不乐,或抑郁寡欢;或烦躁不安、寻衅滋事,等等。有一次,有同学在教室打雪仗,但课前无人承认,我便挨个检查学生的手,查完后我说:“在教室玩雪仗的同学,老师已心中有数,希望能勇于承认错误”。第二天,几位同学交来了检讨书,并提前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检讨书这样写道:“老师,昨天是我们玩的雪仗,您没有当堂指出我们,我们知道错了……请您看我们今后的行动
吧!”学生在自己无形的感化下自觉地接受教育。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任何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的发展,都要经过学生头脑的吸收以及行为实践。而教师只能起引路人的作用。因此,教学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完美结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让课堂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当今时代尤其独生子女较多,学生***性较差而自尊心很强。所以,教师应该以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学生的各个侧面,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平.谈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8(02).
[2]朱翠英,曹十芙.当前教师学生观的偏差及其对教学成效影响的原理与纠正[J].当代教育论坛,2006(21).
[3]郭秀.树立社会主义新型的教师学生观[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01).
[4]王本陆.面向21世纪的学生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8(10).
(作者单位 山西省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