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这是近代在剪刀行业中出现的两个品牌。在2003年,拥有“王麻子”这一驰名品牌的北京王麻子剪刀厂却向法院申请破产,刀剪业巨擘的轰然坍塌,让国人无限惋惜。
家传绝技
要问“王麻子”当年为何誉满中华,故事还要从明朝末年说起。
山东青州有个铁匠田老万,祖上九代以打铁为业,家传手艺高超又地道,打制的铁器都特别好使。田老万早年不幸丧妻,把唯一的女儿田青视为掌上明珠,并把打铁的全套绝活传给了女儿。对仅有的两个徒弟,他并未倾囊相授,只是各授一半。凭着精湛的手艺和优良的信誉,师徒四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平静安乐。
清朝顺治五年,山东大旱,齐鲁大地寸草不生。因瘟***流行,与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田老万一病不起。自知不久于人世,他把女儿叫到床前,嘱咐道:“爹教你的手艺都记住了吗?它可是咱田家的命根子,日后能靠它活命。”不久,田老万亡故。
按照父亲生前的指点,16岁的青儿和两个师兄徒步来到北京城,几经周折总算找到了落脚之地——“喜客来”客店,开始重操旧业。“山东铁匠铺”在三人同心协力下被经营得红红火火。
数年后,青儿由大师兄做主嫁给了一个常来京城拉运货物的山西籍王姓商人。王掌柜虽其貌不扬,满脸麻子,但他为人厚道,颇善经营之道。这二人郎才女貌,实为最佳姻缘。田青这一嫁成就了“王麻子”百年老字号的不朽传奇。
顺治八年(1651年),在北京宣武门外,小两口的“刀顺号杂货铺”挂牌开业了。王掌柜在田家九代绝技的基础上又精益求精,尤其是他打制的刀剪,轴粗有力,剪尖灵巧,刃薄锋利,而且头长把宽,轻松口顺,经久耐用。因剪刀乌黑油亮且利刃生辉,被百姓誉为“黑老虎”。
剪刀的销售不足部分采取收购方式,王掌柜亲自选货,像制剪一样严苛地以“三看两试”进行验收。三看是:看外观、看刃口、看剪轴;两试是:试剪刃、试手感。外观一定要光亮周正,剪丸要锋利合口,剪轴要平直灵活;还要进行试剪,先用剪刀剪纸,再剪厚布。这层层检验之后,只有合格的上品才有资格拿到门市柜台上去卖。
因不详其名,为***方便,同行人及顾客直呼其为“王麻子”。天天接待买剪刀的顾客还应接不暇,就更没有时间经营其他杂货,王掌柜索性顺水推舟,决定专营刀剪,并更名为“王麻子刀剪铺”,把剪刀装在一个印有“王麻子”字样的纸袋里售出,纸袋上还印有“一年之内,发生损坏情况,包换包退”。
在商言商,王掌柜一言九鼎,即使超过一年损坏而要求退换的也照样办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半个中国都知道京城有个“王麻子剪刀”,许多顾客都特地慕名前来购买。
货真价实
到了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王麻子的后代添门面两间,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并在所销售的剪刀上刻上“王麻子”三字作标志。
盛名之下,效颦仿冒者风涌,“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纷纷出笼,因质量低劣都撑不太久。王麻子刀剪铺适时贴出了一幅别出心裁的对联——“欺世盗名跳梁小丑颜面无光昨日去,正人君子光明正大本份有财今朝存”。
真假王麻子的故事一时传作市井趣谈,流传在大江南北,这场风波使得“王麻子剪刀”声名大振,在北京城乃至全国一提,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清朝文人李静曾为此作诗一首:“刀剪传名本姓王,两边更有万同汪。诸公拭目分明认,三横一竖看莫慌。”
升沉荣辱
建国后,作为民族品牌的“王麻子”受到***府和社会各界,特别是***的高度重视,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指出:“王麻子一万年也不要搞掉,要永远保存下去。”北京***府正式命名并挂牌成立“北京王麻子剪刀厂”,开始踏上一段光辉荣耀的征程,获得1980年、1988年国家银质奖,“黑老虎”剪刀名列全国第一,历届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第一,殊荣集于一身。每年上缴利润200万元,曾远销港澳东南亚,赢得良好的国际口碑。
成熟的果子最怕坠落。进入90年代,在万马奔腾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广东阳江等地出现了数百个刀剪厂,凭借其低廉的价格、丰富的品种、先进的工艺,抢去了王麻子不少市场份额。此时的“王麻子”只在力求自保,能解决职工工资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产品创新、技术革新,在新工艺和不锈钢领域,“王麻子”被同行远远抛在后面。和其他老字号企业一样,“王麻子”还因体制机制落后,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举步维艰。2003年,王麻子剪刀厂负债总额竟达2779.98万元,负债率216.6%,只得向法院申请破产。刀剪业巨擘轰然坍塌,让国人无限惋惜。
索瑞斯管理咨询(国际)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李海龙在接受采访时曾指出,王麻子的衰落,一方面是***府不恰当的行***干预手段的影响;另一方面王麻子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正是老字号的优越感让企业走向了失败。(编辑/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