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司岗里》作为一部优秀的佤族音乐数字电影,不但展现了绚丽多彩的佤族歌舞艺术,也成为整个佤族文化的影像展示。如佤族的服饰、饮食、建筑等物质文化;婚恋习俗、社会形态等制度文化;、木鼓艺术、歌舞艺术等精神文化在影片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这部影片不仅深化了佤族人民的民族认同,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使大家对佤族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键词]《司岗里》;佤族;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影视也走向全球化,大量的外国影片尤其是美国影片进入中国,促使中国电影业与市场结合,寻找出路。电影的产业化似乎使中国电影步入了商业片时代,众多电影人为了追求票房价值而把电影的艺术性束之高阁,对民族文化、人性、传统价值观、社会现实民生等关注较少。一些所谓的中国大片一味地追求大场景,追求视觉效果,较少展示人的内心精神世界,这些大片除了具有娱乐功能外,影视艺术的审美教育、审美认识功能就较少顾及了。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的一些民族电影却还在默默地坚守着,不时地涌现出反映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影片。近期播出的电影《司岗里》就是这样一部民族影片。
《司岗里》是佤族的神话传说和创世史诗,电影《司岗里》由沧源佤族自治县和央视电影频道联合拍摄出品。影片讲述一个身患疾病的汉族女孩叶楠对人生无望,来到了阿佤山,遇见了佤族男孩三木嘎并与他产生了爱情。影片情节简单,故事性较弱,但展现的文化艺术元素却很丰富。影片呈现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事项,如:、木鼓艺术、崖画、饮食、恋爱习俗、服饰及歌舞艺术等。佤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影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一、《司岗里》呈现的佤族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或物质性成果。……以自然为素材,按照人类意愿去进行塑造、改造、创造,这便构成了人类的物质文化。”[1]物质文化也称为物态文化,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电影《司岗里》中佤族独特的服饰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片中我们看到佤族的衣服或装饰品大都以黑色和红色为主,正如影片开头所展示的佤族古训:“如果世界猝死会剩下红与黑,如果世界新生会宣誓红与黑。”这表明了佤族崇尚黑色和红色,因为其象征着庄严、肃穆、威武。这些观念也体现在佤族的服饰中,形成了佤族独特的服饰文化。佤族的织布、男女老少的上衣、裤子、包头及各种装饰品在影片中都展露无遗。影片中女主角叶楠刚进入佤族寨子时就看见一个佤族妇女正在织布,然后她又跟着佤族阿妈学织布。影像呈现给我们佤族简易的手工织布机以及织出的红、黑、蓝等颜色相间隔的布样,这是佤族长期生产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片中几个镜头使观众对佤族的服饰留下较深的印象:一个是影片开头佤族男子狩猎的情景;另外就是木制飞鸟升天前大型男女混合舞蹈及其他舞蹈场景。佤族男子外出狩猎时,身挎背袋、长刀、火***、弓弩、梭镖,或穿黑色短上衣,或上身,下穿宽大的黑色裤子。长刀、火***、弓弩等既是男子的装饰物,也是打猎、械斗的武器,如果不佩戴这些,就是衣冠不整,没有男子汉大丈夫气概。这些狩猎或舞蹈场景充分展示了佤族男子的力量和壮美。各种舞蹈场景也为观众展示了佤族年轻女子的美丽服饰。片中她们一般长发披肩,头戴发箍,耳坠大耳环,上穿无领短小坎肩,腹部在外;下穿由黑、红、紫、蓝、黄等颜色组成多种***案的开口筒裙,手臂戴有银镯。这种服饰搭配非常自然得体,既适应佤山炎热的气候,又显得美丽大方、个性突出,衬托出佤族姑娘漂亮朴实、能歌善舞的特点。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以纯手工方式生产制造了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佤族服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服饰文化,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佤族的食、住、行等物态文化也在影片中有所呈现。如片中三木嘎他们分得猎物野猪肉后说“我要回家煮烂饭吃”,佤族喜食“烂饭”,保留着“饭菜混煮”的习俗。他们一直把“烂饭”视为饮食的佳品,每逢打到猎物都要煮成烂饭全寨或全家食用,“鸡肉烂饭”就是佤族最喜欢吃、用来招待宾客的上等佳肴。片中还有一个镜头展示“吃烂饭”,即三木嘎打到野鸡后回去和叶楠一起煮烂饭吃。不过这个镜头很短,并没展现其做烂饭的具体细节及烂饭做好后的全景。但是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出烂饭是佤族喜爱且常见的食品。影片镜头展现较多的饮食习俗主要有“饮水酒”和“抽草烟”。如叶楠一来到佤族寨子就被佤族年轻人的热情豪爽所感染,并与他们一起喝酒狂欢。后面串姑娘及拉木鼓前都有喝酒镜头,佤族自古就有“无酒不成礼”的说法,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水酒。而男女拿着烟头抽烟的镜头影片中也有好几处,佤族不分男女均好吸食草烟,他们下地劳动或是闲谈、赶街时嘴里总是叼着烟锅。烂饭、水酒、草烟及其制作器具都是佤族进入农耕社会后,逐步摸索创制而成的物质成果,表现了佤族从采集狩猎走向农耕文明的进步。
佤族的住房等物质成果也在影片中不断地展现,随着女主角叶楠的活动我们看到了佤族寨子全景及家庭住房样式。镜头展现的佤族寨子建在一个山坡上,住房自高而下,一排排成阶梯式,比较集中,全部为草房顶,四周是大山环抱。住房结构为竹、木杆栏式草房,一般住房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楼下堆放柴火及饲养家畜,房子的四周则是用一排排石头堆砌而成的院墙。这种古朴的建筑似乎使人回到了远古时代。
二、《司岗里》呈现的佤族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指人类为了进行生产和生活而达成的某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1]制度文化也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影片《司岗里》中也呈现出佤族特有的制度文化,首先是佤族社会形态的呈现。影片一开头是佤族青年男子一起在森林中猎杀野猪的镜头,不管猎物是谁打中,打到野猪后大家平分,凡参与者各分得一块肉。这是佤族历史上原始平均主义体制的再现。西盟佤族地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时期,私有制虽已出现,但是劳动及产品分配也还多保留着平均主义的形式。
其次是佤族“串姑娘”婚姻恋爱制度的呈现。如影片中叶楠刚来佤族寨子一直跟着三木嘎到他家时,通过三木嘎父母之口展示出佤族青年谈恋爱时的习惯准则。三木嘎母亲说:“三木嘎,你怎么带了一个女孩子到我们家来?如果你要去串姑娘,首先要拿把三弦到姑娘家门口唱歌。如果姑娘心动了,对你有好感,就会给你开门给你梳头,这样你才能把她带回家。”“串姑娘”是佤族青年的恋爱活动,恋爱较自由,但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程式准则,大家都必须遵守。片中也集中展示了佤族青年“串姑娘”的情景:三木嘎等佤族青年男子与佤族姑娘在一起唱情歌,男女相互梳头,打打闹闹,倾诉衷情。如果男女双方有情谊就离开群体,两人去到小溪边或榕树下,相互梳头,互赠礼物,倾诉爱慕之情。佤族婚姻制度,没有什么成文的典章法规,但严格地受着传统习惯和宗教观念的约束。
三、《司岗里》呈现的佤族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指人类在思想、精神、心理、意识领域里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思维方式、道德意识、知识、信仰、法律、宗教、艺术等精神性成果的创造,其核心为价值观念。”[1]影片《司岗里》呈现的佤族精神文化非常丰富,精神层面的各方面都涉及了,集中展现的主要有、歌舞艺术等方面。
(一)片中呈现的佤族
影片中很多场景都涉及佤族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叫魂仪式、木依吉神崇拜、拉木鼓。片中有两次叫魂仪式,均为女主角叶楠叫魂。这种仪式反映了佤族“万物有灵”的原始自然崇拜,在他们的观念中,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动植物以及他们不能理解或使他们恐惧的一切自然现象都是有“灵魂”的,人当然也不例外。正如片中所说“他们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魂魄被奇怪的力量吸引了。如果战胜了邪恶的灵,人就好了。”在诸鬼神中佤族最崇拜的是“木依吉”,认为木依吉是创造万物的神灵,是世界的最高主宰。片中好几个镜头都提到了木依吉,如给叶楠的叫魂祈祷词就唱道:“哎,万能的天神和木依吉神,今天我们在这里为叶楠举行叫魂仪式……愿天神和木依吉神保佑你。”三木嘎也告诉叶楠:“你有什么烦恼可以求木依吉……木依吉是我们的神,世世代代保佑我们阿佤山,所有又大又难的事,木依吉都能解决。”佤族认为木依吉是最高神灵,它似光、似火、似空气,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们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供奉它。
片中呈现的另一个重大的宗教祭祀活动就是“拉木鼓”。片中主要展现了拉木鼓的人选确定过程及拉木鼓、祭木鼓的热闹场景。拉木鼓前,先由头人、魔巴及寨中男子共同商议拉木鼓的组织者也即剽牛主祭者,主祭者要品德好、没有大家忌讳的因素。如片中就提到“不行,他今年刚刚结婚”,“你啊,更不行,你老婆快要生,不行不行”,刚结婚或老婆快要生孩子的都不能组织拉木鼓。木鼓树选好砍倒后,选一段两米左右的树干做木鼓料子,拴上几根粗藤,众人齐心协力把木料拉回寨子,全寨人迎接、祭祀木鼓,然后再凿空制作木鼓。片中就展示了众人拉木鼓回寨子的情景:老人在前面开路,魔巴骑在树身上喊号子指挥,众人则边拉边唱,场景庄严肃穆。然后是全寨人迎接木鼓的镜头:全寨男女老幼穿上盛装,唱歌、跳舞迎接。歌声激越,木鼓伴甩发舞蹈,热情奔放,具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格,气势宏大,色彩华丽,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在佤族的社会精神生活中,木鼓是通神之器,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腾崇拜物,“拉木鼓”是佤族最热烈、最隆重的庆典和祭祀活动之一。
(二)片中呈现的歌舞艺术
作为一部宣传佤族文化的佤族音乐数字电影,影片《司岗里》展示的佤族民歌及舞蹈是非常丰富的。片中展示的歌曲有:歌唱佤族历史起源的“司岗里歌”、拉木鼓歌、劳动歌、爱情歌、悼念歌及念经的背景音乐等,共有十多处。同时影片也呈现了佤族的独特乐器:独弦琴、木鼓、小三弦、佤笛(ve)等。而伴随着音乐歌曲也展示出佤族绚丽多姿的舞蹈:打歌、蜂桶鼓舞、狩猎取火舞、舂碓舞、甩发舞、木鼓舞等,其中有男女集体舞,也有独舞。歌曲悠扬动听,舞蹈粗犷奔放。佤族人民用自己的歌舞艺术作品来反映其社会风貌、生活习俗、心理气质、及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并用歌舞来表达他们的追求、愿望和理想,把内心世界里的喜、怒、哀、乐充分地展示了出来。
四、结 语
民族文化符号连接着该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是民族电影拍摄的重要基础。在这个文化全球化时代,电影的民族身份表达与观众对本土电影的文化认同, 应该是电影人关注的焦点。在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司岗里》应时而出,多方位地展现了佤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不仅深化了佤族同胞的民族认同,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使大家进一步领略感受了佤族文化的独特韵味。
[参考文献]
[1]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33-34.
[2]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佤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3]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卿雪华(1976— ),女,湖南邵阳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昆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语言文化。王周炎(1973— ),男,湖南邵阳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用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电影《司岗里》:佤族文化的镜像表达